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2 / 2)

兮的心一直扑通扑通的挑着。既尴尬又对自己失望。从此以后,兮都认认真真的听着每一堂课。哪怕对不喜欢的课,听的快要入睡,也仍然坚持着决不离开。

中考很快就来了,中考要去镇上的初中学校考试。村里的同学都相互组建小队伍结伴而去。早晨起床,三三两两的同学骑着自行车出发去镇上。离家太远,中午是无法回家吃饭的,兮结伴的六个好同学就商量,找了亲戚的亲戚,借着人家的厨房,每天中午吃白水面条。六个女生每次两筒挂面了事。那个时候吃的是县城里生产的仙姑牌挂面。还是很美味的。一般一筒不到一斤。虽然吃的很单调,可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很开心。吃过饭,没有地方休息,就到街上的店面里逛逛。每次逛到时间快要到了,一起回学校考试。下午考完再一起回家。最后一天,几位同学一起到照相馆里拍了份照片。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那个年代的贫穷的小村庄里,初中毕业即整个学生生涯结束。只有班级里的尖子生和父母见多识广,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才会让孩子继续读书的。大部分人家都是孩子毕业,想办法让他们出门打工去。一整个村子里,继续上学的,也就寥寥无几。兮是爱学习的,只是天赋的原因,理科总是学的有心无力。也没有别人帮助她。更没有找老师补习。父亲是心疼钱的。毕竟兮是个女孩,养女孩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思维,根深蒂固在大人的脑子里。

毕业季的暑假总是漫长的。有小伙伴已经开始帮忙家里挣钱了。有的拖亲戚关系出了远门了。因为年龄小,更多的是留在家里帮忙干家务活,农活。

兮还是想去学校继续读书的。她喜欢语文课的人物故事,也好奇历史书里面的神奇而又诡异的故事课。可母亲已经表明不许继续读了。

“小姑娘家家的,读那么多书干什么,长大反正是要嫁人的。”母亲大声的说着。

“我就是要上学,我就是要上学”

兮大声的哭着抗议着。却又无法反驳母亲说出的话。只有大声的哭着,才能发泄心中的怨气。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些时日。父亲看见了,甚是不忍。于是在某一天开口同意了女儿的要求。

那一刻,世界变亮了。大笑着的兮跑跳着。手舞足蹈的。父亲见后也是大声的笑着。母亲很不开心,埋怨着父亲。

“浪费这个钱干嘛,书读了以后也是嫁人了。”

“孩子喜欢,就读吧。她能有书读,也是很好的。”

母亲最后也是不在说什么。家里的经济都是父亲管理着的。母亲是不晓得如何处理这些财物的。

后来兮长大后,才从亲人那里知晓,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爷爷亲定的。本来村里有女孩想嫁给父亲,被爷爷拒绝了,爷爷嫌弃对方皮肤不够白。母亲是自家亲戚的亲戚家的孩子,爷爷觉得都是亲戚,完全可靠,就同意了。听姑姑说,母亲嫁娶的当日,穿着也甚是奇怪,和普通的新娘有区别。新娘穿红色的,母亲是红色的外面配黑色的。母亲小的时候,外婆就带着母亲到处看病。正规不正规的医生都看过。具体是什么,也没有人知晓,去探究。即使有人猜出是什么,也是不敢说出口的。兮后来有想问外婆,最后还是没有问的出口。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有裂缝的。这样的婚姻注定是悲剧的。不幸的婚姻总是成就出不幸的家庭,成人的不幸,终究影响着孩子的童年,造就了孩子们的一生,人们总是穷尽其力的在成人后去修补完善曾经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不幸的童年。性格上总是存在着bug。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