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啦。

  感谢飞鸟、天蝎羊、泠泠七弦上三位相好的营养液~~~~~~~~

  第84章 贾琏之五

  西北的老狐狸们严格算起来只有四位王爷, 其余公侯将军府加起来差不多十家,还有若干拥有相同追求的当地勋贵望族……在老皇帝掌控力有限的前提下,这个以强大宗室为主的庞大的利益集团,有人有银子有名望, 自然由暗转明, 正式启动他们“进而摄政退而名副其实做土皇帝”的大事业。

  不过, 家越大人越多, 难免各房心不齐,不少人只盯着眼前利益——只说领头的那几位老王爷就都挺能生,生了“一窝”儿子, 所以夺嫡大戏的热闹程度直追皇帝这边。

  老王爷的儿子们都各凭本事争王位倒也罢了, 可最受老王爷疼爱, 才能手段亦在兄弟中十分出挑的那位公子忽然天降横祸, 断腿残疾, 再被有心人劝上一劝, 可不就生出了“我不好了你们也不能好”的心思?

  如此一来, 他的兄弟们也先后体会到了“天降横祸”的滋味……

  老王爷立时步了老皇帝的后尘, 他也中风了。

  好极了!你能玩阴的,毁了我最出色的儿子, 我另一个儿子能“依样画葫芦”, 让你也尝尝痛失爱子, 儿子内讧斗成一锅粥的滋味!

  老皇帝得知“老伙计”的下场, 龙心大悦,情绪一激动,又抽过去了……

  姜潍正立即赶到乾清宫, 得知父皇复发的真相,顿感哭笑不得。

  不过中风总是越来越厉害的, 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委实回天乏力。老皇帝死在退位,新君登基之前,对姜潍正当然弊大于利。

  而对陆稹而言,现在来自委托人的报酬实在是九牛一毛,而她的收益绝大部分来自于世界馈赠——若是君王无道,力挽狂澜平定天下,那是大功德一件;而天下原本太平却战乱忽起,自然就意味着功德锐减……

  面对瞪大眼睛,五官扭曲却什么都说不出,什么动作也做不出的父皇,姜潍正也极为罕见地……迷茫了。

  就在此时大总管太监上前通禀,“国师求见……就在大门外候着呢,殿下您看?”

  姜潍正立即道:“快请!”

  被师妹赶出来的王盘从乾清宫大门一路缓步走进老皇帝起居的内室——须知此时一点风都没有,他一副降世谪仙,袍袖飘飞的模样,震到了在场所有人,包括神志清醒但什么都干不了的老皇帝,以及五味杂陈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的姜潍正父子在内。

  王盘到了元婴期大圆满境界,别说治好老皇帝,让老皇帝返老还童也只要捏个响指。

  不过师妹叮嘱过,让他尽量演戏演到凡人都能理解都能接受的程度……嗯,师妹的原话是“别自找麻烦”……

  听老婆的准没错。于是王盘借着太医的金针,当着众人的面儿调制了点儿药丸——这药丸是师妹友情赞助,药丸点燃后置于老皇帝的几处要穴上,再配合金针针灸,约莫半个时辰后,王盘不紧不慢地收回全部金针,然后打了声招呼就到偏殿打坐去了。

  独特的针灸过后,老皇帝自觉脖子以上全然恢复,皱眉挤眼睛吸气扁嘴……全听他自己使唤了。

  他感慨道:“这个时候过来……想必我也没多少日子。”他明白国师特地回避,就是让他跟儿子面授机宜的。

  此言一出,屋里立时跪了一地。

  姜潍正也跪在他父亲的床榻前,心里却在琢磨的则是换师父出手,只怕半个时辰父皇就要痊愈了吧……想想前几世父皇的寿数,也就这一半年的事儿……真治好了又能如何?

  为帝王延寿牵扯太大,他就知道三位真修士,而这三位哪一个也不会为父皇“尽心尽力”。

  却说父子俩关起门来又说了好一阵子体己话,姜潍正顶着漫天星辰回到自己的住处,一进门就见国师笑眯眯地坐在他日常用来待客的圈椅上。

  他下意识地瞟了眼身后的内侍,发觉自己的心腹太监对国师视而不见,他立时安心,打发掉屋里值守的宫女内侍,才试探着问王盘道,“现在能说话了吗?”

  王盘笑道:“尽可随意。我保证旁人看不到也听不到。”

  姜潍正也笑了,大大方方地喊了一声,“师娘?师父已经来了吗?”

