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皇甫嵩被打蒙了41(1 / 2)

朝中局势,大抵如此。

今天的皇帝,也显得尤为高兴。

毕竟不久之前,边关才传来急报。叛贼韩马,纠结胡羌、匈奴共同犯境。

叛军十万,堪称声势浩大。

然而就是这样看似不可一世的叛军,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居然被戍边的西凉军尽数剿灭。甚至身为作乱者首脑的韩马二人,也被擒获送达关中。

“太师真不愧是朕的倚仗,没想到短短不到一月的时间,边关叛乱尽被扫灭。更重要的是,朝廷这边,根本没有动上一兵一卒。看来只要有太师在,我大汉边疆可保。大业未来复兴,指日可待。”

不得不承认,刘协是真的高兴。

董卓辅臣坐得稳,对自己又很尊重。虽说自己还没有到亲政的年纪,但基本作为皇帝的权利,董卓是一样也没少了自己的。

刘协心中欢喜,立即当着朝中群臣的面,先是对董卓的功绩一通吹捧。

朝臣纷纷随声附和,歌颂董卓的辅政圣德。

毕竟此时的他们,也已经随着之前王允的身死,彻底看清了形势。在这些朝臣看来,如今的董卓权势煊赫。

彻底执掌关中之余,又有皇帝的支持。情势如此,根本不是自己能够撼动得了的。

既然打不过,那不如加入。

毕竟是在古代,皇帝和臣子的关系其实很微妙。类似演义小说中提到的,其实真正尽忠杰义的臣子,并不多见。

他们彼此存续的关系,更多也都是合作罢了。

这种合作,就和现代的打工者与老板之间的关系差不多。尽管在历史的时间线上,跨越了前后的两千年之久,但人心岂非一致。

如今但凡能在朝中做官的,基本都是当世翘楚。

论及权衡利弊的本事,说起来谁也不比谁差上多少。而人心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代,基本大多数都是自私的。

效忠朝廷的口号要打,但谁还不是优先考虑属于自己这边的切身利益呢。

群臣看得明白,身为皇帝的刘协,显然也很清楚这个道理。

如今自己坐稳当朝,董卓堪称稳固关中政局的第一功臣。

加上这一次又立大功,刘协便借助此时群臣的附和与对董卓的歌功颂德,打算重重的嘉奖身为太师的董卓。

不想话才出口,皇甫嵩决然出班就站了出来。

“起奏陛下,此次平定边疆胡羌匈奴叛乱,太师的确堪居首功。”

“陛下嘉奖太师,无可厚非。”

“然而微臣昨夜听闻消息,韩马二人押解郿城之日,竟在囚营率众脱逃。此番微臣大胆上谏,并非想要追究太师监管不利的责任。”

“毕竟太师平日忙于公务,此等小事难免疏漏。”

“只是韩马二人,素来狡猾至极。为祸关外之时,更以骁勇著称。”

“今臣斗胆直谏,不为其他,实为我大汉江山着想。唯恐此二贼今番逃走遁去,因为心生怨毒,借势霍乱关中。”

“还请陛下明鉴,断然不可放纵二贼。”

“速速设法剿灭此次二贼心腹之患,保我大汉江山基业。”

一番言论,字字如针。

扎在刘协心头,也让朝中原本对于董卓歌功颂德的百官群臣,此时各个神色惶恐。

毕竟韩马何人,他们可是再清楚不过。

原本此二贼只是为祸关外,虽然不能说不是祸患,但至少是在关外。反观如今,竟在关中逃走遁去,试想朝中群臣哪个心中不畏?

看着朝中群臣一副人人自危的模样,皇甫嵩表面一脸忧心忡忡、担忧模样,实则内心早已欢喜的一匹。

“董仲颖,此番你看管不利,致使二贼关中脱逃。”

“如今百官人人惊怵,皇帝自危。似如此,我看你如何自处。”

想到这里,皇甫嵩暗中窃笑。

再看刘协,稳坐龙椅。原本一脸的开朗喜色,此时也明显有些凝滞。

尽管他年纪只有十一岁,但因为本来聪颖,如今也已表现出超越同龄人太多的成熟。

虽然身为皇帝,此时的刘协对于朝臣之间的权谋制衡还显得有些乏术稚嫩。但皇甫嵩和董卓之间的不和,他还是心中很清楚的。

此时皇甫嵩看似大义凛然,实则就是要当着朝中群臣的面,打脸董卓。

“你在关外大破贼寇,又能如何。如今反而因为你的疏忽,把原本应该是我大汉边关外的祸水,彻底引到了京师腹地的内部来了。诸如此论,你是帮着我大汉,还是给我大汉徒添烦恼。眼下不用我说,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吧?”

清楚皇甫嵩此时的用心,刘协甚至能够感觉到他内心之中的洋洋得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