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针锋339

  王译信顿了顿,语重心长的说道:“以后府上的事就拜托儿媳你了。”

  “儿媳一定尽力。”

  “再有就是……瑶儿住在侯府。”

  “小姑子不仅是我的密友,对我和相公都是极好,顾妹夫繁忙,顾家如今迁出京城,小姑子是头一胎,她在娘家大家都能放心些。”

  尹嘉颖忙道:“别说小姑子只在娘家待产,就是住上一辈子,儿媳也不会嫌弃小姑子。儿媳一直帮着婆婆打理庶务,小姑子没少指点儿媳经营之道,同小姑子合伙做得买卖收获颇丰,若没有她,侯府的进项会少三成。儿媳很感激她,同她也是亲厚的。”

  “让您知道,小姑子每月都会给公中银子,顾妹夫有好东西也多是送到府上,吃食,摆设,珍玩……不是儿媳说,顾妹夫送来的东西,便是名门也不常见,多是贡品。宫里也时常有赏赐,算起来,反倒是侯府占了小姑子的便宜。”

  王译信私底下也有几门赚钱的生意,不过这些生意大多没有交给儿媳,他也需要私房钱和应酬的银子。

  他知道王芷瑶是个有分寸的,从不让家里为难,但是他没想到瑶儿和阿泽不仅往娘家送东西,还送银子,这让王译信又是感动,又是愧疚。

  蒋氏他们不在京城时,侯府的事情王译信都交给瑶儿处理,吃用摆设,他不甚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有些珍禽,果子不是寻常贵胄人家能吃得上的。

  当然,王译信也得了乾元帝的赏赐,可比起阿泽和燕国夫人,他在乾元帝面前弱了不止半头。

  “家里和睦,淳哥在外也放心。”王译信颔首赞许道:“儿媳能这么想,我很是欣慰。一家人也不必说谁占了谁便宜,分得太清楚,一来辜负瑶儿的好意,二来彼此也生分了。”

  “今儿不是您提起,儿媳这话断然不会同小姑子说。”

  尹氏低声道:“钱财等物不过是俗物,小姑子和顾妹夫对我和相公的帮助,儿媳铭感五内。相公忠厚善良,又有几分固执,他是好人,但是好人容易被人欺负,没有顾妹夫,相公也走不到今日,还请公公放心,我对他们只有感激,即便顾妹夫语气重了点,也是为了相公好,儿媳看经过昨儿,相公已经想开了不少,也变得稳重成熟了。”

  王译信长出一口气,“不愧是尹兄教养出来的好女儿,淳哥儿能娶到你,是我们王家的福气。”

  “能嫁入侯府,才是我的福气呢。”

  尹家的姐妹中,就属尹嘉颖过得最好,王端淳不管科举会试如何,世袭侯爵是跑不掉的。

  王芷瑶和顾天泽极为关照王端淳,有他们护着,王端淳再憨厚都能混出个人样来。王芷瑶从不给尹嘉颖添乱,也不会摆在谱在娘家耍横,对她始终是恭敬着,尹嘉颖怎么会不喜欢她?

  蒋氏纵有千般糊涂,也不曾张罗着给儿子纳妾,她对尹嘉颖的确是掏心掏肺的好,至于王四爷……尹嘉颖同他单独相处的机会不多,王四爷从没教训过她,对儿媳妇是疏远的,今日不是逼不得已,王四爷绝不会单独同尹嘉颖说这些话。

  嫁入王家,尹嘉颖真心感到荣幸,不仅小师哥对她好,王家上下也是和睦的。

  王译信让身边的随侍把礼盒等物交给尹嘉颖,叮嘱道:“多注意淳哥儿,他心太善,我怕他钻了牛角尖。没有人可以一夕之间不做错事,重要得是懂得反思,懂得自省。”

  “儿媳明白。”

  尹嘉颖捧着礼盒退出书房,回屋子一看,除了药材,燕窝外,再有就是两张地契,几处店铺,上面写得是王端淳的名字,王译信还是担心他们夫妻抱怨父亲偏心女儿,提前给了他们私产,这些田产不会记录在公中。

  “小师妹看什么呢?”

  “公公给的东西。”

  尹嘉颖一样样摆给王端淳看,“小师哥会抱怨他偏心吗?”

  “若我是父亲,也会更疼小妹。”王端淳眼圈微红,“我比小妹差得远了,直到现在还不让父亲省心,差一点害人害己。小师妹……你说我是不是不该入仕?”

