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幸进(2 / 2)

孙坚过世后,孙策堂兄孙贲暂摄其部,与程普、黄盖等老人商议后,为避免被刘表、袁术夹击,孙贲向袁术送上誓书,率部再度归降袁术。

岂料袁术却欲以孙坚亡故,后继无人为名侵吞其部,孙贲见势不妙,便急信招来孙策。暂时没了借口,又迫于内部舆论压力,袁术也只得作罢,甚至还将部曲还给了孙策。

此时孙策也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不知个中缘由,只以为袁术待他甚厚,因此死心塌地为袁术效力。

程普、黄盖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故时常劝谏,希望孙策能率众出走,孙策又哪里肯听,为此袁术颇为自得,又欺孙策年少,有意将孙策带在身边,以示信任,但暗地里却一直挑拨孙策与程普等人的关系,然而孙策被玩弄于股掌之间却不自知。

因此,孙策才见不得袁术看重刘祥这等厚颜无耻之人。

没了杨弘阻拦,那该发生的便都发生了。

“主公,世人皆知袁本初乃当世英豪,主公虽也不差,但也绝不可能胜袁本初远矣,此人势穷来投,又如此厚颜谄媚,蒙蔽视听,必是心怀不轨之徒,若入主公麾下,必为天下耻笑,故策请主公诛杀此贼,以正视听。”

闻言,刘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哪里来的愣头青,没看到袁术正在兴头上吗?这个时候说这种话,确定不是自己在找不自在?

果然袁术勃然色变:“住嘴!岂不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远来投,乃是天助我袁公路,你岂敢口出狂言!”

孙策刚毅,哪里会就此退缩:“主公,忠言逆耳,吾言虽不算中听,但拳拳之心,天地可鉴,主公切不可被此人蛊惑,望主公三思!”

见他还敢多嘴,袁术彻底怒了:“竖子不知天时,桀骜狂悖,来啊,给我叉出去!”

很快便有卫士将依旧不服气的孙策给带了下去。

“之远,我治下无方,让之远见笑了。”

“岂敢,只是刚才那小将是何人?”刘祥这是真的很好奇,这愣头青是谁。

“孙文台之子,孙伯符是也。”

听到这个名字,刘祥脸色一变再变,这人竟然是小霸王孙策,有没有搞错,一来贵宝地便得罪了这等英雄?

他可真是有够背的。

史书上记载,孙策这人轻佻果躁,自尊心又强,这个世道又奉行大复仇主义,有了今日之事,他不会下黑手把自己做了吧?要真是如此,那可就哭都哭不出来了,不行,一定得找个机会好好修补一下两人的关系。

孙策这么一闹,好像把袁术抵足相谈的兴致也彻底闹没了,与刘祥再交谈了几句后,便走了。

随后杨弘告知刘祥,三日后袁术将大宴群臣,宣布对刘祥的任命,望他准时到来。

-----------

年轻的孙策正在家中喝着闷酒,想起今天的受辱,便觉得极度委屈,主公怎么就不识好人心呢。

就在此时,堂外一个声音传来:“伯符何故醉酒?”

孙策定睛一看竟是袁术,有些兴奋,又有些别扭,干脆扭过头去,耍起了小性子。

“伯符可是在怪我识人不明?”袁术却意外的并未动怒,而是轻声笑道。

听到这话,孙策再也憋不住了,瓮声瓮气道:“策不敢,但那人勾连上官妾室,又谄媚无耻,主公岂能信他!”

“伯符误会我了。”

听见事情有异,孙策疑惑地看着袁术。

“此人势穷来投,我焉能不知他居心叵测?但他于我有大用,这才好生相待。”随后,袁术竟然毫无保留的将自己与杨弘的谋划告知了孙策。

“伯符,现在可明白我的用心了?”

见袁术专程过来向自己解释这等机密之事,孙策大为感动,长跪在地:“策无知,差点坏了主公大事,还请主公责罚。”

袁术一把将其扶起:“伯符何出此言,在我眼中,你与耀儿无异,岂要如此见外。”袁术口中的耀儿,便是他的嫡长子袁耀。

听到袁术如此看重自己,孙策激动莫名,主公竟然如此厚爱自己,上天待其何其不薄!

眼见孙策已然入瓮,袁术得意的笑了:“伯符,匡亭重地,非忠心之人不可守,我如今唯一放心的人便是你,你可愿替我镇守匡亭?”

“策用性命担保,必替主公守住匡亭。”

“好,那就拜托伯符了。”

原来,之前的一切,都是袁术施展的激将法,要的就是孙策全心用命,孙策若不全心用命,其他人怎么会死战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