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浮生(终章)

  拓国夷庚十四年,启国康安十二年,夏六月。

  启国最南部,璋山。

  这座山本无名,由于深处蛮荒之地,少有人烟,山中有无数野兽和无数千年古树。

  这座山是沈弄璋从当时的启部手里买下的第一座山,贩卖木材便是从这座山开始。

  因为是沈弄璋一眼相中的山,穆砺琛铁口一张,命名为璋山——沈弄璋的山。

  在沈弄璋精心安排的砍伐之下,半山腰一片山地的古树已经贩卖,现在栽种的是一片桃林、一片梅林和一片竹林。

  三片林海的中央,坐落一座宅院——这是沈弄璋和穆砺琛想了十几年,亲自参与建造的一处宅院,称为忘园。

  早在翰章商队和瀚船帮发展稳定时,沈弄璋和穆砺琛便想寻一处安静的所在,过一过悠闲的日子。

  这想法自然是穆砺琛最心心念念的,他本就无意各种争斗,却又不可避免被卷入各种争斗之中。

  结果澜山叛乱,紧接着朔北九部又叛乱,再之后为了辅助傅柔立国,沈弄璋奔波在九州与朔北间谈判,更要筹粮赈灾,这愿望便一年一年地拖了下来。

  直到沈弄璋和穆砺琛从石盆山回来,在同年秋天办完了穆建镐和施文珞的大婚后,与方烈一家搬进了山中。

  在忘园东边的三里地处,有一片巨大的瀑布,聚集的水流顺着溪谷淌到山下,汇入一条小河,最终流入启河。

  山外酷暑,山中却清凉。

  瀑布之下是一大片水潭,两个穿着淡青、淡黄布衣的妇人正坐在水潭边浣衣,三个幼童围绕着她们跑来跑去,嬉笑打闹。

  忽然,水中钻出一个赤/裸上身的精壮男人,对着潭边的三个幼童大吼一声“接招”,双手撩着潭水便泼到孩童身上。

  三个孩童格格大笑,其中最大的一个女孩煞有介事地命令道:“穆言靖、方敏之,去潭边反攻,注意不要下水!敌人水性极佳,不可轻敌!”

  另外两个幼童齐齐应了一个“是”字,一起跑到潭边,也开始学着潭中的男人撩水反攻。

  发令的女孩躲到浣衣的一个妇人身边,迅速脱下外衣,只着一身中衣,悄无声息地沉入水中,向着男人潜游过去。

  片刻,只听男人惊叫:“哎呀,小鬼,竟然偷袭!”

  随即将女孩从水里捞出来,揉了揉女孩湿漉漉的小脑袋。

  “爷爷偏心!偏心!”

  潭边的两个孩子立时便叫嚷起来。

  男人抱着女孩涉水到潭边,挤到另外两个孩子身边人,任他们在自己身上爬来爬去,哈哈笑道:“不偏心,不偏心,人人有份。”

  旁边浣衣的一个妇人伸手鞠了一捧水,转身泼到男人脸上,嗔道:“没个正经模样,孩子都被你带坏了!”

  “你看看铮儿、镐儿、敏儿和丛光、丛茵,哪个被我带坏了?”男人仿佛受了冤屈,不甘心地反问。

  “都是你带的?”妇人柳眉一挑,忽然浅笑莹莹地询问。

  男人瞥了眼在一旁轻轻偷笑的另一个妇人,打了个哈哈,说道:“都是他们的娘养的好。”

  两个妇人这才满意地笑了。

  这几乎是这个夏天每个下午都会发生的事。

  沈弄璋和董心卿在潭边浣衣,穆砺琛下水游泳,再与潭边的孙儿们一起玩耍。

  三个孩子之中,发布命令的是穆建镐与施文珞的长女,穆言舒,四岁。穆言靖是二人的长子,今年不到三岁。方敏之则是方丛光与穆建敏的长子,三岁。另有两个双胞妹妹由于只有半岁大,与穆建敏一起留在忘园中。

  接过沈弄璋递过来的干衣,穆砺琛正要穿上,忽然看到潭水对面站着一大一小两个人,一直望向他们这边,却没有靠近。

  嘴角一挑,穆砺琛站起身来,一边穿衣,一边扬声道:“喂,一把年纪了,怎么偷偷摸摸的?”

