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主诉:右足疼痛2+天

  赵彬在隔离点吃过午饭,最后确认了东西,就百无聊赖地静等工作人员通知离开。下午两点过,终于来人敲门,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通知他跟上离开。他推着手提箱出来,工作人员把他的东西用黄色口袋套了一下,带着他从专用电梯离开。在一楼大厅里,他再一次登记自己的个人信息,并收到一张社区发的解除隔离通知单。

  “你先坐一下,我们待会儿救护车来了,送你们出去。”工作人员说。

  赵彬问:“把我们送到哪个位置?”

  工作人员回答:“送到我们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那边附近就有公交站,离地铁站也比较近。交通还是方便。”

  赵彬点点头,表示了解。

  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给他拿来一个印着“众志成城,共同抗役”口号的纸袋:“赵先生,这个是我们社区为隔离结束的人准备的一点小礼物,这段时间给你带来麻烦了,感谢你们的配合。”

  赵彬着实有些惊讶,收下纸袋,连声称谢。他打开口袋看了一眼,东西也确实普通,一个苹果,一盒酸奶,一些小零食而已,但足以让人感到细心和温暖了。

  过了一会儿,救护车来了,工作人员提醒他可以上车等待。他走到宾馆外,冬日温煦的阳光照在身上,他骤然觉得刺眼。他忍不住眯起眼睛。他回看这个之前都没看清楚过的连锁酒店,然后缓缓转移视线,向对面的新湖公园望去。他来的时候,天空阴沉,整个城市如同要被尘封的破烂废墟;今天天气晴朗,新湖公园常青的绿树,似乎已经破开冰封,迫不及待要展开勃勃生机,迎接将要到来的春天。

  赵彬活动了一下手脚,坐到救护车上。救护车在酒店门口停了一会儿,等到今天解除隔离的三个人都坐上车,才开动出发。

  车上除了赵彬,还有个年轻女孩,一个比赵彬稍年长的中年男人。

  车开动起来,中年人问道:“哎,你们是什么原因被隔离了?”

  赵彬思索着要不要回答,年轻女孩要活泼一些,接了话:“我吗?我是之前从武汉回来的,后来就收到社区通知,统一隔离了。”

  中年人叹口气:“哎,看来从武汉回来,都要隔离。”顿了顿,说道:“我是从武汉都回来有段时间了,那天社区打电话找来。我还奇怪他们怎么找到我的,他们说是通过移动公司,发现我的数据流量,在武汉用过,就通知我来隔离。”

  赵彬和年轻女孩感叹了一声。

  中年人又接着问:“你们隔离了多少天?”

  女孩说:“我,10天。”

  赵彬说:“14天。”

  中年人说:“我也是10天,那我们还是同一天从武汉回来的?我隔壁房间,比我晚来一天,还比我早一天离开,就隔离了8天。他们好像是从你接触的时间开始算的。”他又转向赵彬,感慨地笑道:“我那时候还很气,想我10天已经要命了,没想到还有更久的。哎呀,我的天,这10天真是……真是太难过了。”

  女孩子也笑了起来:“是啊,再憋两天,真是要疯了。”

  中年人长长叹气:“哎,我是每天都不知道干嘛好。还好现在手机方便,我每天到处给人打电话,聊天解闷。我看你准备得就很充分,带的东西够了,生活便利多了吧?”

  赵彬微笑点头。想到罗铭遥给他收拾准备得充分,心里阵阵得意:“我爱人给我准备的,一次就拿齐了。”

  年轻女孩“哇”了一声,中年人也赞叹:“那你爱人真够细心的。我们那层楼啊,有个人带小奶娃的,让工作人员跑了好多趟给她买东西,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我还听到她说买的盆子尺寸不对,让工作人员重新去买。”

  年轻女孩说:“哎,带孩子,可能是很多东西,很麻烦。”

  中年人说:“话是这么说,但这个特殊时期,你该将就还是将就点啊,不能什么都要工作人员给你做的十全十美不是?”

