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过目不忘(1 / 2)

课堂上众人都笑了。

“没记就没记,嘴硬什么呢。”

“听不懂课程就够丢人的了,还在死要面子,更丢人!”

周文元站起来,走到姜彭阳身边,看着空空如也的白纸,说道:“姜兄,你若不懂,来不及写,便直说好了,何必寒了柳兄一片苦心。”

“周兄,此事与你又有何关系?”姜彭阳真不知道,这周文元没看见柳万松不待见他么?还往上凑。

刚才柳万松与他说话,这厮就气的捶桌子,现在他推了柳万松的好意,又来出头。

如此献殷勤,柳家妹妹真有这么好看么?

“柳兄的事,就是我的事,你枉费他一片好心,我便看不过眼。”周文元一副大义凛然地模样,“你今日话说出口,若是吹虚,我就替你在这舒州城吹的人尽皆知。”

“你怎知是吹虚呢?”

“怎么可能不是吹虚?哪有人只听过一遍就能记下的,过目不忘也做不到吧?”周文元根本不信。

“我问你,若是我真的记得,你该当如何?”

“我……你说该当如何?”

“你在书院每次见到我,需给我正式行礼,然后别再找我麻烦。”

“行,但是你说的,都记下了,就是一个字也不能错。”

周文元盘算的很清楚,抓住姜彭阳的破绽,一个字都不错,就是王夫子来了,也必不可能一字不差再说一遍。

他到时候出去一说,添油加醋,姜彭阳就是口出狂言、满嘴谎话、死要面子的土包子,是读书人的耻辱,看他以后怎么在舒州学界立足。

“如何确定一个字也不错?谁来评判?”姜彭阳问道。

“这里诸位同窗,都记了笔记,都可做评判。”

“若是有人故意说我写错了呢?”

“诸位同窗都在,圣人在上,如何都能故意针对你?若是无法确定你错,便算你对。”周文元还用上激将法:“姜兄说这么多,不会是想呈口舌之利抵赖吧?”

“行,诸位同窗作个见证。”

默写对姜彭阳来说,一点困难也没有。

既然周文元如此较真找麻烦,他就让周文元当着众人的面,认下这个赌约,以后别找他麻烦,在明德书院,他只想轻松愉快地当一个读书人。

“姜兄输定了呀。”

“姜兄不过是吹一下牛,不至于这样整他吧?”

“对,争个面子而已,周兄有些过火了。”

“那你怎么不劝劝。”

“我可不想惹那周文元。”

课堂上学子都开始同情姜彭阳了。

姜彭阳已经开始书写,下笔稳健,字若游龙。

几行字下来,众人看着,心生好奇,纷纷把自家的笔记拿来对比。

三十多人的笔记一对,互相印证,竟还说不出一处错误。

“姜兄不会真的全记住了吧?”

“不可能吧,哪有人这么厉害?”

“你看开头几行,我记得应该是无错的。”

“还真是。”

“不着急,再看看。”

丙字班学子拿着笔记,围住姜彭阳。

周文元面色有些不好,他也仔细对比了自己的笔记,竟也发现不了错处。

他专门请了几个学子,帮他核查,这几人宽慰道:“周兄不必紧张,许是开头记了一些,后面必定会有错误。”

“我有何紧张,此事我胜券在握!”周文元强装镇定,似乎真的信心十足。

姜彭阳没管周围的议论声,专心致志,笔锋一刻不停歇。

学子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越看心中越是惊讶。

一页纸写完,竟还不能看出错误。

神了!

只听说有过目不忘的,还不曾闻有“过耳不忘”的本事。

周文元脸色阴沉,他喊的几个学子,经过认真对比,此刻那几人只对他摇头兴叹。

他拉着几人到课堂外,合计之后,发现极大可能要输。

“你们几个拧成一股,一口咬定,有几处错误。”周文元小声吩咐,“其他人未必全记得,你们如此一说,必然有人附和,只要声势起来,这小子不输也得输!”

“好主意!”几人赞许地看着周文元,脑门都冒汗了,还能想到这一茬。

只要他们抱团起哄,何愁没有人跟?

周文元脸色由悲转喜,仿佛已经预见姜彭阳人人喊打的场面。

王夫子课间小憩回来,见一群人围着姜彭阳,刚想呵斥,听得学子们呼声阵阵,一时好奇,也围过去观看。

众人全注意着姜彭阳,竟无人在意王夫子,不知他已经围上来。

姜彭阳写好的纸张,已经到处传阅,王夫子老眼昏花,直接夺过来细细查看。

学子们正恼怒谁上手抢夺,定睛一看是王夫子,见他聚精会神地看着,皆不敢出声打扰,只缓缓退开距离。

王夫子一看,竟是上一堂课,自己的讲解内容,对着纸上的文字回忆,全无错处。

看完一张,又拿过另外一张……

他心下骇然,自己默写一遍,也不可能完全写出来。

这姜彭阳,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写完了,诸位看如何?可有错处?”姜彭阳已经写完最后一张,云淡风轻地问了一句。

看热闹的学子们尽皆沉默,震惊地无话可说,看着姜彭阳,跟看怪物一样。

“怎么样,周兄说话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