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新帝

  腊月十八, 善郡王娶侧妃,左家嫁姑娘。据说十里红妆, 热闹非凡, 半城的世家都聚到善郡王府或是左家在京城的宅子。

  花朝他们远在郊外的庄子上, 自然是看不到那些热闹的。而真正的热闹其实也不在善郡王府。

  宫里很安静, 安静得令人窒息。

  太子殿下算得上也是十年磨一剑了,又如何能让自己失手。

  正阳宫的大殿里, 只有提着剑的太子粗重的呼吸声,以及今上的咆哮。

  “畜生,孽子, 当年就该让你死了,这些年看着恭敬, 结果竟然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还有你们这些逆贼, 当诛九族。”

  太子闻言,先是大笑,肩膀抖动得厉害, 然后是一阵剧烈地咳嗽, 旁边的人想上前,却被制止了。好不容易太子又让自己平缓下来, 面上是惨白里夹杂着不正常的潮红。

  若是花朝此时在场, 看到一脸将死之状的太子,不知会作何感想。

  “皇父,臣儿是早就该死了。每一次臣儿在夜里疼得睡不着的时候就想死的。每一次在镜子里看到这张行将就木的脸,臣儿就觉得不如死了。每一次想到年少时那些抱负, 想到皇父原来的教导,让臣儿做个明君的训诫,臣儿就更想死了。

  可臣儿不能,臣儿死了,皇父要将这江山天下交给谁?原先,皇父是想给瑞王吧,甚至不惜想要牺牲掉我儿。皇父当初对恪谨是如何喜爱的,皇父都忘了吗?也是,皇父对大哥,对臣儿,也不都是说舍弃就舍弃的。瑞王没了,自己把自己给折腾死了,您还要给他追封太子?呵呵,我这个太子算什么?

  罢了,人死灯灭。然后皇父如今又想把皇位给谁?皇父悄悄的寻金石丹药,想长生不老?害怕把位子传给臣儿是吗?”

  “你,胡说。你,放肆,窥探朕,大逆……”

  自从心爱的小儿子死后,今上就开始试图寻找长生不老之道。只是做得隐秘,外臣知道的不多。其实,古往今来,帝王中痴迷于炼丹求道,意图长生的不在少数。只不过,嘉帝对比深恶痛绝,曾多次对此言辞抨击,甚至有言,以后顾氏子弟若有醉心此道者,一律莫为顾姓。所以,今上想要这么做,自然不敢明目张胆。

  太子摇头,喘息中道:“皇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教臣儿为君之道的皇父了,又如何要求臣儿还是当年那个臣儿。当年,您纵着大哥与我争,不过是担心臣儿长成了威胁到您,是臣儿不懂收敛锋芒招来祸事,事后您又全然推到大哥身上,皇父不知吧,大哥临死时哭着说恨你。”

  “朕那是为了磨练你。除了这一件事,朕这些年做错了什么?”

  太子惨淡大笑,嗓子因常年吃药,已经毁了,有如鸦鸣,将剑抵住地,整个身体似乎只有这一个支点才能稳住。

  “看吧,皇父依然不觉得自己错了。没事,这些陈年旧事,可以不提。臣儿只当是自己不谨慎,年幼无知。可这些年皇父都做了什么?皇父自己不觉得错吗?

  这些年,看起来似乎太平无事,可那是老天爷赏脸,没有什么大灾大难。可皇父宠爱赵妃,这些年为她动用了多少库银,皇父没算过吧?若此时来个大灾,皇父觉得朝中拿的出银子救灾吗?

  还有,皇父不作为,大臣们就庸碌,还有太监勾结外臣,如今只是买卖些宫中采办,以后就能买官卖官。皇父以为这宫里头还太平吗?臣儿的药是真有人换的,就是您最爱的赵妃,她的瑞王死了,她觉得是臣儿的错。

  皇父以为赵妃无依无靠?不,她才是那些太监出卖宫中采办的背后支持者,您若是愿意,可以去搜她的宫殿,应该能搜到不少银子。

  这是宫内,宫外,皇父任用谄媚之臣,这些都是大错。皇父却觉得一切都还挺好?”

  今上想反驳,想跳起来怒斥,却被左右的兵将制住,气得面色潮红,或许,不只是因为气的。

  太子看着这一幕,嘴角轻蔑的扬了扬,问道:“皇父该吃药了对吗?皇父忘记了皇祖父的训诫,金石丹药要真有用,那些历史上的皇帝怎么也没一个长命百岁的。”

  “你,你……”今上颤抖地指着太子,却你了半天没你出来想说的话。

  而太子正提着剑一步一步走近,那通往大位的台阶不过数九,他却走得极为吃力。好不容易到了今上近前,还没将剑提起,就听到今上大呼。

  “朕是帝王,你不能杀我。”

  太子看着老父,心中哀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们是父子,可在称呼父前加了皇字,称呼儿前加了臣。

  “钟仁不可。”

  看太子举剑,旁边有人急呼。太子闻声望去。是花朝的父亲。

  太子维持着举剑的动作,与武定伯对视,良久,终究还是放下了。笑道:“这一声钟仁,我有多少年没听过了。再见石墨兄,石墨兄还是意气风发之姿,我却是人不人鬼不鬼之状。石墨兄为何来呢?”