  “是是是……”另外两个听众都点头赞同。

  女孩和他继续聊着隔离期间的事情。赵彬没再参与讨论,只静静看着窗外风景变化。路上行人车辆依然很少,两旁高大的楼房上,玻璃墙体反射着蓝天和阳光,戴口罩的人走得慢慢悠悠,享受难得的好天气。路上交通顺畅,救护车很快到了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人下车来,在阳光下舒适地伸展身体,把随身物品上面套的黄色塑料袋扔到专门的垃圾桶里。

  女孩子向他们做了个“再见”的手势,飞快地向马路对面跑去,一辆车发动起来,看来是接她的。中年人也道了别,自己去找公交站台。赵彬在手机上打了个车,站在路边等待。

  社区医院旁边是个街心公园,花坛里种着南天竹,一株梅花半谢,枝头已经开始长出新叶。公园里有大爷遛狗,懒洋洋地背着手看向社区医院。对面的建筑工地没有动静,一对夫妻提着装满青菜的塑料口袋慢慢走过。

  很快他的网约车到了,赵彬上车,回到小区。小区门口保安看他推着箱子,除了测体温,还查了他证件,赵彬把解除隔离的通知单拿给他看了,才放行进去。

  开门以后,发现自己的拖鞋已经摆在门口,想来是罗铭遥提前给他准备好的。他换好鞋,推着箱子到客厅,把自己重重摔进沙发里。终于……回家了。

  在家休整半天,第二天赵彬又开始早起去青北院区上班。现在急诊科的防护服发下来了,上班时间必须全副武装,以防再发生和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触的情况。除了科室内防护加强了,医院从进门到分诊都是严格的一套三级分诊制度,体温从进门到看到医生都要测三次,还要填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登记电话、身份证号、住址。登记处悚然地挂着:“如因隐瞒流行病学史,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留观室没有病人,交班也没什么好交的。一交完班,谢晓东欢天喜地准备离开,心情极度喜悦。赵彬也知道他这两周辛苦了,安慰几句,让他赶紧回家休息。

  防护服穿上,工作时间里不能随便脱下,因此工作中喝水、上厕所都成了困难。为此急诊科也暂时调整了工作时间,老总在中午十一点到一点之间,接一下值班医生的班坐诊,给了值班医生两个小时的时间稍作休息。

  中午赵彬接了班,在诊室看病人。一上午才看了3个病人,中午等到十二点半才来一个。

  病人是个年轻男性,一瘸一拐地走进来。

  “怎么不好?”赵彬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问。

  “哎,现在看个病太麻烦了!”病人没回答赵彬,先抱怨起来,“我从门口过来,起码费了半小时!”

  赵彬不理会他的抱怨,直接地说:“说病。”

  年轻人把自己右脚抬起来一点,说:“脚痛,估计是痛风犯了。我都在家里忍了一天多了,今天实在忍不了了,才出来看。”

  赵彬让他把鞋袜都脱掉,让这个右足全部暴露出来。病人右足大拇趾的跖趾关节有明显红肿,这是痛风发作的典型部位。赵彬继续问他:“以前有过类似发作?”

  病人点头:“有的,去年也发了一次。医生就说是痛风。”

  “尿酸查过吗?高吗?”赵彬问。

  “哎,就是高。三年前入职体检就发现高,我想也没什么事嘛,结果去年就发了痛风。”病人叹着气说。

  “去年治疗,用了些什么药?”赵彬问。

  “就用了些止痛药。”病人说。

  “后面复查尿酸了吗?用降尿酸药了吗?”赵彬继续问。

  “没有了。”病人摇摇头,“那个不痛了,我就没再管了。说的是管好嘴,一般不会发。”

  “这次呢?”赵彬斜眼看他。

  年轻人挠挠头:“这个一直在家哪儿都不能去,太难熬了,我就买了两罐啤酒……”

  赵彬忍了忍,忍不住,吼了过去:“那么多事做,你要选最危险的!怎么想的啊?”

  病人被训得低了头:“哎呀,这次吸取教训了。”

  赵彬一边在电脑上打字,一边没好气地说:“这回都吸取不了教训,看你还要怎么作。”顿了顿,补充问道,“确定近期没有外伤,关节脚没有碰到、扭到、被东西砸到吧?”

  病人老实得跟鹌鹑一样:“没有没有,肯定没有。”

  赵彬点点头,交代:“还是先查尿酸,结果可能出来没那么快,我给你开点止痛药先用上。痛风急性期治疗,主要就是止痛。”

  病人接过检查单和处方:“要不要用点降尿酸的药?”

