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女真勃兴(1 / 2)

三人询问大宋遣使的原由,马政答道:“从前,在大宋太祖皇帝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时,我朝曾遣使者来贵朝买马,近来皇上听说贵朝攻陷了契丹五十余城,愿与贵朝恢复贸易,重申前好。

自从契丹因天怒人怨而逐渐衰弱,日暮途穷,本朝准备乘机吊民伐罪,以拯救幽云地区人民于生灵涂炭的苦海,愿与贵朝携手共同讨伐大辽。

虽然此次没有带来本朝的国书【注:国书,由皇帝署名的信函】,只特意派遣马政等人前来商议,如蒙恩准,将来必定会派遣国使前来”。

阿骨打与粘罕、阿忽、兀室共同商议了数日,一致决定扣留马政一行中的登州小校王美、刘亮等六人作为人质,然后派遣使者陪同马政等人回宋都汴京【注:汴京,北宋都城,又称东京、汴梁、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

…………༺࿈༻…………

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十一月,宋徽宗为庆贺与女真恢复通和,改元为重和元年【注:据蔡修《铁围山丛谈》记载:重和者,谓“和之又和”也。改号未几,会左丞范致虚言犯北朝年号,朝廷不乐,是年三月遽改重和二年为宣和元年】。

…………༺࿈༻…………

十一月十三日,徽宗认为安尧臣的上书有可取之处,除授安尧臣为承务郎。

当天徽宗御笔批示:“近来由于大臣们建议收复燕云故地,安尧臣作为一名远道而来的书生,能够陈述历代兴衰的事迹,传达至朕的视听。

臣僚们都认为安尧臣诋毁国家大计,率先站出来阻挠国家大计,请求从重处罚,或流放或诛杀。

朕以为国家承平日久,进言之路被堵塞,敢于进谏的人不但不应当处以重刑,反而应当酌情给予爵赏,而群臣多不认可这一处置办法,难道是疑心朕与安尧臣有什么私情吗?”

据查安尧臣在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曾经得到朝廷许可,原本可以按照安淳【注:安淳,北宋大臣,安尧臣之族叔】的遗嘱,获得朝廷赐予的恩泽。

当时相关官员奏请给安尧臣荫封补官,但由于安淳临终前被贬官降职,此事便搁置下来。

如今安淳虽然没有复职,但是遵照徽宗的旨意进行特殊处理,立即恢复了安淳正奉大夫的旧职。

而根据安淳的遗嘱,安尧臣应当享受恩泽,徽宗命吏部查阅原先的公文,示意可补授安尧臣为尚书【注:北宋尚书为虚职】,吏部恭敬地遵照御笔奉行,除授安尧臣为尚书省承务郎。

安淳是四川广安军的军人,在宋哲宗朝任枢密使。

徽宗即位初年,他的儿子安郊曾经当众指斥徽宗,竟然有“不应该立端王【注:宋徽宗即位前封端王】为皇帝”的话,后来被他的族人告发。

徽宗下令州县彻查,官员们获得确凿证据后,安郊被处以弃市【注:弃市,公开处斩】,安淳也因此事被贬官。

…………༺࿈༻…………

十二月二日,马政偕同女真使臣李善庆等人回朝。

女真派遣三名使者持国书来朝,包括渤海人【注:契丹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后,渤海人大多逃亡至女真】一人,名叫李善庆,熟女真【注:女真人有生女真与熟女真之分,熟女真居住于南部,接近契丹,入籍于契丹,受契丹直接统治,生女真指未编藉于契丹的女真人】一人,名叫小散多,生女真一人,名叫勃达。

带来北珠(产于北方的珍珠)、黄金、貂皮、人参、松子作为礼品,与马政等人来回拜并朝觐徽宗,于十二月二日到达登州,登州官员护送女真使者前往京师。

…………༺࿈༻…………

重和二年(公元1119年)正月十日,金国使臣李善庆等人到达京师。

当天,李善庆等三名女真使者进入汴京城门,歇息在宝相院。

徽宗命蔡京、童贯、宦官邓文诰会见李善庆等人,商议与女真联手夹攻契丹的相关事宜。

诏旨给三人授官,以李善庆为修武郎,小散多为从义郎,勃达为秉义郎,给全俸。

…………༺࿈༻…………

女真源起。

女真就是古代的肃慎国,本名为朱理真,翻译者误译为女真。

女真原本是高丽国高朱蒙【注:高朱蒙,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人,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被立为高句骊侯,是第一代高句骊侯】的后裔。

唐朝时女真是黑水末曷的一部分、渤海国众部族中的一支,即三韩【注:三韩,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三个小部族的统称,即马韩、辰韩、弁韩】中的辰韩。

总之女真起初是东夷的小国,居住在混同江(今黑龙江)之东、长白山与鸭绿水(今鸭绿江)的源头,这个地区名叫“阿术火”。

“阿术火”这个名称取自某段河流名,其另一个名称是“阿芝川来流河”,阿骨打建国后,改称“皇帝寨”。

女真的疆域东面濒海,南面邻近高丽,西边与渤海铁离【注:铁离,又称铁骊、铁甸、铁勒,古代东北部族。其先人为唐初黑水末曷铁利部民,后归服渤海,渤海国置铁利府】交界。

北面靠近室韦【注:室韦,古代东北民族,又作豕韦,失韦,或失围。室韦与契丹都源自末曷,以兴安岭为界,南部为契丹,北部号室韦】。

《三国志》中所谓的“挹娄”,北魏所谓的“勿吉”,隋朝称之为“黑水部”,唐朝称之为“黑水末曷”,都是指女真所居之地。

女真共有七十二个部落,没有共同的酋领,每个部落各自有酋长治理。

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81年至600年)女真曾经派遣使者贡献礼物。隋文帝设宴款待,女真使者及其随从为文帝起舞,其姿态犹如相互打斗,文帝对侍臣说:“天地之间,竟然还有这种舞蹈,必定是因为长期作战,成为其习性了”。

