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章 拔除外围73(1 / 2)

生活中总有些不期而遇的惊喜。这一次,睿智的法国人民送给郑军一个大礼包。天亮前,要塞外围的民工们全跑了。路虎哥上千人马梦游一夜都没有做成的事,却让郑军三条小船办成了。

中国人吃了夜战的甜头,几乎所有的装甲卡车上都装备各个牌子的车载大屏热成像仪,使各类车辆形成全天行驶和作战的能力。夜视器材的装备使得郑军的船队在夜间战场单向透明,也就说具备了夜战优势,船只一节节的顺着河道向前推进。不断的射击着岸上一切刻意的人物。遇到人员拥挤处,则抛射炮弹大杀四方。

法国人的认知里,没有炮艇可以在如此这般狭窄的河道里灵活的逆流而上;更不可能想象还有船只可以夜晚逆流而上。在整个河道上并没有布放。甚至,因为河道可以避风,民工们在河道大堤内建设窝棚。

大道至简啊,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见证。夜战打的就是看布防缺口,夜视仪下中国人打法国人,如同一个正常人在射击一群盲人。前期侦查到的法军的物资点、聚居点、河道要塞点,凡是在郑军火力范围内的,晚上一谷脑朝着那个位置火力输出,效力之猛,如同热刀插入了猪油里。

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痛苦的思索,米赫最终做出艰难的决定:不再派遣军队去河道附近阻击中国人,也不再派遣人员去支援要塞外围的人员。以牺牲外围为代价,避免中国人对战术诱骗。侦查人员完全不能判断河道方向到底有多少人马。但对方火力之猛,让他凭借声音判断对方至少有一千人。炮声轰轰,由远及近。要塞内外,到处是逃窜的民工,进一步制造了混乱,所有的人都紧张的嗓子眼,唯恐对方屠杀到自己的营区。

郑军的炮弹很快用光了。他还不甘心回去。于是他把眼光对准了领航员酒贩子辛格瑞拉,让他玩一次心战。毕竟自己当年围剿走私犯的时候,也经常这么玩,有时候还兵不血刃结束人物。怎么做的呢?中国人打开了高音喇叭,不停地播放新鲜录制的劝降词,间隔播放背景音乐。什么背景音乐呢?他只知道一首法国歌曲,《马赛曲》。

祖国的孩子醒来吧

光明的日子到来了!

于我们为敌的暴君

升起了血醒旗帜!(x2)

你可曾听见战场上

战士们奋战的嘶喊声?

他们要闯到我们中间

刺穿我们妻儿的喉咙?

合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