第十四章 文明14(1 / 2)

刘忠禄带着手下换装后混入市井后,回到了颜料商人的院子,感谢了商人收了货款后就拜别了掌柜的,带着宝音住进了临安城闹市的一家中档的旅店。

为了安全起见,他和宝音住一间店,手下的几个人住另外不远的店铺,每天有班头来和刘忠禄联系,等候他的命令。

刘忠禄给了他们足够的银两后,让他们几个修养身体,在附近吃喝游玩当作补偿的奖励,等他把要采买的货物定好后,让他们用船运回中都城。

小宝音跟着刘忠禄来到繁华的出海港明州转悠,对这里的繁华有了新的认识。

泗州的榷场她以为就是天底下最热闹的高级的地方,没有想到明州的发达和富庶让她终身难忘。

刘忠禄带着她吃过最好的酒楼,那里面所有的餐具都是银子做的,吃饭的时候歌舞姬在饭店的中央跳舞,简直让她双目美不胜收,这个地方就是天上神仙住的城市吧,她小小心里有些东西在发芽。

在明州的街上看到各国商人穿梭其间,有高鼻子蓝眼睛的商人,也有露着肚皮穿着长袍眼窝深陷的人,有些人皮肤比她还要白有着金黄色的头发。

看到了穿着长袍波斯人和他们的清真寺以及朝廷为波斯商人修的波斯馆,这些相貌奇特的人穿着异域服装非常醒目。

带着侦察南宋商业活动的任务,刘忠禄领着宝音专门来到了出海的港口,这里有南宋最大的造船厂。

宝音看到了千万艘的货船在港口云集,这些船帆的桅杆旗帜在港口就像一道望不到尽头的高墙。

没有电子科技的时代,各国的商船出海进港,都是通过明州港口市舶司的调度中心高塔上的鼓声传递信号,所以靠近港口周围可以整天听到各种节律的鼓点声,随着这些节奏每天都有装着满货物的神舟张开大帆出港进港。

宝音惊奇的看到居然有比宫殿还大的货船在装货,她真不知道这么大的船怎么飘浮在水上的。

在出海繁忙的码头,望着千帆竞争的景象,刘忠禄告诉她,“这些船装着的都是中原的瓷器和丝帛,西洋人很喜欢,每年给南宋的朝廷换来大笔的银子,这些银子比大汗打仗杀人得来的还要多,还不用死人。”

“所以南宋皇帝给金朝每年交钱就是不想打仗,想想南宋赚钱这么容易,比大汗建立军队杀人屠城划算多了。南宋的百姓生活的也富足,穷人家的孩子每年都能得到朝廷的税银,作为生活补贴。要不是南宋皇帝会退到这个可以出海做贸易的临安。就是抓住钱袋子保平安。可是他不想想以后鞑靼攻陷了临安,皇帝他老人家又能退哪里去呢?”

小宝音太小不懂刘忠禄说的这些,她的双眼忙碌的像是一个时代的录像机,把这些景象都录进了她幼小又聪明超强的大脑里面,成了日后给蒙哥和忽必烈讲述中原文明的录影带。

给蒙古未来的英雄王子种下对华夏文明向往的种子,这是后话。

作为御医的刘忠禄定完货后再次回到临安,这个南宋的文化政治中心,他心里有一个自己心心念念的东西要买,就是针灸铜人。

他读过介绍关于宋朝翰林医官制造的针灸铜人的文章,现在也是御医官的他既然来到了南宋,他就想用身上的纸币交子买一个铜人,要不是这些南宋流行的纸币交子在蒙古也是废纸一堆。

最后找到一家皇家对外经营的书馆,掌柜的介绍,“临安有个中医圣人开发了一个仿真品,而真品铜人在南宋皇帝逃难的时候,遗落在金地了。因为真品的铜人是一比一的真人大小,朝廷搬迁逃荒的时代,那么重的东西又不是珠宝的物品,自然就被放弃在金地的都城了。”

刘忠禄点点头,他读过书本介绍,铜人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

同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

心心念念了那么久的刘忠禄不死心的问,“有没有仿制的铜人,不太大的,只要有经络标注就可。”

书店掌柜清汤寡瘦脸上的山羊胡抖了一下试探性神秘的说,“很贵的啊。”

刘忠禄马上从怀中掏出一摞交子,“我没问题。”

看到刘忠禄这么有实力是个有钱人,不是朝廷查税的探子,身材微瘦穿了一身土黄色深衣的干枯的中年书店掌柜,带着刘忠禄来到了他楼下的秘密仓库。

打开几个箱子给刘忠禄展示,“这有几个铜人的仿真品,身体上只有经络图标注,只是针刺后不会出现水流出来的现象。”

刘忠禄惊喜的说,“太好了,我就是给女儿买一个当玩具,呵呵。”

宝音听说师傅给自己买个铜人当玩具非常开心,“谢谢爹爹。”

书店老板看到觉得也太奢侈了,“这个给小孩当玩具?”

