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书中旦做农家子(1 / 2)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奥妙莫测,左丘明精神随之恍惚,玄幻斑斓中,左丘明发觉处境已然变化。

茅屋,土墙,阶下一狗喘喘。日中,日烈,村里炊烟袅袅。瞬时之间变天换地,已非前身。左丘明心中震撼,脑中念头缤纷一时间静不下来。

缓缓,心情平复,一段记忆也方才恢复。

田七,家中第二子。年岁13,每日与兄弟与父母耕地劳作,家里有二位姐姐,一兄,一弟。家贫,却也有地二亩,然而年岁不好,收获平平,课税众多。父母三十出头,看起来却面色焦黄,鬓角发白。地处田家村,有宗祠族堂,也只是地方小族小姓,不成气候。

左丘明复杂,再世为人还做农家子。不知缘故,或许只是时运平平。

头脑中有点光明,定心观察才发现是一本书,“阅微草堂笔记,是你带我来这的吗?怎么离开?你是什么东西呢?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左丘明心中发问道。

寂静,没有回答,没有变化,脑海中的书籍如同死物又像是幻觉,左丘明闷苦,继续梳理自己的记忆。

族中大房第六,父名田水勤35,母姓李名园秀34。大姐名招娣19两年前已做人妇,大哥名茂林18已取亲,二姐名青禾16方定亲事,我是田七,名茂亭,有一弟茂阳又名田九才8岁。

田家村,地处河北,沧州西侧献县治下的一个小村庄,村虽小也有近百户人家,人口三百余。

左丘明盘算,此身地理虽略知一二却不通具体纪年,也不知道如今是何年月,只能依记忆对照,是古代乾隆年间。

说时迟那时快,左丘明不过在院子里稍做蹉跎屋子里便传来呼唤。

“七伢子还不去洗漱,干了一上午不嫌脏吗?”是阿妈在说话。

“好哩,这就去,就去。”左丘明应声道,却看见父亲早已经在院子前的沟里擦洗头面了。

左丘明放下家伙什也走了过去。

渠不深,浅的地方也不过才没过脚踝,常做洗漱用的窝坑也才能没到膝盖。也不宽,最宽处才能有臂展宽。

完毕后,厅堂里,大哥和父亲沉闷的吃着饭菜,二姐坐在下桌位,嫂子和母亲在收拾灶堂,待我落座才有了一点动静。

“下次麻利点,别磨叽。”父亲夹菜间说道。

左丘明轻声应了一句,饭局又陷入沉闷里。

粗茶淡饭过,左丘明的筷子落下,父亲和大哥已经在门外老槐树下纳凉,母亲和大嫂则才上桌不久。

左丘明走到树边便浅浅地听到几句。“林啊,你这一年多还没动静,该去看看了。”这是父亲在说话。

大哥回答:“那去找李村黄婆还是去庙里?”

“青莲山上有个老道观,前年咱家去过的,你找冯先生看看。”

左丘明走到跟前:“是阿嫂的身体吗?可能是年纪还不大呢,过两年可能就好了。”

“还不大!我和你妈这个年纪孩子都两个了!要多大才算大?”田父脾气燥的很。

左丘明呐然不言,只坐在阴凉处的青石上发呆。

见没人反驳,田父也不再多嘴。

两日后,大早。左丘明喝粥时见大哥和大嫂收拾了一个包裹和一担麦子准备离开。

左丘明问:“大哥是要去山上嘛?路上有好顽的回来和我讲哦。”

大哥笑应了声:“好嘞,要不要给你带个甜饼回来,正好要过镇上呢。”

左丘明还未回应就听得小田九叽叽喳喳:“大哥,我也要去顽,我也要甜饼,我要去顽!”

大哥被小田九缠上了,左丘明见失态了就没回答了,他只闷头喝粥,就好像这粥很好喝,比甜饼还甜。

小田九没闹多久就被阿妈提着耳朵拉到边上教育,撒泼打滚也无济于事反而被阿妈拿竹条抽了几下。

小田九在角落里哭闹,田父只当没听到,他抽了两口烟就催促左丘明快点吃。

“七伢子,快点快些,地里的活还没动呢。”

“哦好。”左丘明两口喝完。

大哥看着这一幕无奈地对左丘明笑了笑就担着麦子和大嫂走了。

日暮,赶着太阳落山前大哥和大嫂回到了家里。田母给他们张罗着饭食,边问道:“怎么样?冯先生怎么说的,阿晴身体没问题吧”阿晴是大嫂的名字,大嫂名是何晴,是两年前跟着灾民逃荒来的,到田家村走不动了被村里收罗着救济了段时间就嫁入了田家。

“冯道长说阿晴是以前饿差的身体,所以天葵要比常人晚两年,叫我不要急,说是好好再休养一下,大概明年就可以怀了。”大哥老实回应道,看得出来他心情还不错,大嫂也面有笑容。

竖起耳朵听着的田父这才放下心来,嘴里念叨着“么事就好,没事就好。”

饭后,大嫂正打算收拾桌面就被田母拦下来了。“给我就好,你好好休养,莫要操劳。”

见状田父也对大哥道:“还不带阿晴去休息,赶了一天路了你不知道心疼媳妇的吗?”大哥点头应是带大嫂去休息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左丘明来这两年半了,大哥和大嫂在一年前就生了孩子。是男丁,还是双胞胎,这在田村也是少见的事,也让田家长了脸面。而二姐也在一年前出嫁,男方是隔壁李村的人,家境还行,男的也沉稳干练,颇有家风。

可如今左丘明此身已经十五了,而一年前田父田母便到处托人帮忙找相宜的姑娘。只可惜田家人丁虽旺却肉眼可见的贫困,谁也不愿意自家的姑娘进这火坑。田家本有的两亩地加大嫂生孩子后族里给的一亩又向族里租了三十亩地才刚刚够活。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随年龄增加左丘明的饭量也渐长。

眼见一年来处处碰壁,田父田母也没了大哥孩子刚出生时的好心情了。

日落,家里罕见的点了油灯,田母拨了拨灯芯让火小了点。

厅堂下,大哥自顾自乘凉。大嫂带着两娃哄睡觉,而田父坐在门槛前。

“七伢子,你过来。”田父招了招手对左丘明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