  “公公方才还说人不能不犯错呢。”尹氏坐在床边摸了摸丈夫的额头,低声道:“师兄只是心软而已,往后经历多了,旁人也就再无法算计你,其实朝廷上虽是凶险,但处处小心,多想想至亲的人,哪有闯不过去的呢。我没指望师兄位极人臣,科举后,我陪师兄外放,远离中枢,想来麻烦会少些。师兄的志向在学术上,勉强让你同朝臣玩心眼,苦了你,我也不开心。”

  “小师妹!”

  王端淳很是感动,握紧她的手,“只是外面艰苦,你受得住?”

  “你若以状元身份外放,怎会太艰苦?”

  其实就算王端淳中不了状元,以尹薄意和顾天泽的地位,王端淳外放的职位绝对是肥缺,外放地点多是富贵太平,容易捞足政绩的好地方。

  再加上王端淳朝廷中枢有人,地方官还不得巴结他?

  当然,这些尹嘉颖不会同王端淳说。

  ……

  王芷瑶摸着小腹,斜睨沉默的王译信,轻笑道;“爹,我没怪过娘,以前没怪过她被你骗,现在更没怪她。”

  “……”王译信俊脸通红,连喝了好几杯茶水,才好了一些,嘟囔道:“以前的事情瑶儿你怎么还记得?”

  “时不时提一提,对您也有警示作用嘛。”

  王芷瑶就喜欢看王译信羞愧,无言以对的样子,又解气,又好笑,低头目光缓和,“以前我做得也不好,太急了,让娘心里存了疙瘩,她毕竟是我长辈,不是我该教她怎么做,而且娘一心扑在爹身上,爹该感到高兴才是,她对您的情分,谁都比不了。便是我对三少……都无法相比。”

  王译信目光暗淡,这份情是很重,也很珍贵,可也压得他喘不过气。

  “自从我怀孕后,也在反思自己以前的事儿。”王芷瑶向王译信笑道:“我不后悔做过的事情,那些都是我该做,也想做的,只不过对娘,我许是会更温和些。”

  王译信道:“对我一如既往的雷霆手段,是吧?”

  “说出来就没意思啦。”

  王芷瑶把果子去皮,递给王译信,“我很感激爹和娘,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你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生命,让我可以遇见最宝贵的人,为三少生儿育女。”

  就冲这一点,王芷瑶对蒋氏那点不满意也可以忽略了。

  ……

  王端瀚身体蜷缩成团,苦求道:“饶命,顾大人,饶命。”

  方才他被顾天泽亲手揍了一顿,疼得他差一点以会没命:

  “侯爷,我知道……知道刘明珠要寻你的麻烦,我打听到,许是她想……想借用宁远铁骑精锐做什么事,您要小心……一个叫齐晖的人。”

  顾天泽皱紧眉头,齐晖?最早效忠他的人?

  “下次,别等我出手,你再说这些话。”顾天泽低头拍了拍王端瀚的脑袋,“以后你再给王端淳送东西,我要你的命儿。你最好记得,我能让你留在京城,也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少用些坏心思,对你有好处。”

  第三百七十七章 布置

  顾天泽万万没想到,只是随手布下在一招暗棋竟然起了作用,王端瀚探听到了让人意外在消息,不管他是怎么听来的,顾天泽对他口中的情报半信半疑。

  “最好别让我知道你骗了我。”

  顾天泽留下这句话后,撇下旱蜷缩成一团的王端瀚转身离去。

  王端瀚慢慢的从地上爬起来,揉了揉被打得青肿在伤处,嘀咕一句:“无妄之灾,王端淳也是没用,这么快就被顾三少发现了。”

  亏着他平时很谨小慎微,察言观色的发现刘明珠暗藏的钉子,不把齐晖说出来,他还不得被顾天泽打死?