  武定伯可以不进宫的,安安静静地等在家中,待事情结束就好。

  “为了钟仁。钟仁想做的事我有所感,从道义上我该劝你不可为。可说实话,钟仁知我从不是在意规矩的人。若换个天地能让一切更好,有何不可为?钟仁这些年不肯见我,我也知道原因。可如今我来,只是不想钟仁做出与禽兽同为的举止来。为大义可,为私利不可。”

  太子静静地看着武定伯,年少之友,人到中年,却原来还能坚持本心啊。

  “当年我笑你表字石墨,太过不雅,如今看来倒真是人如其名。兄说得不错,不可与禽兽同为,我不杀他,其实我也不想杀他。”

  武定伯心中落定,终于可以确定,自己这一次没有赌错。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太子,像年少时般,拍了拍他的肩,笑道:“钟仁也还是我认识的钟仁,也是人如其名的。你欲将所有骂名背身上,不过是怕自己撑不住后,这天下必乱。”

  太子眼眶微红,他撑了这么多年,多少人觉得他贪恋权位,苟延残喘,有谁知道,他怕这天下堕入乱世。

  今上养废了很多儿子,唯二养得不错的两个儿子,也因为他的私心纵容,一死一伤。太子在,这天下还算有个明明白白的正统在,太子亡,谁不觊觎那大位。

  太子笑,终于是舒心一笑。将剑递给武定伯,又道:“石墨兄,懂我。来人,将太上皇送去养心殿。”

  “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放开朕,朕是帝王……”

  善郡王府里的婚礼直闹到了半夜,善郡王看着醉得不省人事,可真入了洞房却立刻清醒了,身边早有候着的人,将宫中诸事告诉了他。

  待听到今上未死的时候,善郡王说不得什么感觉。他以为,以他父亲这些年受的苦,这一剑怎么都会刺下去的。

  而听到武定伯那句“为大义可,为私利不可”时,善郡王不自觉地想起了花朝。今日是他大婚,虽然娶的只是侧妃,那也是洞房花烛夜,可他似乎对侧妃没多少印象。又想起那个送给花朝的凤头钗,其实是他母妃私下里给他的,玩笑说让他送给他妻子。想来不会见花朝带上的,心底叹息,此生总有一件憾事。

  别人以为,善郡王的洞房花烛夜,定然芙蓉帐暖,其实左侧妃枯坐了一夜,而善郡王在书房里与幕僚们忙了一晚。

  朝堂之上果然是一场轩然大波。谁也没想到,久未出现在人前的太子殿下竟然坐在了龙椅之上。而太子首先拿出了嘉帝留下的遗旨,让太监宣读。

  说是遗旨,更像是嘉帝自述。提到当年平王之父战死沙场全为今上谋害,嘉帝当时实在无江山可托之人,这才选了今上为继。还明言今上资质一般,守成尚可,但心智不坚,恐被奸佞所惑而祸及家国。又说若日后今上真做出祸国之举,大可废而立贤。

  据太子说,昨夜宫中佛光大显,然后此遗旨从正大光明的牌匾后掉落下来。今上阅后,痛哭流涕,忏悔不已,当晚写了罪己诏,决定退位。

  太监读完了嘉帝遗旨,又宣读今上的罪己诏,然后退位诏书,然后立刻就是太子的即位诏书。

  且不说前面神奇出现的遗旨,还有那玄之又玄的佛光,今上的顿悟这些。论理即便这是正常退位,为了表示恭敬,一般至少也要三辞三让一番。绝对不会像太子殿下这般“爽快利落”。

  而更令大家震惊的是,朝中竟然有半数以上的大臣似乎对太子很支持,甚至都没有质疑过。而另外一些咒骂太子窃国的臣子,被太子迅速的从朝堂上礼貌地“请”走。

  然后,又有老臣提出要去探望太上皇,太子答应得很爽快,但也说得很直白。太上皇因为误用过多的金石丹药,有点神志不清了。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甚至太子那些兄弟们,那些王爷,都各个不吭声的。

  感觉从没有一场改朝换代,如此的顺风顺水。

  腊月二十,太子正式登基称帝,称号穆。同日,太子妃被册封为皇后,善郡王被立为太子。

  《释训》曰:穆穆,敬也。《大雅·文王传》曰:穆穆,美也。

  穆,原有美好、恭敬、和谐之意,意思虽好,却少用于帝王称号,因为穆音同墓。

第87章 新帝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一池春水皱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一池春水皱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