  赵彬解释道:“必须看到你的尿酸结果。如果是正常尿酸的痛风,不宜降尿酸,尿酸减少也会诱发疼痛加重。”

  病人这才起身去做检查。等病人走了,赵彬又把今年最新的美国痛风指南翻出来看了看,定下治疗计划。

  因为现在病人少,化验室那边结果出来的飞快,才过了一个小时,病人就拿着检查单子回来了。赵彬刚好还没离开诊室,看了看化验单,病人尿酸460μmol/L,高出正常值,便给他开了苯溴马隆降尿酸,加了小剂量的秋水仙碱。

  “我再交代你几句,”赵彬说,“现在推荐降尿酸的药是非布司他,我们医院现在暂时没有,给你开的苯溴马隆。苯溴马隆这个药,服药期间要注意大量饮水,每天至少1.5L水。降尿酸治疗时间要长一点,不要这不痛了就马上停,到医院复查血,达到标准,医生再指导你减药停药。这是为你好,知道吗?不然你这个痛风要反复发作,非常难受。”

  病人赶紧点头,表示记下了,然后问道:“其他饮食,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赵彬瞪他:“你上次痛时候,没交代你吗?高蛋白的东西,海鲜、啤酒都要戒了。”他想了想,补充道,“现在有新的一些研究,果糖、玉米淀粉也会诱发痛风。所以,含有果糖和玉米淀粉的东西要少吃,水果少吃,蛋糕、奶茶这些,对你都是危险食品。”

  病人发出一阵哀叹:“我是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赵彬说:“没意思就去支援武汉建设吧。”

  病人赶紧摆正态度:“没有没有,医生,活着还是有意思的。我记下你的话了,我努力改正生活习惯。”

  送走病人以后,赵彬脱了防护服,放在专门的区域,回到住院总值班室休息。防护服现在仍然是紧缺物资,还没有充裕到一次性使用,现在的要求是一天换一次。即使这样,医院都还有些心疼,毕竟一天接诊的病人也不多,急诊一天就要消耗两个。住院总用的少的,都干脆改成了两三天换一个。

  刚在值班室坐下,手机就响了。是科室打来的。

  科室秘书说:“赵师兄啊,谢晓东那个抽调去定点医院的事,今天接到了通知,就是明天他就过去支援了。所以,那个……你这个月只有继续先做着住院总。反正我们把时间记好嘛,你们总共加起来都是六个月就行了。”

  赵彬也不能有什么异议,这个特殊时期,排班都不固定,这种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出现。这是需要他们的时候,每个医生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负担,他不能苛责医院或者国家。

  他应了一声:“知道了。”和对方说了“再见”便挂了电话。

  工作他没有怨言,但是,对罗铭遥,只有再次说抱歉。这个月,又不能多一点时间在家陪他。

  他打开手机,给罗铭遥发消息:“遥遥,这个月又要继续做住院总了。”

  第15章 主诉:意识障碍3+天,呼吸心跳骤停1小时

  二月过得很快,C市的疫情已经出现拐点,现有确诊病人人数稳步下降,但武汉那边,每天确诊人数还在不停上升。国家发了第七版新冠肺炎指南,诊断标准分出了武汉地区和非武汉地区。医院反复学习、考核。

  C市疫情放缓以后,三月份C大附院逐步恢复了普通门诊,但是现场挂号仍然关闭,只能网上预约挂号,每天门诊严格限制人数,避免出现医院内较多人聚集的情况。院感科的人员每天在各个门诊、病房内巡视,随时考察门诊医生新冠防治相关知识,还可能随机抽查防护服穿脱。搞得全院都很紧张。

  赵彬三月初都还没能下老总。这个老总班连续上了一个月了,说不累都是骗人的。虽然病人量的确大大减少,但整整一个月都呆在医院,精神负担还是很大,完全没有缓冲的时间,让他现在整个人疲惫不堪。

  好在科室秘书上午给他打了电话,说谢晓东那边医院压力下来了,已经可以离开,他只需要手上最后一个病人出院,就能回来,预计也就是这两天。

  赵彬重重送了口气,并要求休假四天。科教秘书记下来,帮他问科室管理层意见。

  挂了科室秘书的电话,值班医生电话又打了进来,请他出去看一个危重病人。

  赵彬穿了防护服出来,到抢救室查看病人。

  值班医生迅速向他汇报病人情况:“老年女性,89岁,三天前开始出现意识障碍,家属说呼之不应。其他没有发现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水肿等问题。因为病人既往有‘痴呆’病史,也偶尔会不搭理家人,所以没有引起重视,今天已经第三天,病人都没有吃喝,他们才觉得不对了,送来医院。既往除了痴呆病史,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我刚刚查体,意识浅昏迷,瞳孔、角膜反射还有,但是痛刺激没有反应。”

