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流民之困(2 / 2)

“你个臭丫鬟,竟敢掌掴本公子?找……”

顺着声音,当看到挡在紫菀面前那道健硕身影后,沈父面色苍白,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喃喃道:“完了!”

“沈氏完了!”

没有可怜失魂落魄的沈父以及被冯旺一拳要了半条命的沈毕,沈轻舞走到门口,轻飘飘的说道:“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沈氏完不了,完了的是你们父子!”

沈氏父子因触犯江哲贴身丫鬟紫菀,被下天牢。

沈轻舞接管沈氏!

……

对沈氏发声的一切,江哲并不关心。

除了冯旺外,江哲还派遣一队不良人暗中保护紫菀,区区一个沈氏,掀不起多大浪花。

江哲现在头疼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流民!

历朝历代都避不开的难题。

哪怕是盛世,天灾人祸下依旧是流民不断。处于王朝更迭的唐末,先有王仙之、黄巢起义,后有藩镇作乱,天下百姓食不果腹。

易子相食,并不少见。

天子脚下的长安,亦有无数流民在城外。前些日子户部侍郎杜弘徽为此也是上书多次,但户部无银,如何安置流民已成为朝廷的难题。

“今天的冬天,冷的有点早。”

走在路上,感受着冰冷的寒风,看着往来百姓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的模样,再看他们单薄的衣裳,江哲叹了口气。

多少人梦回大唐,可若真回了大唐,一个头两个大。

司马仲跟在江哲身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今日他受封禁军统军,并代领禁军,按理说以算得上是大唐的实权人物,但下朝后司马仲婉拒了百官的贺宴,第一时间前往国舅府。

“今日不去军营,不怕杜晓压不住军中的那些老油条?”没得到司马仲的回应,江哲没有再继续这一话题,转头问道。

“将军,别看杜晓那家伙是文人,他骨子里的血腥却是很多禁军都没有的。这才训练几日,就已得到不少禁军的认可。就算让他当个校尉,此刻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司马仲回应道。

点了点头,对杜晓的表现江哲看在眼里,叮嘱道:“杜晓是个苗子,但禁军有禁军的规矩,他想当校尉,就得一步一个脚印。”

别看杜晓是太尉府二公子,在长安城人人都得尊称一声杜小爷。

但在禁军中,杜晓就是个代号秀才的大头兵,还是最低等级的那种。

碍于杜晓的身份,司马仲不止一次向江哲提议,升杜晓为校尉,但都被江哲果断拒绝。

杜晓是块璞玉,需要好好雕琢!

“是!”知晓江哲压着不给杜晓升校尉是为了杜晓好,司马仲也不再坚持。

两人行走在大街上,江哲随口问道:“今日朝堂之上,可有什么要事?”

“陛下要户部杜大人三日内妥善处理涌入长安的流民,否则就要将杜大人革职查办。”司马仲知晓江哲心思,思索片刻后说道。

流民!

因为战乱,百姓们流离失所,很多人为了活命,逃命至皇城长安,祈求陛下救命。

但长安城亦是风雨飘摇,前有黄巢占据长安,血流成河,十室九空。长安城的很多百姓与流民无异,食不果腹。

长安城外的赈灾之处,成了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

每到饭点,长安城内的穷苦百姓还有流民聚集在一起,若只是这样还好,还有很多游手好闲之人滥竽充数,导致原本够灾民吃个七分饱的赈灾粥,最终只能吃个四五分饱。

此事若是放在盛唐,倒也并不棘手,请旨增加赈灾粮便是。

但现在的大唐,已是国库空虚!

简单来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江哲想到长安豪门依旧每日纸醉金迷,挥霍无度,眉宇间已经有怒火在燃烧。

“将军,您万不可再举起屠刀。”

察觉到江哲的变化,司马仲急忙说道。

“放心!”

如司马仲所说,江哲现阶段不能再轻易举起屠刀。那夜已经令长安豪门人心惶惶,若再来一次屠杀,极有可能发生暴乱!

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高高在上的长安豪门!

“去户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