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村列传:可爱的人25(1 / 2)

2003年的农耕时节,那是油菜子刚收割完,准备耕犁、播种稻谷的前期时节。有劳力的人,已经走在前面,开始耕犁,有的还在拔菜梗。

吴笙端着碗,提着小袋子来周母家。

小袋子里面又装着另一个碗!袋子里这个碗,装的是梅菜扣肉。

手上端的则是午饭。

路过雷公家,顺便喊道:还没切勺啊!

雷公他说:“在炒菜。”

雷公丧偶多年,带俩外孙,吴笙要去周母家。

吴笙越过雷公老家,从侧门进的,方便。侧门离吴笙家近,侧门挨着猪牛圈。所以走周母的侧门!

到了周母家。

进来,看到巧巧在案板淘米。

吴笙说:“嘢,巧巧在弄饭啊!”

巧巧是李思曼小名,她大部分孩提时代随周母一起生活。

“是啊,舅门!你们弄快切啊!”李思曼说。

“舅门”是方言,是舅妈的意思。他们按排行算,周志云和周幼芝一个排行。

“是啊,这个点都还没切饭,你们不怕饿啊!”

“还好。”

“来,这里有一碗烧别,昨晚蒸的。”

吴笙提着小袋子对案板边的巧巧说。

巧巧接过来说:“劳喂舅门了!”

周母还在火坑上柴煮饭,吴笙走过来坐下,对周母说:“你们切饭天天弄晚,哼!”

吴笙一边比划手里的碗,一边说道。

周母说:“那杨泥湾喔!你兄弟哦,砍树下来,搭在田里不去整,我打老洪浪凯弄哦!”

(打老洪,指农忙时节的耕犁。浪凯弄哦,指怎么办哦!)

周母一边说,一边犯着愁看向吴笙。

吴笙一边捏着筷子,一边指身后的周志信家,点头回答说:“他啊,是这样。”

“你菜梗扯完了没有啊!”吴笙一边比划,一边对周母说。

她口中的菜梗是指“油菜梗”。周母懂扯的动作,就是扯菜梗。这季节就是扯菜梗或者耕犁的农活。

所以,周母懂吴笙的意思。

周母说:“浜上那两个田扯完了。”

吴笙一边吃饭坐在火坑旁,一边看着周母的外孙女,说:“巧巧,你们放假,没事去帮你外婆扯菜梗嘛!”

李思曼说:“有在扯啊!”

吴笙说:“你哥呢!”

李思曼说:“也在扯。”

吴笙说:“他人呢?”

李思曼走过来,往锅里下米时,说:“他回来了,又挑菜去了!”

说完,9岁的李思曼便喊外祖母去做菜。

当然,李思曼还是得给她比划动作加言语。

“水井坎,割草的哦,把我那菜哦,犟的稀烂。”

周母一边说,一边指着对户的周志亮家。

吴笙看着周母,用手指向身后的周志亮家,口里有饭,饭里发出声音说:“那是胡群割猪草,犟的。”

周母懂,李思曼懂,李思琪也懂,这个四合院的人都懂!

周母起身,去切菜,吴笙也起来,碗里的饭菜吃完了,她要走了。

周母说:“吴婶,喊你屋头帮我耕哈田嘛!”她边笑边说,边搭手去碰吴笙的手。

“吴婶”在周母口里是方言词!

吴笙点头答应道,说:“要的啊!”

她出了周家,得回家里剩饭吃!

她远去的背影,世人看着也得向她致敬!

那么艰难的岁月,她早已熬过了彷徨和悲观,已成了身经百战的现实主义乐观者。

那时的周母听力还可以听见部分,当然得大声,且靠耳旁讲,晚年更严重些。当她叫别人的名字时,会不自觉的加入自己特色。比如:强强,叫成“长长”,超超,叫成“叨叨”。因为对于别人的名字,是由外界传达,而自己口头想要表达的语言,则不是这样,别人会清楚听得到她的信息。一般外界给她说话,要边说边比划手势,还要比划恰当。

比划不恰当时,一个倾诉者,一个理解者,就成了驴头不对马嘴,当拉家常闲谈。

在2013年6月,吴笙在新宅老去。弥留之际,躺在床上,吴笙摸着周志云的手,手上的老茧很厚,也很硬,她从手掌延伸到手臂上的衣服里去。

她说:“云啊,我,我要走了,你要好好保重自己啊!”

周志云老人有点不舍得看着妻子,欲哭无泪的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妻子即将离他而去。

吴笙呻吟着,说:“我想见李儿,想见细群!”

李儿是周志云夫妇的二女,在1987年被人拐走,那时李儿13岁。后又在广东梅州安家立业。在2002年时,终于回了娘家一次。她也找了多年,才凭借多年辛酸方能找到娘家。

“跟她们都打了电话的。李儿明天的机票!”周志云说。

周志云说:“你还有啥子说的?”

或许是弥留之际,有想说的,但说不出。

吴笙用手招呼着周志云,示意他靠近点。

周志云看着她手势,弯腰下去靠近妻子,他问:“你想说什么?”

吴笙说不出话来,她打算尽量留着最后一丝力气,给她在外务工的儿女。

她右手拉了拉周志云的手,让周志云再靠近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