  沈弄璋和董心卿循声望去,这才发现了对面站立之人。

  故人。

  傅柔,和一个女孩。

  二人放下衣杵,也缓缓起身。

  穆砺琛指着旁边的一座小木桥,说道:“过来。”

  董心卿与沈弄璋打个招呼,带着三个孩子先返回忘园。

  傅柔慢悠悠地从对面走过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说道:“这里当真是好地方。”

  女孩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两个陌生人,眼中却不见惊慌,只有惊喜。

  “叫爷爷,奶奶。”傅柔拉着女孩,说道。

  女孩一点不见外,一脸亲昵又惊讶地叹道:“爷爷奶奶,您们比画上的还美丽俊逸。”

  这倒不是女孩措辞浮夸,沈弄璋与穆砺琛每日心情舒畅、居住在此仿佛天生地养,岁月痕迹倒是鲜少留在身上,看上去不过三十多岁,仍旧风华清靡,不输当年。

  虽然从傅建铮和齐眉的信件里得知孙女聪慧懂事,却想不到初次见面,表现竟是如此大方得体,惹得沈弄璋一阵激动,几乎泪湿眼睫。

  这女孩正是傅建铮与齐眉的长女,傅思默,已经七岁。

  上一次见到傅思默,她还不会说话,现在,却是能言善道,落落大方。

  “我能抱抱您们么?”傅思默眼中流露出渴望。

  沈弄璋怎会拒绝这迟来的亲情,连忙蹲下身,将傅思默紧紧搂在怀里,半晌不愿松手。

  轮到穆砺琛,这位俊俏到老、征战沙场丝毫不显惧色的男人却突然拘谨起来。女孩七岁,年纪不大不小,却总有着避嫌的想法,不敢过于亲近。

  心中正纠结着,傅思默却扑上来,紧紧搂住了穆砺琛,在他耳边悄声道:“爹说,您是这世上最疼他的父亲,是大英雄——”忽地一顿,又轻笑道:“就是懒散了些。”

  穆砺琛忍俊不禁,也笑出了声。

  因为有傅建铮与齐眉的言传身教,虽然祖孙三人南北相隔几千里,傅思默却始终记得在遥远的启国,有她的另一对爷爷奶奶,是傅建铮此生最重要的亲人之一,与祖母傅柔不相上下。

  松开穆砺琛,傅思默拉过傅柔,说道:“爹和娘经常念叨要来看望爷爷奶奶,只是政务太忙,始终抽不出身。祖母也很想念爷爷奶奶,所以便由我们祖孙俩来探望您们。”

  想来,傅柔是来缓解关系,却又担心尴尬,这才带了这漂亮的解语花来。

  果然,有傅思默在,三人放下心中芥蒂,一路攀谈,缓步走回忘园。

  晚上,乖巧懂事的傅思默已经与穆言舒等弟弟妹妹玩成一片。

  方烈采药回来,正在教他们怎样区分药草。

  终于,三个大人有时间单独相处。

  “只带着我孙女来,是打算禅位给我家铮儿了么?”穆砺琛又恢复了一贯对待傅柔的态度,问道。

  “人越老,皮越厚!”傅柔反唇相讥。

  “没记错,您只比我小一岁吧?”穆砺琛反问。

  沈弄璋拉住穆砺琛,温声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这五年,虽然沈弄璋和穆砺琛隐居在这山中,但对于外界的消息,却始终没有断过。就他们所知,拓国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若一定要说有,倒也算有两件。