  “生命体征?血氧?心电呢?”赵彬一边看病人一边问。

  “体温、心率都是正常的,刚才指氧饱和度92%,心电监护上看到心电基本正常。”

  “做了哪些检查了?”赵彬问。

  “常规、生化、凝血、心肌标志物、PCT都查了。”刚说完,她马上又补充:“还有血气分析。按照你平时重病人要求查的。”

  赵彬点点头,对她工作表示肯定,然后问家属:“当时发现她不答应了,是什么情况?头天晚上还是正常的?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受凉、咳嗽?有没有说心悸、胸闷、气紧?”

  家属回答:“头天晚上,她没说什么不好的,她一个人能经常自言自语,那天晚上也是说了很多话,我们都听不懂,也没人管。她说了一会儿,生了一顿气,就自己去睡了。到早上我们去叫她,她不答应,以前就有过她怄气,不答应我们,我们觉得她又是在莫名其妙发气,就不理她,反正一天三顿饭,问她吃不吃。今天了,我们媳妇儿说,妈三天不吃饭了,能不能行了,我们才送来医院。现在特殊时期,我们是都不敢来医院。”

  赵彬问:“在家里时候,有没有出现大小便失禁啊这些?”

  家属摇头:“没有。”

  这种情况意识障碍原因不明,很难对病人下诊断,分诊去哪个科室都困难。赵彬略微分析了一下病情,迅速下了指示:“现在抽血把内环境问题都看了,待会儿安排头部和胸部CT,排除脑血管病变、肺部感染。另外这个氧饱和度还是有点差,还要警惕有没有肺栓塞。心电图待会儿拉一个保存下来,方便之后对比。”

  值班医生收到指示,赶紧去隔壁处理医嘱。护士忙前忙后,通知护工来推病人做急诊CT。为了保险起见,赵彬让派了个护士,带着氧气枕陪着病人,他亲自去送病人做检查。

  做完CT回来,颅脑未见明显异常,肺上是有点急性炎症,但不足以解释病人意识状态。赵彬指示用上了抗生素,等其他检查结果回来,调整用药。

  一个多小时以后,查血结果也出来了,病人稍微有些低钾,白蛋白偏低,其余肝肾功有那么一些异常,但还不至于到引起意识障碍的程度。血常规、凝血、血气分析、心肌标志物完全正常。

  赵彬跟家属交代了情况,建议完善其他感染相关指标,最好做血培养除外败血症等。颅内进一步完善核磁共振明确病情。

  “但是很可能做了这些检查,她的诊断还是不明。那么她的情况就很危险了。因为找不到病因,医生治疗上也没有特效。她现在生命体征虽然平稳,但我可以说,她实际上非常危险,随时都可能出问题。我是高度怀疑她有脑干的梗塞,脑干梗塞猝死风险非常大。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病人可能突然死亡。”

  家属讨论了一下,表示理解:“她也活到年纪了,医生你们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都完全理解的。治得好就治,治不好也是她的命了。”

  病人诊断不明,赵彬又汇报给了值班二线。三个人一起查了房,定好诊疗方案。病人目前没有凝血功能障碍,既往没有消化道病史,可以先按照脑梗,用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请了神经内科会诊,给出的意见也大致相同。

  病人目前能做的就这些,其他的要等待更多检查结果和随着病情进展发现问题。

  夜里,赵彬躺在床上,给罗铭遥发消息。他们已经快两个月没见面了,但做老总时期,他不敢和他通话。一个是怕对话内容被科室里面人无意听到,另一个是怕通话中突然有科室电话打进来,没接到。

  “今天太阳很好,”罗铭遥发消息说,“我下午出去逛了一圈。”消息后面跟着几张照片。不知道他在哪里拍的花花草草,乱七八糟,一点美感都没有。

第14章 主诉:右足疼痛2+天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急诊科观察病历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急诊科观察病历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