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2 / 2)

同学们在宿舍里不停的拾掇着。离家近的,当晚就回家了。兮是第二天,白天才和同学一起回去的。冬天,白天短,天太黑,看不见路,无法走的。而且又容易让人害怕。还好,食堂提供了晚饭。可早上的早饭就没有了。

兮和同学拾掇了很久,快接近小傍中的时间,才步行回家。路上,俩人买了包子,边走边啃。半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了站点等车子。

空旷的马路边,北方呼呼的刮着,还是很冷的。身子都凉了。路边有店铺,俩女生也不好意思进去躲风。感觉过了好久,中巴车摇摇晃晃的来了。坐到车上的那一刻,真是无比的温暖。虽然中巴车也漏风。半路上,兮和同学分别,继续步行回家。一路既往的行走熟悉的砖头路上。第一次是这样的时间段在这条路上,却有着不一样的思绪。

很多人家的烟囱都在冒着烟。饭菜的香味也时不时的飘散着。步行一段时间后,身体微微出汗,一点冷的感觉都没有了。一路的大树小树,都是光秃秃的。偶尔会看见鸟巢伫立在最高大的那些树杈里。稳稳当当的座落在那里。电线杆上麻雀,三三两两的飞来飞去。冬天偶尔看见的麻雀,比起春夏天,那简直不能比。严寒的冬天,动物们都躲了起来。

来到渡船口,老俩口,正在吃午饭。老头依然立即放下了碗筷,送兮渡河。

中午的太阳还是有些耀眼的,此时的风已经没有了之前大了。阳光瞬时变温暖了,照射在人身上,暖洋洋的。阳光透射在河面上,一层一层的。亮晶晶的。深不见底的光线照耀了湖水。

冬天的湖面没有结冰。只在河岸边,靠着稀稀疏疏枯黄的水草边,依稀见到薄薄的冰块,阳光照射着,一闪一闪的。犹如水晶般依稀排列在那里。

冬天的河水有些浑浊。有些土黄土黄的。河面不见鱼群戏水。天太冷了,都躲河底取暖去了。老头依然是一路的沉默。船抖动着靠岸了,兮跳上岸边,大步的跨过台阶。走了几部,来到水泥桥边

“咦,桥换了。变宽了呀。”兮低语着

从以前的窄面变成宽面。兮再也用提心吊胆的过桥了。变宽了,胆子也变大了。桥两边的坡也变的顺滑了。以前的小独面桥,每次推着自行车,心惊胆战的挪动着步伐,一些胆大的男生倒是过的很轻松。桥边的两坡,总是在不停的变换着。时好走,时不好走。兮扛着这个半加重的自信车,每次都是有苦难言。

越靠近家,越人兮喜不自胜,开始小跑了起来。父母亲不在家,今天是大姐在家做的饭。大姐已有二十多岁了。好些给姐姐说媒的人也时不时跑进家里。

这不今天兮刚到家,端起饭碗还没吃两口,家里就来了人。问父亲母亲在不在家。还好,他们不在家,来人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笑眯眯的打量着大姐。尔后没有停留就走了。

大姐是个长相普通的女子。平时话语不多。大姐的外形随母亲。娇小的身材。小小的脸蛋。眼睛不算大,很圆。唯一的缺点,皮肤不算好。大姐的发量很惊人,是兮最羡慕的又极度缺失的。大姐的发色偏黑,兮的发色偏黄。整体来说,大姐外貌是合格的。不然也不会总是让别人惦记着了。

兮很喜欢大姐做的饭菜。比母亲做的可口。虽然也只是粗茶淡饭,蔬菜白米饭而已,可抵不住是大姐烧的,就是好吃呀。

午饭后,兮做着作业,大姐织着毛衣。房间里有台舞音机,是父亲单位发放的。具体兮也不知道是父亲的奖品还是其他的原因。可以放磁带,放歌,也可以接收电台。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燕舞”机。大姐最喜欢听电台。

里面总是飘出一副低沉而又带着些许魅惑的,充满着磁性的男性嗓音。也不知道那个电台主持人叫什么。一些情感类节目,大事件新闻,点歌台。唯一的一个可以待在家里就能知道外面的消息的“智能”。

有的时候是甜美的女生嗓音,基本上是大姐调试电台收取。偶尔听到收音机里响起了音乐,兮会配合着舞动几下身体。调节下写作业时的压力。大姐在边上就会时不时的浅笑着。

寒假时间很短,放假的时候离大年初一也不远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