  王盘面上古井无波,“你师父碍于目前身份不方便与你相见……所以这顿毒打先替你记下。”

  姜潍正笑得直接露了牙,“师公不要这么小气。”一听就知道完全没生气。

  之后直到姜潍正顺利登基,陆稹也没出现在他面前一次: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她已经手把手教过姜潍正几次,要是再不出师,她也只能自认眼瞎了。

  陆稹不正式出面,但有大师兄这个国师在,两边传信儿从来没耽误过,偶尔大白也会驮着小黑“横空出世”,给姜潍正捎点关键的药材。

  当姜潍正在内务府里试运行的药厂已经出产第一批合格成药的时候——这个药厂的二总管正是病愈的薛鸾,废太子刚好去世,半个月之后太上皇也走了……

  短短半个月,姜潍正瘦了一大圈儿:父亲和三哥先后离世,哪怕他早有精神准备,梦中也体会过不止一次,然而真正面对这些的时候,他还是悄悄哭了好几回。

  这个时候陆稹就得现身安抚一下这个徒弟了,虽然她觉得把小师弟叫来,给姜潍正来个爱的抱抱,准有奇效。

  是的,姜潍正情绪低落,大半原因在他舍不得三哥,而不是有多舍不得他爹。实话实说,连着几辈子他三哥之于他,亦父亦兄亦友……意识到自己要许多年再见不到三哥,当真悲从中来。

  陆稹拍拍姜潍正的肩膀,“你和你三哥缘分不浅,死了就离下一次相见不远了呀。”

  姜潍正猛地盯住陆稹,因为刚刚哭过,眼底的血丝都未散去,“师父你为师娘记仇了?”

  王盘就在边上看热闹,听了这话故作无辜模样,“我可不打小报告。”

  陆稹大笑,又拍了拍姜潍正的肩膀,“这不挺好的嘛。”能开得起玩笑,证明状态还不错,情绪适当宣泄过后,就又是个近乎无懈可击的贤君英主了。

  姜潍正哼了一声,把脸埋在了小黑的毛毛里。

  看在主人的面子上,小黑没用爪子招呼姜潍正。而大白看过陆稹脸色,继续团着小黑,任由姜潍正放肆地吸猫……

  却说姜潍正刚刚登基,就迎来两件大丧事,而西北这些日子也很安生……光顾着内斗呢,对姜潍正这边而言可不就是安生?

  忙着处理丧事,姜潍正也不会耽误其他安排:毕竟梦中连续剧放完了,接手全部几辈子记忆的他,堪称大帝专业户。

  这也是姜潍正撒娇,陆稹都没叫小师弟过来的原因:姜潍正已经是个成熟的大号了,不需要哥哥再来亲手扶持和指导,更不差这一次半次的相见……再说让小师弟回到一个融合过的世界,妥妥是件挺赔本的事儿。

  知道师父这一世的身份,姜潍正大致问过师父的意思后,先把贾琏塞进了京郊大营历练一阵子,之后就要贾琏拖家带口去西北守关了。

  平心而论,贾琏继承了他祖父一点点长处,有那么点儿尚武之风,重活一世的他也分外真心来之不易的机会:不管是骑射还是兵法,他学起来都远比四书五经更有兴趣也更有长进。

  三年后西北几位老王爷暂时平定了内斗,又一次跃跃欲试的时候,贾琏接到了兵部调令:立即赴任。

  凤姐儿二话没说——自从她大伯父遭贬之后,她比王夫人和薛姨妈都更看得透,乃是王家女之中“调转船头”最心甘情愿也最果断的那个,抱着巧姐儿收拾了行礼,就跟丈夫贾琏一起往西北去了。

  话说凤姐儿自从打定主意,她往后风光要都要靠于丈夫之后,那发自内心的温柔小意劲儿,起初让贾琏都觉得有些无所适从,起码也是不适应。

  其实贾琏不是没想过换个媳妇,然而王子腾失势,他管得又比较多,他媳妇反而就成了贤妻良母的典范……

  贾琏在自省之后也跑到陆稹这里求个主意——已经知道陆稹的真实身份,他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陆稹也不给他面子,“凤姐儿大伯再厉害还能管得到你们夫妻怎么相处?她敢恣意妄为,还不是你这个做丈夫的无能,让她觉得你和你全家都好欺负?”

  宁荣两府会败落,根本原因就是当家人无能,连着两代都无能——确切的说,是有能为的男人早死,所以就没法儿在京城这个权贵扎堆儿的地方混下去了。而宁荣两府女人的问题,最大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换作贾珠,完全不会问这种蠢问题……陆稹看着贾琏心里又止不住地刷屏感慨:货比货得死啊……

  不过贾琏有个优点:听得进劝,不会一意孤行直撞南墙。

  贾琏这一次被说得有些恍惚,头重脚轻地告辞后,王盘才跟陆稹念叨,“你别嫌他蠢,就他这样也比他媳妇有远见得多。”

  “只盯着眼前那块儿八毛的……也是王家的家学渊源了。”陆稹看得多了,并不是不能理解,人心人性亦是修仙的一个大课题,“王子腾不也是吗?出身没落的勋贵世家,并非没有实干的本事,只是弄权的收益远远大于实干……他又有点气运在,作为西北老狐狸们推出来的第一人尝尽了甜头。”

  前几次委托,王子腾可不就是尝尽了甜头,最后自尽了局?这一次好处倒是拿了些,只会他还没有机会大干一场,便不得不戛然而止,不得不回过头再一心实干……

  王盘接话道:“好歹命保住了……要命要前程,他肯定选命啊。”

  却说探春和贾琏都是委托人,所以这兄妹俩大多数时候都能看见王盘的身影——套着国师外观的身影,撞见一次两次……次数多了也就见怪不怪。

  陆稹和王盘闲聊,并不避着两个委托人,感受到他们坦诚的态度,探春和贾琏闲来无事就爱凑过来,“打发时间”之余能学到点东西不就更好了?

