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1 / 2)

那个时代的忙年,都要到腊月二十四五才看的见年味。虽然冬天农活不多,可老百姓也在每天的忙活着。因为没有大的经济来源收入。就总是想着办法让生活有些变化。

毕竟村里有个砖瓦厂,很多人家的农妇就在家编起了草帘,卖给砖瓦厂。每家的稻草干很多。于是大家都自己买了脚踩的打谷机。有的三两户合伙买了台,相互用。这样打出稻谷后,杆子还是齐整的,方便用作其它用途。

母亲也是每天在厨房的隔壁的小房间里编织着。竖起两根可以依靠在墙上的粗壮的竹竿,中间摆着一块宽的木条板。中间一段一段的刻个凹槽,方便尼龙绳定位。宽木头板和两边的竹竿用粗壮的绳子固定好,不能有摇晃的迹象。一根根尼龙绳缠绕在粗壮且又短的木头上。木头的中间依然刻出很深的凹槽。方便尼龙绳可以安静的缠绕在上面。凹槽刻的越深,可以有越多的尼龙绳缠绕进去。

刚开始的草帘编织的时候是很不顺手的。稻草干放上木条板上得用手扶着,将两边的尼龙绳相互对调甩着。直至草帘垂下一段后,再放稻草干,就可以很随意的来回甩着尼龙绳了。一般一张草帘上大概有五组到六组的尼龙绳固定着。

如果想草帘厚实点,可以多放两根稻草编织,想草帘稀薄点,放两根就够了。再相互甩尼龙绳的时候,拉紧些,草帘就会边厚实多。尼龙绳相互拉松散些,草帘就会又薄又稀。每张草帘,都是有固定的长度尺寸的。

每逢放假期间,母亲就让兮在家帮忙编织草帘。很多时候,兮是抗拒的。母亲也是气急败坏的大声吼叫,甚至拿起棍子作势要抽打。几次看没有效果后,母亲就改变了策略,不打也不骂。规定一天编织多少张。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出去玩耍。否则就是不行。或者编织成功多少张,给些小费。

于是兮再不愿意,也只能妥协。基本上一开始都是很积极的编织着,到后面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一张草帘要花很长的时间才编织成功。后来兮自己就想出了,将草帘编织的稀薄些,这样帘子就可以很快到达了尺寸。这样的偷工减料,最后在卖草帘的时候被收购的人员退掉了。兮也被母亲骂了很长时间。直至兮不敢再这样做为止。

房间里编织草帘,是有很多的稻草灰。这也是兮不肯编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呼吸着,鼻子总是痒痒的,很难受。时间久了之后,鼻孔就都是灰了。拧出来的鼻涕都是带灰的。

弟弟有的时候也会被母亲叫着编草帘。更多时候,弟弟都是跑很远,不听母亲的。最后母亲只好放弃任由他去了。姐姐们因为都大了,也不是每天待在家里。偶尔的时候也会母亲抓住工作。

收购草帘是有规定的日子的。一艘大船靠在大河的靠近大堆的岸边。就是兮经常渡来渡去的那条大河。所有有草帘的人家,想办法,将草帘运到停靠大船的地方。采购的回抽检,合格的就会收送到船舱里,不合格的就不要。大概就两到三毛一张。基本是女同志在家编织。

寒冷的冬天,早晨总是不想起床。母亲有的时候会大声叫醒姐弟们。有的时候随着孩子埋被窝里。

腊月时间越靠三九四九时间段里,河水都结成了厚厚的冰冻。小孩子们总是想着办法去砸一砸冰块。很多时候是砸不动的。即使那块完整的钻头砸上去,也只是有些裂缝而已。连冻了几天后,冰块就更厚实了。胆大的孩子和大人,就会从河面上滑过。兮的姐弟们是不敢在结冰的湖面上走动的。父母亲也不准这样的事情发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