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过目不忘(2 / 2)

没人回应姜彭阳,他皱头一皱,以为周文元要赖账。

学子们嘈嘈杂杂嘀咕,没人站出来挑错。

周文元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就是要等姜彭阳以为稳赢的时候,给姜彭阳狠狠一击。

他使了个眼色,约好的几人高声说道:“我们认为有错处!”

姜彭阳顺着声音看过去,见是几个报团的学子,再看看周文元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已经猜想几人是周文元故意安排的。

“你这么说,好像确实有错。”

“对,我也隐约感觉不对。”

这质疑声起来,果然有其他人应和。人都是从众的,一旦有人起头,就会有大量人群跟上去。

周文元得意洋洋,等着看姜彭阳笑话,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说:“哪里有错,指给我看看?”

丙字班所有的学子,才发觉是王夫子,纷纷行礼,姜彭阳也起身行礼。

“夫子有礼!”

周文元暗道不好,如果王夫子掺和进来,可能影响他的计划。

“你说哪里有错?”王夫子朝着提出错误的学子说道。

那人被王夫子盯着,有些心虚,眼眸一转,说:“并非是说夫子的讲解有错,是说姜彭阳默写有错。”

王夫子想了一会儿,说道:“老夫不过多读几年书,对典籍有些见解,可能讲解有错,但是姜生这默写,便是老夫上一堂课说的,老夫看是无错的。”

姜彭阳起身说道:“夫子才学有目共睹,如此说真是折煞学生了。”

众人一怔,王夫子竟然给姜彭阳背书,既然他都开口了,那么也就没什么好质疑的了。

王夫子对着那个学子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老夫问你,你说何处错了,指出来给我看。”

那学子冒出豆大汗粒,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了,最后只得说:“是学生自己看错了。”

周文元咬牙切齿,他不甘心。

“你们还站着做什么?还不坐好?”王夫子走回教席,敲了几下尺子。

课堂一阵哄乱,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

周文元见剩下他自己站着,只得呆呆坐回座位,他无法想象,每次见到姜彭阳都要行礼的场面。

直到今日下学,姜彭阳与周文元的赌约,一直在书院流传。

有人信,更多的人,认为夸大其词,沽名钓誉。

“周兄,记得咱两的约定。”姜彭阳走时,特意跟周文元提醒了一下。

周文元脸色如猪肝一般,拱手一礼,话也不说,愤愤地走了。

路上,已有不少学子与姜彭阳示好,姜彭阳微笑点头,在明德书院,也算打出一些名声。

丙字班学子对于姜彭阳的看法,稍稍有了改观,对于他过目不忘的本事,赞叹不已。

也有嫉妒的,不服的,认为不过就是记忆力好罢了,科举考试,也不是全看记忆力的。

姜彭阳准备离开书院时,却被王夫子派人叫了过去。

来到王夫子在书院的书房,姜彭阳以为夫子还在追究他旷课的事。

“你刚来书院,适应的如何?”

“还好,书院里夫子学识都很高。”姜彭阳回答。

“老夫是说,你与同窗的关系怎样?”

“同窗?”姜彭阳摇摇头,“不算太融洽。”

“读书人,也不能一味的读书,需多多与人结交,尤其与同窗之间,更要相处的好。”

王夫子语重心长,仿佛想起了自己的往事,从前他以为一个读书人,只要学问好,一切都好,殊不知人与人之间,是有亲疏的。情分,是需要刻意经营的。

一个人肆意潇洒,是不需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但是要想做一些事,就是得他人的认可,需要有人支持。

没有人能永远风光,也会有落难的时候,也需要他人拉一把,哪怕只是简单的帮忙说一句话。

“听说你才来几天,就殷勤地请客吃饭,应酬交际。想法是好的,但是太过在意,太过刻意,反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学生谢夫子教诲。”姜彭阳诚心道谢,王夫子这是在说原身,先前不应该太着急,想通过请客吃饭融入新书院。

结果弄成了冤大头,钱花了,没人领情。

王夫子好意,他是心领的,早点说就更好了。

“还有,你既答应请客,怎么又爽约,须知名声对于读书人,也是很重要的,你会去结交一个满口大话的人么?”

“是吴钧益……”

吴钧益这狗东西,不是说不宣扬的么?怎么王夫子都知道了?

“老夫是昨日见你不在,吴钧益说前天晚上一起喝酒,老夫叮嘱过他的,让他不要往外说。”

“确是出了点意外,学生本无意爽约的。”姜彭阳只能认下。

“还有今日,出了风头是否很是得意?”

姜彭阳解释道:“学生也并非是想出风头,偏那周文元喜欢找麻烦,学生不过恰逢其会,让他以后别再烦我。”

“即便如此,也需收敛一些,就算周文元不再找你麻烦,今日之事,难保不会惹出更多的麻烦。”

姜彭阳没想这些,谁来找麻烦,他还回去便是。

王夫子见姜彭阳似是不服,以为他年轻气盛,怕说的太多反而引起逆反,解释道:“老夫也不是批评你,实则与你有些渊源,你来书院,还是老夫出的力。”

“只是一个过来人,对晚辈的一些忠告。”

“竟不知王夫子与姜家还有渊源。”姜彭阳郑重施礼。

原来姜家找的关系,是王夫子。

王夫子摆摆手,“你的父母,对于有着很高的期许,你莫让他们失望。”

“学生明白了。”

姜彭阳出了书院,还在想王夫子的话,其中是有些道理的。

回到客栈,忽然看到那日在破庙的刘管事。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