  第一件是葛静敷以自己女儿顽劣为由,拒绝了肖长山这位媒人对联姻施宇小儿子的提议。

  葛静敷活得通透,知道傅柔忌惮个人势力过于庞大。虽然傅柔从未曾怀疑过他,但他若与启国王族结亲,难保傅柔不会心生猜忌。再者,将小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启国,他舍不得。

  第二件便是铁马钎没有死。不知他怎么从封锁严密的石盆山逃回了朔北,甚至避开了驭风部和越戎部的追捕,消失于茫茫朔北草原之中,再无消息。

  “正因无事,才能出来走走。默儿大了,已经有体力长途行进,自然该来看看你们。”傅柔道。

  “这是你的想法,还是铮儿的想法?”穆砺琛忽然正色问道。

  “看来,多心的不止我一人,你穆大将军也是个多心之人。”傅柔嗤笑道。

  时过境迁,拓国越来越稳定繁荣,傅柔信心越足,人便越放得开,更敢于拿自己当年的行为来调侃。

  “多心不怕,放在肚子里就好,就怕多心的同时管不住手脚,伤害旁人。”穆砺琛的言词又犀利起来。

  对于傅柔伤害穆建镐,甚至间接害得沈弄璋负伤,穆砺琛牢牢记得。

  “犯错难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今日既来,便知道你嘴巴不饶人,任君奚落。”傅柔坦荡荡地说道。

  穆砺琛看着月光下神色平静的傅柔,风霜到底沉在脸上,但气质却越发沉敛,当年的凌厉之感已褪去大半。沉默半晌,才唏嘘道:“不惑的时候你惑的厉害,好在该知天命的时候,你终于知天命了。”

  傅柔微笑着看向沈弄璋,淡淡回应:“多谢夸奖。”

  沈弄璋看着越来越豁达的傅柔,眼角带笑,乐得看他们斗嘴。

  抬头遥望月色,傅柔诚恳地说道:“镐儿现在在哪里,想看看他。”

  “姐姐来得不巧,镐儿在船帮,赶不回来。”沈弄璋道。

  穆砺琛与沈弄璋住进忘园,瀚船帮便由穆建镐接手。敦城到丰水河的水道已经开通,商船货船往来如织,启河运输也就越加繁忙。如今的船帮规模又扩大了一些,穆建镐在重新规划船帮各个区域,做到运输更便捷,交接更顺畅,是以有些忙碌。

  “也罢,等他路过丰水河时,给我一个信,我再去看看。”

  “丰水河不行,桐河倒是可以。”穆砺琛道。

  因为傅柔当年的决绝,穆建镐在后来虽然表示理解,却不愿再接近曙州引得傅柔多心,所以常年只在桐河和启河转悠。

  半晌,一时无言的傅柔才学着穆砺琛的语气,冒出一句:“小兔崽子,竟然这么记仇。”

  转而又幽幽叹道:“是我伤了他。”

  “你是不是患了什么重病,过来了结今生憾事,要给自己立功德碑?”穆砺琛皱眉,“等我去叫大烈来给你看看。”

  正佯作起身,一块糕饼已经砸到了面前。

  穆砺琛眼疾手快接住,又重新坐下。

  一时间,无人说话。

  安静地坐在僻静的小院之中,傅柔闻着茶香,享受月光的沐浴,只觉得天高地远,人仿如在云中,优哉游哉。

  “忘园,忘了一切人间事么?”一时忘我,傅柔喃喃道。

  “我们忘得,你大概忘不得。”穆砺琛到底还是忍不住幽幽讽刺。

  “我们三人相识,已经三十一年,半辈子啊。”傅柔感慨。

  “你果然……大烈……”

  “滚滚滚,别影响我们姐妹说私房话。”傅柔不耐烦地挥手驱赶穆砺琛。

第209章 浮生(终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匹妇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匹妇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