刘忠禄也不理会对宝音说,“你挑一个吧。”

想着要回漠北那么远,聪明的宝音就挑了一个最小的铜人,抱在怀里像木偶娃娃一样。刘忠禄付了不菲的钱抱着宝音就要走。

书店的老板看到刘忠禄这么豪爽,就拿出私藏的一些印刷品介绍,“贵客,要不要看看我这里最新胶泥活字印刷的书籍,有最新的版的《开宝本草》。”

这个老板会做生意,看到刘忠禄给女儿破费大钱买了针灸铜人,就猜到他是要从小培养宝音的医术,果然听到《开宝本草》一词,刘忠禄和宝音都不由的停下来了。

师徒俩各拿着掌柜的递过来的书籍,这个书籍装帧和印刷太精美了,每个字都精美绝伦的清晰,没有油印晕染之类的干扰和雕版印刷中生硬的校正痕迹。

看过手抄本的宝音爱不释手的摸着书,贪婪的翻着书页,这个书草药介绍的可比师傅手抄本的《开宝本草》强太多了,她眼巴巴的抬起双眼正好和刘忠禄关切看她的眼睛对视了,师徒俩相视一笑,刘忠禄豪爽的说,“好,就买了这个吧?”

书店掌柜高兴的说,“贵客真有眼力见,这是今年给翰林院的医官们印刷的,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看这个纸张都是上好的防潮防蛀处理过的,这本书成本有一两金呢。”

“这么厉害,怪不得……”

看到提到一两金的价格刘忠禄没当回事,老板乘胜追击推荐从暗盒里面又拿出一本书,“好事成双,这本《黄帝内经》也是翰林院医官的配套书本,藏品不多,就这最后一本了,错过后你想找也找不到了。”

刘忠禄一听,伸出手翻看果然是高级的印刷品,一比较自己以前看的手抄和老式翻印的版本有很多的错误,这个给南宋翰林医官的书籍,果然是正本正版,于是二话不说花重金买下了这两本书。

书店掌柜做成了今天的大买卖后,高兴的还送给了刘忠禄一个包书的包袱皮,把书包好后,可以背在肩上,师徒俩得了书籍和铜人后比吃了蜜还要高兴,一起来到一家叫太和楼的茶楼休息。

南宋临安扩建后,是一个腰鼓形状,南夸吴山,北达武林门,左临钱塘江,右傍西湖。

临安没有明州和泗州的商业喧闹的气氛,到处都充满着文明祥和的书卷气息。

这里有很多的书院和书店。刘忠禄带着宝音就坐着官桥下的一家酒楼吃饭休息。

这附近是综合的生意买卖区域,做金银交易和各种商品买卖,坐在这里吃饭可以和店家打听各种买卖的信息。

刘忠禄和宝音吃了招牌菜,玉屑糕,韭花茄子,七宝素粥等食品,又买了一些琥珀桃仁给宝音做零食后,就循着店家的指引,到城南的凤凰山下,寻访做瓷器的内窑。

刘忠禄打算运回去一批瓷器,虽然这些瓷器易碎,但是不怕潮不怕火。

更主要的是因为在中都城外,成吉思汗用了金朝皇宫中的瓷碗喝奶茶,赞不绝口胎薄如玉的瓷碗,觉得就是天上星星的眼泪变得东西。

好东西就要少而精,在这些千家的窑厂中,刘忠禄只选了最贵的窑品,因为水路后还要北上漠北,不能带太多太沉的东西,像生活用磁就不在他的考虑范畴。

刘忠禄选好了窑后付了定金就先走了,因为这些高品质的陶瓷需要一定时间的烧制,需要等半个多月才能取货。

看着明州那些码头的船航海,都是依靠宋朝发明的指南针,刘忠禄想着买一些给那些打仗的将军用,总比那些在大汗周围的巫法师摔牛骨头推算有用。

可是他又不想砸那些法师的饭碗,就想当玩具买回去送给各个王子们,这样给各个王子的礼物也有了,那些将军父亲豺狼虎豹的眼睛自然会看到眼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