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张煌言一袭长江,戴鹤轩孤身赴武昌22(1 / 2)

“好!我们这就过去。”

当诸葛逸少与项诗诗来到大帐内时,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舅舅!你怎么来了?”

诸葛逸少又惊又喜,他不清楚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此事说来话长,前线时日李国丈用戴鹤轩之计,除掉了杜子滕,同时收编了海州大营,如今共计大军12万,水师战船500艘,全部驻扎于洪泽湖附近,洪泽湖以东有一条河直通大海。”

唐臻坐下后,向帐内扫视,他很好奇信中所说的张煌言究竟是何人?能想出这种妙计。

“如此,大业可成矣!将军请速速带我去与国丈会合,我等出其不意闪击江都。”

张煌言非常兴奋,这要是攻下江都,那么一袭长江的计划就能成功。

“阁下可是苍水先生?”

唐臻望着眼前这个陌生的面孔,满眼尽是钦佩,大楚有此等良才,何愁大业不兴。

“正是在下!唐将军,事不宜迟,我等当速速出发,不然多生变故。诸葛逸少、唐世曜、李想念!公主殿下的安危就全靠你们三人了,到时候我会让人来接你们,你等只需如往常几日生活便可。”

张煌言没有一句废话,说完直接跟唐臻上了船,诸葛逸少等人则是站在岸上向他们告别。

“我爹也真是的,刚来就走了!”

唐世曜有些失落,自从唐臻被假诏书调到宿迁,他们父子就再也没有见面,如今刚刚见面,甚至还没有说上话,却又要匆匆告别。

“表弟勿忧,舅舅也是为国事计,而今正是千钧一发际,实在迫不得已。”

诸葛逸少也不知该如何安慰,相比于自己,表弟还是幸运的。

洪泽湖上。

“唐将军去通知也有些时日了,如今还有一件大事,不知何人敢应?此事凶险万分,一着不慎就会丢掉性命。”

李厚卿十分担忧,如果这事没有人去干,那么即使自己突围出去,也一定是伤亡殆尽,甚至公主殿下也会有性命之危。

“请国丈大人明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将领们士气高昂,大概是因为之前帮忙击退了钱行铁的缘故,大多数人对于李国丈还是由衷的感激。

“眼下我等得军12万,但是突围之路必然是困难重重。按照苍水先生的方略,还需要鄂王出兵牵制。但是走水路应该是不可能了,长江沿线此时一定是重兵把守,即使是商船也过不去了。为今之计,只能快马走陆路,直奔武昌府。”

李厚卿说完又是深深叹息,执行此任务的人必须智勇双全,同时也得足够忠心,一旦半路反水,那么后续的计划都将无法实现。

“末将愿往!”

戴鹤轩从一众将领之中脱颖而出,显然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小戴啊!此行要经过安徽,而安徽又是伪朝的势力范围,故凶险万分,并非是我不让你去啊!如果遭遇不测,则是我大楚天大的损失啊!”

李厚卿不知如何是好,对于眼前的这个将领,他非常喜欢,是想重点培养的,不希望他冒这么大的风险。

“自古以来的将军,青史留名的又有几人?马革裹尸的又是何其的壮烈!今正值国朝危难之际,我若不挺身而出,又有谁人挺身而出。纵使一死,亦是慷慨赴国难。反之,如若成功,则大楚有望光复。国丈大人,请放心让我去吧!”

戴鹤轩毅然挺身而出,双手抱拳,单膝下跪。

“既然你如此说,想必是做好了打算。我且将我的手令交于你,务必于要交到鄂王手中,大楚的未来就在你的手中了,无论如何,都必须让鄂王出兵。”

李厚卿最后语重心长的交代着,眼中尽是不舍。

“事不宜迟,末将告退!国丈大人保重,来日再会!”

戴鹤轩说完后又行一礼,之后退出了营帐,在换了一身便装之后,孤身往鄂地走去。

满座众将无不落泪,诸葛临江有诗赞曰:“

秋风送远英雄影,战鼓惊杀壮士心。鄂地连绵千万里,王师哪日赴江滨?”

正在这时,帐外有小兵禀报。

“启禀国丈爷!苍水先生和唐臻将军来了!”

这个小兵当时正在湖面巡视,见东面来了几只小船,看到时自己人后,就火速前来禀报。

“这位就是苍水先生吧!幸会!幸会!先生真乃国之栋梁。唐将军也一路辛苦。我已准备好酒宴,请往舱中一谈。”

李厚卿挽着二人的手,亲自带领二人前往舱中,并坐了下来。桌上的饭菜也多为海鲜,因为李厚卿提前有探查张煌言的籍贯是明州府鄞县。

“李国丈,幸会!幸会!”

张煌言急忙回礼,一个国丈对自己如此客气,自己怎么好意思受此大礼。

“唐将军,公主那边情况如何了?”

李厚卿着急的询问着,自己作为前朝外戚,而公主殿下又是唯一与他有亲戚关系的人。倘若公主有所闪失,他这个国丈将来在朝中又可以倚靠谁?

“回国丈爷的话,公主安然无恙。那里有我儿唐世曜、亲卫李想念、前丞相之孙诸葛逸少。必然可以安然无恙。况且我前往之时,还送去一些粮食,想来支撑半月定然是没问题的。”

唐臻急忙和李厚卿解释着,生怕自己说晚了,李厚卿会担心。

“那就好,那就好。”

李厚卿长舒一口气,随后又向三位敬酒,以表示重视。

“李国丈,为何不见子瞻?”

张煌言对于苏轼还是比较担心的,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是否一切平安,他俩都是被召唤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子瞻的话!他如今正在督造攻城器械。按照你的方略,下一步应该是闪击江都了吧。”

李厚卿对于接下来的计划非常期待,他有预感,这场战役一定可以记录史册,自己一定可以青史留名,成为光复大楚的功臣,荣耀千秋。

“没错!此番我就是为了这件事而来。国丈大人,可否让我参观一下咱们的水师、武器和各种攻城器械。”

张煌言对于这件事十分重视,他对于这个时代的军械装备和士兵战力还不是很了解。

“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苍水先生有请。”

李厚卿随即起身,引领着张煌言走向陆地上的瞭望台。

在此登高远眺,所有战船的身影都清晰可见,湖面上插满了楚字大旗,甲士在船上执戟而立,威风堂堂。

此时此刻,张煌言联想到了前世三入长江,这样的开局可比之前好多了,想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

“先生何故流泪?”

李厚卿不解的问道,也不知道是哪里让他伤感了。

“无妨!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这水师虽然浩浩荡荡,只是装备一般,缺少火器。若有火炮、火铳相助,则水战可多分胜算。”

张煌言看着眼前的军队,认为士气可用,只是可惜装备还不够先进,不能和自己前世朝代的军队相提并论,到时候与杨宪决战可能要有些损失。

“敢问先生,何为火炮?何为火铳?”

李厚卿对于这两个名词充满不解,这触及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自己领兵多年还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东西。

“无妨,等到了武昌府,我让诸葛逸少想想办法,他应该能解决。至于火炮、火铳都是以火药为助力而出射出去的新式武器,可以起到威慑与击杀敌人的效果。”

张煌言缓缓解释,自己前世身为南明兵部尚书,这玩意肯定再熟悉不过,不过他只是知道有这些武器,但具体制造工序却不是很了解。

“先生,这东西现在造不出来吗?”

李厚卿听着张煌言的解释,被这种新式武器深深吸引,但是听到现在造不出来,又是感觉遗憾。

“是的,暂时还造不出来,以后应该是可以的。这样吧!我们先去看看子瞻的攻城器械造的怎么样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