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六个故事

  亲爱的苏小姐:

  我数着日子,想着有两件事情得先在信里跟你说一声,就还是把这封信寄了出去,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收到。

  收不到没也没系,就像是每次打电话,你总是习惯你先结束,但我总觉得不应该让你最后一句话落空,总要多说上一两句,让自己成为那个最后结束的人。

  第一件需要跟你说的是中秋节家宴的事情。

  我给大哥和六弟都发了请柬。

  大哥那边实在抽不出时间,隔天就叫管家提着礼物来说了声抱歉。新换的一个管家,不是以前那个,看着挺年轻的样子,但办事也周到。

  推拒不开,礼物我收下了,但也不能没有回礼。

  简单拿了盒桂花蜜和一根野山参,不算太贵重,算是自家人之间的人情往来。

  六弟那边也回了信,说最近得了一篓子螃蟹和几壶花雕,到时候带来给我们尝尝味。刚好我也就不用去祖宅找管家取酒了。

  不过,六弟要是来了,你别说他。

  我知道你作为姐姐的担心与关切,忧心他老了没人照顾,想劝他找个伴。可他这些年,写写画画,吃吃喝喝的,一个人倒也自在,不也挺好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你就是瞎操心。

  高高兴兴去了一趟城郊,没买到鱼,拎着装着两只母鸡的笼子回来的。

  城郊那条河被填成了小溪,河床升高了不少,浅浅的一层水,还不到我脚踝,说是这边要修铁路。没了水就自然没了鱼。

  修修修,这些年就没停过,也不是不好,就是感觉那里不太对。

  我找村民打听了一下,以前爱在河边钓鱼的那些人另寻去处了,说是去了城南的乡阳河。我改天找时间再去一趟城南,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次两手空空回来?

  本就来了一趟,就干脆买了两个西瓜,便宜不少,还和几个坐在村口树下村民聊了几句。

  这儿天气比以前热了不少,蚊虫也多了些,我就站着聊会天的工夫,脸上和后背全是汗,腿上和胳膊上还被咬了好几个包。蚊子毒,咬的包又红又肿。

  村子里的人说不止这条河,村里还有十几亩良田也被填了,给的补偿款不算少,村民们对拿到补偿款的那几户人家很是羡慕。那几户人家拿了钱就都进城了,听说有的还买了铺子,做起了买卖。

  不过最可惜的是眙宜镇那个土地庙也被夷为平地。推平土地庙是个大事,听说因为这事,几个村都去闹过,动静还挺大,但最后给了笔补偿款,也就不了了之。

  前两年土地庙还很有人气,逢年过节的,村里都回来祭祀,我和你来钓鱼的时候,赶上过一次热闹,还去着庙里走了一趟,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

  土地庙是明末清初的建筑,庙内有彩塑,除了两面墙的壁画,庙内并无其他修饰,可土地庙保存很完整,可能跟周围的村落轮流守庙和修庙有很大关系。

  现在推了,很是可惜。一方面是可惜了那栋建筑,那栋建筑的完整度很高,另一方面是可惜村民们的祭祀场地一时间没了着落。

  前两天,学校发来了返聘书,说是想让我再上讲台干几年,讲讲课,带带学生。

  我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去。

  你知道我的,年轻时候还有几分干劲,几分青春热血,可这老了,想的全是柴米油盐,只想摇着大蒲扇坐在院子里陪陪你,陪陪旺财。

  本来人生就还剩下短短的一截,要是一不留神,步子跨大了,一下子就走到尽头。我就想和你走慢些,最好边走还能边歇歇。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决然退下来,不打算再过问那些事情,买下这个院子的时候,高兴的像个孩子。

  光是起这院子的名字,我们就商量了半天,又是翻书又是查字典的,只恨自己肚子里墨水少。最后,还是你一锤定音,起了“可辞院”这么个名,说是“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可我们也就待了七八年,你放心不下你的学校和学生,我也放心不下那群工程系的孩子们,怕没人约束着,一个个跑出学校,就像是孙悟空离了花果山,胡作非为。

  我还真得好好去思考一下要不要接了返聘,回去好好教教书,让他们出校门设计工程的时候要多想想,多用点心,多用点感情,别最后做出的工程害的我现在连条鱼都吃不到。

  不得不承认,我们呀,这一辈子,就是劳碌命。

  这边家里的孩子也不省心,这不,我得好好跟你报备一下这第二件事情。

  前天我正在厨房烧菜,就听见院子门被敲得砰砰响,我们家也就孙女这么敲门。

  我高兴打开门一看,果然就是她。

  孙女眼睛和脸上都红红的,脖子上全是汉,手里提着个大包,鼓鼓囊囊的,脚上还穿着拖鞋,开口就说她离家出走了,要在我们院子待上几天,等她买了车票就去南方找份工作,再也不回来了。

  我当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这大学还没毕业,书也不好好读,一闹脾气就不管不顾的说要走,半点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知道谁惯的。

  可自己家孙女,还不是自己家惯的?

