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山方闻,有情皆可契(1 / 2)

左丘明与师傅拜别,与观中道友言谈辞行后出了道观。

还是来时的那条路,天寒地冻,不见来时的草木拥阻。步履从容,也没了当初的艰辛。不觉间,左丘明上山两年体魄已更加坚固了。

一路顺遂,穿林跃岩,过水横溪。左丘明轻松写意地到了山下。

不过两步,大道上人行往来言语嘈杂。又到大集了么,左丘明心想,确实凑巧,既如此正好买点东西回家。

到集上,人流如织,叫卖声,讨价声不绝于耳。左丘明随人流走动,盐,油,酱醋,面饼点心。又买了母鸡两只,猪肉半扇,花了一两有余。

左丘明这两年半随师傅行医偶得打赏也不过有个三两银子,这次下山也没想过带回去。

又从集上赶回家里,大包小包的左丘明分外显眼。一路上与相熟的叔伯打招呼问好,有孩童看着点心追问他是谁,也有认出来的跑去田家报信。待左丘明用糖把孩子们哄走后已经走到了家里院子外的那棵大槐树下。还未进去就见到田母小跑出来,“七伢子?是你么七伢子?”田母看着眼前的七尺男儿一时间有些恍惚。

左丘明离家时不过才六尺高,山上饮食更好,又有师傅教导明药理,两年多下来调理得当已经再次发育了。

“是我,阿妈家里怎么样?阿爸他们呢?我师傅给了个假让我回来与你们过年。”左丘明回答。

田母将左丘明迎入院子卸下大包小包的东西才一边抱怨着破费了一边与左丘明讲了家里这段时间的状况。

两年来虽每年都有大哥与田父上山送东西但终归不如现在亲眼所见来得了解。左丘明从田母处了解到,家里这两年过的还是不错的。

田父田母身体一直很硬朗,而大哥与大嫂这两年又生了个女娃娃。

大姐离得远也只有过年才回来省亲几天,二姐则因为嫁的近所以各个节日都有回家,平时也能时常见到。

小田九如今是十二了,自左丘明上山后就在镇上做活蒙学,识字总比文盲好。恐怕后面小田九也要出去了。

与田母聊了两年半来的际遇,田母正感慨间田父与大哥大嫂就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们知道左丘明回来后就把活给结束了,那么长时间没见,也有些想念得很。

闲聊不多时,日将西暮,小田九也回来了。看着高壮了些的弟弟左丘明也开心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而田九只打了声招呼后就兴奋的问他有没有糖果点心。看着这馋样,左丘明把买来的东西分给了大家就好像从未离开过一样其乐融融。

晚饭后,堂屋里篝火前,一家人言谈欢笑,喜气洋洋。

接下来的日子里,左丘明跟着兄父干活,清理了水渠,筛掉地里的石头,更多的是上山上打柴。冬天里的活是不多的,而摊派的徭役田家在去年已经服过了,按例还有两年才又轮到田家去服役所以看起来要放松很多。

随着一天天过去,回乡的人也多了起来。不少去县里甚至府里务工的人回来后原本安静的小村庄也喧闹了起来,而在小田九在镇上所读的义学放假后更是如此。

忙里偷闲的人们走亲访友,原本的苦闷,压力也都不见了。村子里的热闹更甚往昔,鸡飞狗跳间的孩童笑声也从不缺少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一个也不少,更是添了几个可爱的娃娃,此情此景难忘今宵。

随着大姐与二姐走后,左丘明也向家里提出来辞行。其中不舍,亦不多言。

雪化春更寒,左丘明轻车熟路回到了观中。

吱嘎声中小道观门被推开,看着院子里冒头的几棵小草,左丘明感慨:“看来师傅还没回来。”

左丘明每日功课不落,采药打坐,与观中道友们同参经典,又数日后,玉真子回来了。

玉真子捋须笑对左丘明说:“徒儿,回家一趟感觉如何,父母安好否?”

左丘明回答:“家中兄友弟恭,父母安康,此次回家已解心中挂念,可欣欣然也。”

“如此,尚好,我再问你,在家中功课可以落下,可以精进?”玉真子摇头晃脑的问。

左丘明再答:“家中每日早晚课皆未松懈,又有读黄帝内经,针灸,而今困惑群多,正好请问师傅。”

这般问答交谈,左丘明与玉真子互相了解了这段时间的际遇。

原来在左丘明下山后玉真子便也离开道观访友去了。

他去的献县南边的寒觉寺,寺内的方丈法慧是他多年的老友。

在寺内他们谈经论禅,研讨药方,诸多趣事让玉真子都快舍不得回来了。

别的东西左丘明不太明白,但其中则事情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法慧方丈说,在一年前有个老人给寒觉寺送了一头长生猪。

而这头猪之所以被送到寺里是有这么一个缘故,这个人的邻居养了一头猪。

这猪的性情很奇特,脾气很暴躁,看到他就瞪着猪眼狂哼哼,冲着人又撞又张口要啃,吓人的紧。可是看到其他人却不这样。

老人一开始很生气,我一个人天天被你一头猪欺负,也太窝囊了吧,老子把你买下来剁了吃。但毕竟人年纪大了心便会向善,后来老头忽然想到:“我和这头猪是不是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前世的夙世冤孽呢?”佛经曾经教育过他世界上没有不能化解的怨恨,于是老头用合适的价格把猪买下来捐献给寒觉寺作为庙产,便是所谓的“长生猪”,不必担心被宰杀。

以后,老头再见到那头猪,果然态度和善了许多,一见老头就摇耳朵到老头脚边蹭,亲热的不得了。

方丈以前曾经看到过孙重所画的《伏虎罗汉图》,老虎那么凶恶,罗汉却能神情自若的坐在它的身上。所以有个巴西人叫做李衍的人在上面提了一首诗,说德行高深之人骑着猛虎,就像骑着良马一般,并不是因为猛虎驯良,而是骑虎人的道业把猛虎的兽性给消弭了啊。

因此天地间万物有情,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大家都不互相痛恨猜忌,而是彼此相携相爱,那么这个世界就和谐了。这个故事所说的事情和这个巴西人所表达的思想也差不多吧。

玉真子还感慨这事情的神奇,他见过那头猪,果然是安静不怕人,眼睛很有灵性就好像寺里的和尚一样。而左丘明则心中震动,因为这个故事正是他在阅微草堂笔记里看到过的。

自听得这个故事后脑海中的书便有了反应,其中一页熠熠生辉,上面一段文章果然是这个故事。

左丘明都穿越了自然愿意相信一下神奇的事情,于是他向玉真子追问:“这头猪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夙世冤孽吗?世间真有神吗?那有仙吗?”

玉真子看着左丘明激动的样子笑了笑,一直以来这个徒弟的沉稳的像个老头,今天才知道他也会激动,终究还是个年轻人。但谁又没年轻过呢,玉真子想起自己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曾经为了寻仙更是踏上道途。现在想来一切都是因缘际会,妙不可言。

他说道:“这猪是不是和老头有仇我不知道,法慧也不知道,或许要真正有道行的人或者它自己才知道。虽然世界上确实有一些神奇的事情,我年轻的时候游历天下也亲眼目睹过不少。但真的得道的人却没有见过,至于神鬼莫测就信则有不信则无了。”言罢,玉真子还反复叮嘱左丘明不可沉迷鬼神之事,要以人事为本,以免蹉跎岁月。

左丘明观察着脑海中的书籍,表面上却恭谨回应,表示自己会谨记。

看着左丘明的样子玉真子满意点头,他说:“虽然成仙的法子没有,但我这一脉却也有养身长寿的法子,你也不是没读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