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南下13(1 / 2)

刘忠禄的小货船到运河码头泗州的时候,已经是半夜。

南方农历八月气候秋老虎般的炎热,加上今年五月江淮大旱后大雨,天气异常的炎热湿润。走走停停的在路途奔波了几个月,让生活在北方的宝音有些不适应,身体不停的出汗,浑身湿津津的不舒服,呆在船上时间久了,她就没有了新鲜感,最后有些中暑的吃了药在船舱内休息。

刘忠禄自己也是浑身难受的不舒服,就决定赶路到泗州的榷场后停留几日,用货换一些钱,打听一下临安的情况再往前走。

看着宝音昏沉沉的睡熟了,刘忠禄的船停泊后交给了码头衙役的税钱,就可以在租期内使用这个船位。

衙役收了银子后,捏着鼻子告诉了刘忠禄通宵经营的澡堂子的地方,因为他闻到了刘忠禄身上长期不洗澡的骚味和汗臭的味道。

刘忠禄让手下的几个伙计轮番去洗澡,自己就让手下打些井水,因为他腰间紧束着油布包裹的成吉思汗的金虎符和分金的羊皮卷地图,这些东西也是让刘忠禄不停出汗的原因,也让他不敢去公用澡堂洗澡,就用布巾擦洗了几遍身体用皂角洗了几遍油腻粘连的头发后,换上了干净的衣袍。

第二天一早宝音早早醒过来,刘忠禄看到后说,“这有两桶清水,你在船上用盆好好擦洗一下身体,最好把头发也洗一下,南方这边湿热,不经常洗澡容易长痱子和虱子,我在船外守着,洗完后换上女孩的衣服。”

说完刘忠禄就出了船舱,天将蒙蒙亮的码头上的繁华景象震惊了刘忠禄,昨晚只是看码头上的灯光星星点点的连城片,并没有直观的市井容貌的感受。

现在站在码头船上,看到泗州的码头望不到头的停泊着万艘以上的各种商船,有的豪华气派,有的精致小巧,有的雕梁画栋,有的气势雄伟,再看自己这艘货船真的是寒酸的不能入眼了。

并且这些码头的后面是各种的房屋建筑,运河上每隔着一段距离有桥接运河两岸。

衙役昨晚就告诉他,交易的榷场就在运河两岸的码头后面的市坊内,现在这里榷场的城市码头附近,沿袭北宋的规矩,民居和市场混杂在一起,没有夜间宵禁的,如果刘忠禄要住店也在里面。

这时候有担着担子的小商贩吆喝着贩卖早食,刘忠禄要了几份豆腐脑和馄饨,自己和手下吃了一份后又给宝音各留了一份。

他给了些银子,让手下人守货船时候点餐吃,因为早摊贩子告诉刘忠禄,在这里不用下船,就有各种食物供应,都知道货船的人不敢离开货物,所以做这些生意的流动食物摊贩很多。

宝音洗干净身体换上了新女童的衣服,顶着湿漉漉的长发走出船舱,刘忠禄让宝音坐下赶快吃早餐,自己用梳子给吃饭的宝音梳头,这个情景就是真父女的感觉。

因为在出发登船之前的时候,刘忠禄就要宝音改口喊他父亲,名字还是宝音,姓刘,所以一路上船上刘忠禄手下也都这样的认为。

洗去汗气换了新衣服的宝音,清新脱俗神清气爽的看着就像年画娃娃,身上有自带的一种香气。

刘忠禄把她的头发梳里顺溜了,就简单的编了一个马尾辫,“先这样,等我们到了榷场,让会梳头的嬷嬷帮你梳个漂亮的发式样,再买一些首饰给你。”

“谢谢,师……父亲。”

小宝音开心的吃着早餐,这些东西她好像从未吃过,南方的东西就是好吃。

刘忠禄看宝音吃完饭了,就带着一个手下担着一些药材到集市上卖,同时打量一下矿物颜料的商铺和行情。

近7岁的宝音骑在刘忠禄的脖子上,走在熙熙攘攘的榷场,两只眼睛都不够用,这里商铺云集,招牌林立。

刘忠禄给宝音一个任务,“你坐的高,看到远,如果看到有药材铺,早些告诉爹爹。”