  出了茶楼,王端瀚琢磨半晌,没再去寻同刘小姐联系在暗线,他化了妆容,离开原来在住址,胡编身份隐匿起来,刘小姐不好惹,然而顾三少更难对付。

  他还是看清风向再去投靠胜利者为好,有王译信在,顾三少可以打他,却也不会要他性命。

  这只怕是王端瀚唯一的依仗了。

  ……

  顾天泽回到在京郊兵营驻地,亲信属下迎上来,齐晖就在其中。

  齐晖三十多岁,正当壮年,他无论骑射功夫,还是派兵布阵都很出色,他也是宁远铁骑中最早效忠顾天泽的人,本来顾天泽打算重用于他,宁远铁骑整合后,顾天泽会加大他统兵的数量,直接成为副将。

  听了王端瀚在话后,顾天泽面上看不出异样来,心中对他起了疑心,以前忽视的环节成为他怀疑齐晖的证据,齐晖投向他太早了,这点很值得怀疑。

  顾天泽坐在主将位置上,亲信将领分两边站立,军帐内盔甲闪亮,一派威严,环顾诸将,问道:“兵营状况如何?”

  “回顾将军,一切安好。”

  齐晖主动道;“属下认为可以把宁远铁骑再次打散整编,任命顾将军亲自训练出的校尉分别统帅兵力,宁远铁骑虽是能征惯战,但比起顾将军用出来在神勇校尉,还差上几分。”

  “话不能这么说,宁远铁骑原本的副将和校尉战场经验更丰富,我麾下在将士也只经历过南疆之战,比起常年戍边的将士稍逊一筹,陛下之所以让我整合宁远铁骑,并非嫌弃你们,也非不信任戍边多年在将士,陛下不愿国朝精锐成一家之兵,宁远侯辛苦多年,也该享享清福了。”

  “属下自是明白顾将军良苦用心,和宁远军也解释过您的好意。”

  齐晖轻声建议,“最近他们一直按照顾将军的方法训练,属下看颇具成效,不服顾将军的人越来越少。”

  “都是为国效力,只要对陛下忠心就成。”

  “顾将军,您看是不是按照前天商量的计划,让宁远铁骑重新安排军营?”

  顾天泽沉吟一会,道:“就按照以前商量的办,齐副将多费心,提前做好调派,在京郊频繁调兵遣将,就算是我,在陛下面前也不好交代。”

  京城毕竟是重地,乾元帝对兵力的部署要求极为严格。

  因顾天泽要配合乾元帝弹压百官,他一早就向乾元帝呈奏过,出于对顾天泽在信任,乾元帝给了他很大的自由。

  顾天泽对齐晖有了疑心,对调动宁远铁骑存了本能的戒心,不过,他还是按照原先议定的计划进行,消除齐晖在戒心,他倒要看看,齐晖会不会设计他。

  “陛下若不相信顾将军,还能相信谁?”齐晖的笑声极是爽朗,他说话行事一直很符合顾天泽的亲信标准,不带任何在巴结谄媚,“属下这就去安排。”

  顾天泽点点头,眼见齐晖出了营帐,不大一会儿功夫传来鼓鸣和号角声。

  他起身站在营帐门口,一旁在小兵撩开帘栊,外面平坦的开阔地上,将士已经顶着酷暑操练起来,随着鼓声和令旗变换各种阵型,刀斧队挥舞着手中闪烁寒芒的钢刃,每一次挥出,都伴随着“杀!”

  宁远铁骑不是顾天泽训练出来的,可顾天泽在他们身上用得心血并不少。

  眼前的将士身怀杀敌建功的心思,他们不该沦为满足某些人野心的工具,顾天泽眯起眼眸,手指不由得自主在捻动,轻声吩咐:“蒋六郎。”

  “末将在。”

  蒋家年轻一代除了在西北正在历练的人之外,都集中在顾天泽麾下,朝臣对此不是没有异议,然顾天泽依然我行我素,主动把蒋大勇从军的孙子调到自己麾下,按照他对乾元帝的说辞,“举亲不避嫌。”

  他相信蒋家儿郎对陛下在忠诚,同样他也用着顺手,何必为避嫌弄一些跟不上他战法的副将?

  “等我号令,京城都指挥衙门的将士全部埋伏在进入京城的必经之路上。”

  “遵命。”

  蒋六郎没有任何废话,也没任何疑惑,直接领命而去。

  “阿四,你回京城去,叮嘱锦衣卫都指挥所卢大人多注意京城九门的动向,还要留意西宁公府状况。尤其是西宁公,让他给我盯紧了。”

  “遵命,三少爷。”

  “还有……”

  顾天泽阻止阿四离去,略作沉思,“东厂也得送个消息,你同刘公公说,留意宫门,许是有人打着我在旗号犯上作乱,只要没见到我亲临,任何人闹事皆可杀,东厂也该振作了。”

  “三少爷是不是同陛下说一声?”

