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村列传之悲痛史24(1 / 2)

雾村的人文、地理,景色面貌,是“愚公”的家乡。这里有几个可爱的形象。

周正宇的光辉形象,是某君昆仲人物群像。这个人物形象,同村还有,同周正宇一样,他叫周志亮,比宇小一辈。性格特征有所重叠。唯一比周正宇好一点的是,他干自家活,耕田犁田,也帮别人做工。他们农耕时,几户贫困家庭总是在最后阶段,才忙完农活。

他家是雾村早年比周正宇还要落魄的家庭。家里尚有母亲,妻子,一个儿子。

千禧年前,老母亲尚能做点简单饭菜,被儿媳几次撵出去。周家两间房,她去了另一间桃屋。老人时常被儿媳针对,老人的苦难,儿子周志亮帮不了任何忙,任由妻子发挥在周家权利。老人70多岁时,做点粗茶淡饭,平时没什么柴烧,就去周围捡点惨渣烧火,如干草叶子,如周正宇家后院的小渣柴火,或竹叶。老人驼着年迈的身子骨,躬着腰,一步一步走着,很慢很轻。不能背竹筐,只能用手抱。遇到梯子,上下得杵拐杖,拐杖是根木棍,木棍已被她杵成了如她那般苍老,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周志亮身板和发型,同周正宇没区别,看不出来差异。他比正宇小十多岁,至今建在。

老母亲在2011年后,某日老去。丧葬夜里,周志亮夫妻二人被老人娘家喊出来当着老人棺材接受批评。

他家是虚阁楼式,正门建在周正宇院子的地坝上,房子后一半用几根木柱支撑着,摇摇欲坠的阁楼和木板房,在风雨飘摇的几十年中,如同大地上的山峰一样屹立不倒至今,守着周家坝的时代变迁,记录着它的岁月变化。

老人去世后,没几年周志亮妻子瘫痪在床,曾一度在鬼门关徘徊。而后被阎王爷送回来,做起了轮椅,言语模糊不清,有声音,也有呻吟,外人根本无法交流。由周志亮专职照料着,儿子一直在广东挣钱,和周老三不尽相同。

而他家隔壁就是他的堂兄周志海。

周志海是个瘸子,也叫“长路”,世人俗称“彩电”。

何为“长路”?

何为“彩电”呢?

或许从李思琪身上能找到答案。

长路他挑着粪,一踩一垫的朝李思琪和村里伙伴走来。

“你看你看,彩电送来了!”中年Z生说。

90年代的雾村,没有彩色电视。

李思琪问:“哪儿有彩电啊!”

Z生说:“你看,你看!一踩一垫,不是彩电是啥子!”

李思琪和小伙伴们笑了。

在他们眼里,就是一踩一垫,人生漫漫,长路颠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谁能想到邻里乡亲对他这人生,这解释如此的透彻、有趣勒!

“瘸子周”是个单身汉,到最后都是这样。家里有一老母亲。不过,身后1986年在几十米外的公路边捡了个女婴。算是为他苦难人生里吹了一时的微风。

“瘸子周”他能耕田插秧种地,一个人撑家,照顾老人和小孩。但他家没钱买牛,也没钱买农耕工具,也只能找人家帮忙。

他家的房子也比较特别。周正宇和周志亮同住一个院子,共用一个地坝,正方形的,他俩成斜对户。在07年以前,因为晒粮食,一个患耳疾病赵氏,一个口上功夫一流的冉氏,时常有口角之争。

而周志海的家,比较尴尬,和他的人生一样。就在这个“正方形”的外角,海的房子傍着这个四合院,房子内室也是犄角处,但是他家正门是朝外河谷风方向,后房紧靠着四合院。没有后门,只有一个偏角虚楼阳台,木制。底下是木料支撑,楼下是猪圈。同周志亮的房子一样。

海的正门有一坡的梯子,高度只有四五米,但很陡,尤其是对于他家老母亲来说,很难。

他家晒粮食,也就成了问题,只能晒在坎下。粮食搬运不便,便放阁楼底下,挨石壁茅屋。

以至于2013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一个月后,老母亲抑郁成疾,不幸逝世,几天后才有邻居发现她。

他还有个抱养的女儿,千禧年之际便辍学,在城里做钟点工,而后又沿海,直至08年结婚去了婆家。

除了母亲、女儿以为,他还有一位亲密的爱人,这位爱人是他的灵魂伴侣。多少个日日夜夜,以她相伴,海常常靠着她,他们一起看星空,看日落,看夕阳,听彼此倾诉,他抚摸着她,给她喝水,给她理发,有时爬在她身上。她体态丰腴,壮而不肥,肥而不腻,高大肥沃,同村人都喜欢她,她也给海一年报以恩德。

她叫“橙”。

千禧年前,某个农耕时节,橙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能看着地坝。宇在地坝上方,坐在条石上,用纸卷烟抽。亮卷着裤脚,从坡上田里回来,海挑着粪便准备去施肥,路过地坝。

他们相遇了!

无数次相遇,但这次不同!

橙问海:“你去撒秧田了嘛?”

海回答说:“我去浇白菜地。”

橙说:“个个都在耕犁,你不忙啊?”

海回答说:“我能怎么办呢?我只有等阳儿耕完了,帮我耕。”

橙说:“宇有牛,亮有犁,你啥没有,去帮他们夜里守水渠,你们分工合作呗!”

梯田需要利用水渠浇灌到田间,才能耕犁。水渠需要自己守护,方能流进自家田间。

海问亮:“田犁完了没有?”

亮说:“没有哦,还在等他们放水完了,我再去。”

海说:“我去跟你守水渠,你帮我耕犁。”

亮看了看哥哥说:“我也没得牛,哪儿帮的了忙。”

海说:“周正宇家,那古牛儿有没有忙?”

亮说:“不晓得。”

海放下扁条,走过来,看着长辈周正宇,问他家牛儿有没有忙。

宇说:“在忙哦!”

周志海说:“你家牛儿犁完了,给我用两天。”

周正宇说:“要的啊,拿去用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