  我叫她先进来洗脸吃饭,等到她平静下来了,就问她是不是和家里吵架了,或者是学校里受欺负了之类的。

  这孩子也是个脾气倔的,这点倒是和她爸爸一模一样,随便我怎么问,就是不肯开口说原因,问的要是急了,就直接跑回房间,把门一锁,半天不出屋子。

  你说我们那会,要是和长辈吵架敢这样甩脸子,明天祠堂就家法伺候。

  不过他们也是年代不同了,她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不一样,难免性子跳脱了些,也是情有可原。

  孙女也是知道好歹的,昨天还冲我发了脾气,第二天早上起来知道错了,就给我做了早餐赔罪,倒也不算我们白疼她一场。

  中午吃饭的时候,儿媳妇来接孙女回家。我瞧着得留出些空间和时间让两母女好好聊聊,就接着洗碗的由头去了厨房。

  可两人也不知道是怎么聊的,说话声音越来越大,还吵了起来,惊醒了趴在旁边睡觉的旺财,他也跟着瞎掺和,跑到两母女之间摇着尾巴一顿叫唤。

  你还别说,他这一叫,两人立刻就安静下来,孙女扔下一句“不回去”就又跑到房间躲了起来。

  我和儿媳妇也没说过几句话,见面也都客客气气的。算不上多亲近。

  可这回估计儿媳妇事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也是红了眼眶,见我出来,没憋着心里的委屈,还愿意跟我说上两句。

  还是孙女找的对象惹的祸。

  本来两家人都约着在中秋见个面,所有的事情都等到那时候再聊,大家都能暂时安稳一段时间,两家的孩子暂时也都避一避,最好不见面,趁着这段时间,各自家庭都能和孩子把事情理一下。烨梁也和孙女聊个聊,两人也都能互相理解。

  可谁料男方那边却出了事。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穿的破破烂烂的远方亲戚拿着一纸婚约闹到了夏同办公室,直接破口大骂夏同是个白眼狼,有出息了后就忘了穷亲戚,就连父辈定下的婚约都要抛弃。

  说实话,包办婚姻那一套早在我们那个年代都不流行了,他怎还好意思现在拿出来叫嚣要真是父辈有名有姓的亲戚,好好帮着扶持一下就行,没必要为了父辈的承诺,搭进去孙子辈的幸福。

  我是这么想,这要是夏同的父亲还在,为了孙子的前途和幸福,也该是这个想法,可偏偏夏同不知道事碍于面子还是怎么的,竟然没有直接回绝婚约,直接在校外给亲戚租了房子安置不算,还让他儿子和婚约的女方私底下见了一面。

  这学校里里外外都是认识的,多少双眼睛看着,都不用特意打听,烨梁听着周围同事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夏同安排婚约两方见面的事情,也是气极了,回家后就拖着孙女要她去分手。

  快开学了,孙女这几天都待在家里看书,就没听见外面那些风言风语,只觉得烨梁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还是要拆散她们,就说了些比较伤感情的话,

  后等到烨梁冷静下来,说清楚缘由,孙女也是不信的,只觉得是在编谎话。儿媳妇看不下去,就帮着烨梁说了几句话,孙女也是气头上,就直接收拾东西,来了出离家出走。

  现在的情况是儿媳妇左右受责,烨梁怪她说那几句话,把人气走了;孙女怪她和烨梁站在一起,不为自己女儿考虑。她现在是左右不是人。

  昨夜她辗转反侧了一夜,没睡着,今天一大早就去找了夏同媳妇问明缘由,又赶着来接女儿回家,也没歇上一会,还费力不讨好。

  夏同媳妇是个传统女人,年轻时候绑了小脚,尽管后来解了,但腿脚还是不便,常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管着家里穿衣吃饭的事情,只说家里这么大的事情她也做不了主,只答应说中秋节两家的依旧是见一见。

  这事也是一团浆糊,越搅和越乱,我现在是理也理不清,急需苏大小姐回来主持大局。

  苏小姐的赵先生

  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写于可辞院

第72章 第六个故事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给你一颗巧克力[快穿]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给你一颗巧克力[快穿]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