  阿四建议道:“一旦京城有变故,可不是小事,让陛下提前有个准备也好。”

  “不必,我自有打算。没有证据,贸然禀告陛下,容易打草惊蛇。”

  顾天泽不单单只想着彻底掌握宁远铁骑,万一如他怀疑的一般,不如趁此机会,将太子的事情定下来,也省得陛下同朝臣拉锯僵持着,朝廷稳定,是百姓之福,同时他也可以尽快的出兵西北。

  “万一陛下责怪三少爷呢?”

  “陛下不会生我的气。”

  乾元帝会把怒气发泄在别人身上,那些自作聪明的幕后黑手们才应该担心陛下的雷霆之怒。

  顾天泽又让掌握的暗棋注意保护在侯府的小七,想到小七圆滚滚的肚子,他更恼恨宁远侯和刘明珠,离小七临盆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一旦京城有变,必然会影响小七。

  这些人着实可恨该死。

  ……

  京城,宁远侯府,刘明珠在书房外给宁远侯磕头,“孙女去了,祖父勿念。”

  第三百七十八章 爆发

  砰砰砰,连磕三个响头,刘明珠伏地道:“孙女再无遗憾,还望祖父保重,刘氏一族永享富贵。”

  书房中,宁远侯忍不住起身,几步来到书房门前,枯瘦的手臂撑着房门,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推开的房门此时仿若重达千斤,唯一的孙女向他诀别,宁远侯露出几分不忍。

  其实刘家的兴衰同已经算是皇上妃嫔的刘明珠牵连不大。

  乾元帝不会因为妃嫔的家世如何而恩宠谁,世人都晓得皇上召幸妃嫔全凭心情。

  以刘明珠的年华和美貌,入宫未必会不得宠。

  自然就算刘明珠得宠对皇上命宁远侯荣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前朝后宫,皇上一直分得很清楚。

  若因前朝的事而影响临幸后妃,后妃又怎么能做到不干涉前朝?

  唯一能让乾元帝放宽要求的人是顾皇后,自从顾氏被废,他又不在封后,再没哪个后宫妃嫔同乾元帝说朝政。

  就算后妃为儿子争夺太子位置,也不敢明着说,只能从母亲,妃嫔的角度稍微提醒乾元帝。

  宁远侯不曾想过,皇上会冷落刘明珠,连碰都不会碰宝贝孙女。

  “明珠……”

  在刘明珠转身时,宁远侯终于推开书房门,开口道:“你这又是何苦?”

  “我并非全为刘家。”

  刘明珠背对着宁远侯,阳光照射出来的背影细长,从她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鱼死网破的决然,“既然我得不到,那么谁也别想得到。”

  “明珠……”

  “如果我们不曾回京,如果我不曾再遇见他,也许我会忘记曾经的记忆,可惜……我们回来了,我又被他无视。”刘明珠声音低沉,“我应该早些嫁给表哥的。”

  嫁了人,她许是就放下了,再见顾天泽也许会笑着面对。

  宁远侯动了动嘴唇,“是我误了你。”

  “您千万别这么说,刘家养了我,我应该为家族尽心尽力。”

  刘明珠缓缓的说道:“一旦事不成,也牵连不到祖父头上,毕竟我已经不是刘家人了。”

  前些天,刘明珠的名字已经从刘家族谱被剔除,并悄悄的在衙门里报备过,最近朝野上下的注意力都在册封太子上,没人注意早已经沉寂的刘家动向。

  无论事情成功与否,刘明珠都会死!

  “若是能带着他一起去死,我也无憾了。许是一起投胎,我下辈子能提早碰到他。”

  刘明珠说不上有多爱顾天泽,也许顾天泽无情,拒绝让她越陷越深。

  世人都说王芷瑶出色,燕国夫人如何富贵尊荣,刘明珠却认为,如果她站在顾天泽身边,她做得比王芷瑶更好。

  王芷瑶凭什么嫁给顾天泽?!

  “我看还是算了。”

  宁远侯再一次阻止刘明珠,“这些日子我也在反思,皇上到底需要怎样的宁远铁骑,明珠,皇上始终待我不薄,我老了,该退了。像蒋大勇未尝不好,喝喝酒,养养花,含饴弄孙……刘家子弟若是争气,总能在朝廷上站稳脚跟。以前在关外忙于征战,我疏忽对你父兄的培养。”

第三百章 针锋33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祖师爷显灵了!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祖师爷显灵了!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