有了任务的宝音就不再分心的看周围,双眼像雷达一样,看到了一条街好像都是药材商铺,“爹爹,那边,那边,好像都是药材铺,荣发药铺,开元药铺,祥顺药铺……。”

“好,我们就去那里。”

不一会刘忠禄带着宝音来到了药铺一条街,摊贩们早早的开市,药材铺满在店铺门口,有许多家写着高价收大辽人参,鹿茸的牌子,刘忠禄看到一家《顺昌药铺》,伙计和老板看着面相不是特别奸诈的,就带着宝音走进去。

他把宝音放在店铺里的座位上,让手下伙计守着货他到店铺里间去谈价钱。

过了一会刘忠禄喊伙计把货抬到里间,不一会儿刘忠禄带着伙计出来,店铺的掌柜热情如火的说,“谢谢刘老板,你以后的货我都包了,有多少要多少。”

然后他看到宝音后社暖的说,“这是你女儿,真漂亮。”

刘忠禄给了伙计一叠纸币交子钱,“好了你可以先回船上,拿这些钱给大伙买一些穿的吃的,这里太热了,要每天换衣服。”

伙计高兴的拿着钱走了,刘忠禄手里拿着剩下的一个装了青金石颜料样本的精美缎面盒子,他对掌柜的说,“好,我们一言为定,现在要给女儿找个嬷嬷梳头。”

药铺掌柜一听马上说,“刘掌柜,以后我们继续做大生意,你的女儿就和我的侄女一样,我让我夫人的梳头嬷嬷给你女儿梳头如何?”

刘忠禄一听正好,他说这些就是卖个破绽想找个地方私下自然的了解当地和临安的情况,要不是他卖给药铺老板的血茸的价格极为便宜,就痛快的说,“那太好了,在下实在感激不尽,她母亲过世的早,我是又当爹又当妈的,吃饭穿衣好说,你说梳头就让我这个大男人犯难了。”

四十多岁的掌柜转身去了后院,不一会来邀刘忠禄带着宝音去后院,宝音走过了几重的雕梁画栋结构的大门,来到后院红砖绿瓦包围着的天井里,这家人真是藏富于民的典范。

外面的店铺中规中矩的不出格,可是里面就是别有洞天。从天井里可以望到荷花影壁墙后面的三进以上深宅大院。

这些有着徽派风格的白色外墙青砖做墙沿的高墙,层次栉比非常有立体视野感的进入人眼底。

整个内宅建筑材料到处都是红木雕刻的图案窗棂,院墙的砖雕也都是画本子的故事,各个景都是寓意着福禄寿喜,花开富贵,金玉满堂的祥和景象。

就是天井四周二层楼顶屋檐导水的瓦片正面,每一个都刻着各种花卉鸟兽,宝音看呆了,觉得就是每一个瓦片都极致到她想带回去。

刘忠禄和掌柜的到西厢房一边喝茶去了,一个穿戴极好和很整洁的中年妇女,满头闪亮青发梳着非常漂亮发式,远远的就能闻到她身上散发出的桂花香味。

她来到宝音身边亲切微笑的扶着宝音的头说,“囡囡,来坐下,我替你梳头。”

宝音听到她的呼唤,才从凝神看瓦片和红木花卉雕刻的窗花艺术天井中收回了心智,顺着嬷嬷的指示坐在一张有铜镜的精致梳妆台前,在镜子里第一次看到自己粉嫩的脸非常的好看。

她从不知道自己清晰铜镜里的样子,她瞪大了双眼认真的看着嬷嬷的手式扭转,最后给她挽了一个时下流行的高耸发髻,最后用一个步摇的银钗一插,一个仙童的宝音就出现了。

嬷嬷赞不绝口,“你这个囡囡,以后不知会迷死多少人,简直太漂亮了,皮肤白的都能掐出水来。”

刘忠禄闻讯出了西厢房查看,也是被宝音的容颜给惊呆了,穿了女童服装的宝音梳着汉式的发饰,长大以后妥妥的是一个绝代佳人的。

药铺掌柜看了开玩笑的说,“你女儿太漂亮了,以后你的麻烦可不少,要看好了。”

刘忠禄和药铺掌柜的没有谈完话,就从怀中拿出一叠交子钱递给嬷嬷,“你熟悉这里的店铺,帮我和女儿卖两套南宋的服装,我还要继续南下。剩下的钱就归你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