贞观年间,唐太宗远征高丽,黑水末曷助战,作战很卖力。

驻跸山之战【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亲自率军大败高句丽,因曾在今辽宁马首山、医巫闾山、平顶山驻军,后人称以上诸山为“驻跸山”。

此次战役遂称“驻跸之败”或“驻跸山之战”】,高丽都督高延寿、高惠真两人率领其部众包括末曷士兵十馀万人前来投降,唐太宗下令坑杀末曷士兵三千人,其余士兵全部释放。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至714年),女真酋长前来朝拜勃利州【注:勃利州为唐羁縻州名。开元十年,唐玄宗封黑水末曷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刺史,勃利州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的刺史,于是设置黑水府,以部落大酋长为都督、刺史,直到唐朝亡国,女真的贡献从未断绝。

五代时末曷才被称为女真。

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时,女真经常侵袭登州,被渤海国击溃。

契丹耶律阿保机乘唐朝末年中原衰乱之际,在北方建国【注: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称帝建辽】。

契丹北方的部族共有二十六个,女真只是其中之一。

阿保机担心女真人生事,诱骗其部族中的强宗大族数千户人迁移到辽阳(今辽宁辽阳)以南,以分散其势力。

那些迁入辽阳并加入辽国户籍的女真人叫作“合苏款”,就是所谓的“熟女真”。

从咸州(今辽宁开原县)的东北分界线进入山谷,直到粟沫江(今松花江),中间所居住的女真人,隶属于辽国咸州兵马司,获得允许可与本部落人员往来,这些人既不是“熟女真”,也不是“生女真”。

居住在粟沫江以北、宁江(今吉林松原县)东北地区的女真,面积有一千多里,户口有十多万,散居在山谷之间,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生女真”。

另外又有些人住在东海边缘地区,位置极其偏僻,这些人称为“东海女真”。

还有一种女真人,多是黄头发,眼睛为绿色,称为“黄头女真”。

女真人戆厚朴实,勇敢凶狠,不能分辨生与死。

女真人每逢出战,都披戴着厚重的盔甲,先锋部队叫作“硬军”。

女真人由于种姓繁杂,其定居地极其广阔分散,所以部族之间不相统属,自相残杀,各自恃强争霸。

女真的地域位于契丹的东北角,林木茂密,适宜种植麻、谷,以耕种狩猎为业,不从事养蚕栽桑。

土产有名马、黄金、珍珠、人参、蜜蜡【注:密蜡是一种琥珀】、细布、松实、白附子,飞禽有神鹰、海东青【注:海东青,又名矛隼、鹘鹰、海青,是一种原产于今黑龙江、吉林等地的猎鹰】,野兽极多,有牛羊、麋鹿、野狗、白猪、青鼠、貂鼠,花果有白芍药、西瓜,海里有大鱼、螃蟹。

冬天极其寒冷,人们大多穿戴毛皮衣服,所以即使捉到一只老鼠也要剥下皮收藏起来。

必须要用厚实的兽毛制作衣服,稍微穿单薄一点就可能手指脱落、皮肤冻裂。

盛夏季节如同中国的十月份,地势极高,离天很近。

女真东部有苏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镇)、扶州(今吉林四平市一带)等几个州,与中国的青州(今山东莱州市)隔海相望,经常刮大风,顺风时在我国可隐隐约约听到女真地区传来的鸡鸣犬吠之声。

女真人特别能忍饿挨冻,不忌惮生吃食物,勇敢彪悍,不怕死。天性奸诈、贪婪残忍,以年轻力壮为贵,以年老体衰为贱。

善于骑马,在陡峭的山坡上也能行走如飞,渡江不用船与桨,浮在马背上就可渡过。

擅长射击狩猎,能够根椐鸟兽留下的痕迹,找到鸟兽所潜伏的巢穴。用桦树皮制作口哨,吹出“呦呦”的声音,引来麋鹿,射杀后生吞活剥,只剩下兽皮与骨头。

女真人嗜酒好杀,醉酒后就得捆绑起来直到酒醒,不然会杀人,因为醉酒后连父母也不认得。

他们沿着山谷搭建住宅,将木板连接成栅栏,房屋只有几尺高,不用瓦覆盖,而是用木板或者桦树皮,也有用茅草编织后覆盖的。

墙壁篱笆全部使用木板,房屋大都坐西朝东,环绕墙壁堆砌土床,在床下烧火,寝食起居都在土床上,土床的上半部分称为炕,炕的用途就是取暖。

女真人供奉佛祖特别虔诚。他们用牛运输重物,也有装上马鞍用来乘坐的。遇到雨天,人们纷纷张开牛皮遮雨。

女真没有礼制法度,君王与臣民一同在河里沐浴,互相攀肩搭背走在路上,平民百姓就算宰杀了一只鸡,也要请他们的君王来分享。

父亲死了就以母亲为妻,兄长死了则以嫂子为妻,叔伯死了侄儿也是如此,所以无论贫贱富贵,每个男人都有好几个老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