  这一次贾琏跑来求个主意,探春从头到尾听了个全乎的。此时,她正和坐在窗户底下晒太阳看书的迎春惜春同处一室,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他们四个隔了个暖阁的墙。

  今天正是一月一次进宫拜见的日子,她嫡母和姑母一起去探望封妃的元春大姐姐去了……她也端着本书,实际注意力全在陆稹和王盘的谈话上:诶?听仙子说,大姐姐已经有孕在身了?

  话说从他师父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姜潍正也很意外:作为一个超有故事,内心戏超级复杂的皇帝,他对元春的态度倒是始终如一,对,他一直挺喜欢元春的。

  元春性子爽利,不贪心不拿乔,从来没为娘家提过过分的要求,跟她相处,姜潍正都是轻松又愉快——唯一的遗憾也就是子嗣问题了。

  元春长得颇有他白月光的几分神韵,他真心希望能和元春有个孩子,男女不拘。

  当年元春收了娘家送来的“灵药”,图的也是一举得男,母子均安……结果事与愿违。姜潍正恼恨王家和荣府愚蠢又狠毒之余,对元春始终心存怜悯。

  所以这一次得知元春怀了孩子,姜潍正也是由衷地欣喜——即使这辈子他找回了爱女可卿,且把女儿嫁到了他知根知底的姐姐家里。要不是和他同母的十二妹儿子跟可卿差了好几岁,他就把可卿交给十二妹照拂了……

  元春被诊出有孕,刚好就在王夫人和贾敏过来探望的这个时候——当然,姜潍正已经知道了一个来月了。

  王夫人和贾敏一起回荣府报信儿的时候,全家都喜气洋洋的。

  顺便一提,元春又一次封妃,但省亲别墅大观园荣府可没有建;林海回京也有三年,如今已经升任户部侍郎;贾珠恩科时下场考试,中了二甲第五名,之后考进了翰林院;还有贾琏不大不小也是个六品武将,手底下颇有些战兵。

  不提数千里之外的王子腾,荣府现在不敢说蒸蒸日上,却总不是后继无人的模样,再加上姻亲故交都挺给力,荣府的仇家忠顺王府这么多年来也都安静如鸡,不像探春和贾琏那辈子小手段始终没停歇过。

  却说王夫人此时的底气和自信都来源于长子长女,而儿女的“今后”又得仰仗孩子们做了侍郎的姑父林海,而简在帝心在内务府为官的姨夫薛鸾暂时得往后靠,所以王夫人对小姑子和小姑子的闺女都相当好,论关心亲近劲儿明显越过她的亲外甥女宝钗。

  姨妈这分明的态度,薛姨妈和宝钗母女都不觉得哪里不对:薛家的真正靠山是陛下,但跟林家私底下一直没少了往来,宝钗和黛玉也不仅仅能在荣府相见……这俩姑娘早有交情呢。

  因为元春有孕,荣府上下都在互送奉承话和彩虹屁,陆稹还对探春道,“瞧瞧,没有大的利益冲突,可不是一派和睦?”

  贾琏为武将,贾珠做文臣,这哥俩实力相对于其他兄弟过于一骑绝尘,可不就没有明面上的矛盾了?

  宝玉和贾环这几年里都是贾珠亲自教导出来的……跟着这哥俩一起上课的还有贾兰,至于贾蓉现在是跟着贾琏混。

  贾珠要说教了多少学问,也谈不上,这些年里他其实主要就给弟弟和儿子灌输了两个概念:要学会体谅人,男人更要有担当。

  如今看来,成效简直惊人!即使宝玉依旧不爱仕途经济,贾环的学问也非常一般。

  而贾敏不会在说起宝玉时话语里隐含嫌弃,同时觉得黛玉和宝玉合得来,真再来一次亲上加亲也不是不可以;赵姨娘再蠢都意识到儿子是个可造之材,入了他父亲关键是他大哥的法眼,于是她也再不轻易作妖。

  探春点了点头,见珠大哥哥正和父亲有说有笑,宝二哥跟环哥儿凑在一处不知正聊着什么,黛玉就站在他俩身边笑眯眯地不说话,目光却落在正拉着宝钗叽叽咕咕不停歇的湘云身上……探春轻声笑问,“听说宝姐姐也快好事将近了?”

  陆稹点了点头,“说的是忠顺王家的庶出公子。”

  没错,就是姜骏。

  也是好几次了,姜骏和宝钗真是互敬互爱的典范。而且嫁给姜骏后,宝钗真正自立且自信了起来,同时更有远见,跟那个不想开罪个丫头而把锅丢在黛玉身上的宝钗简直判若两人。

  这一世,宝钗有个给皇帝当心腹管家的亲爹在,她嫁给不是特别出挑的宗室人家一点也不难。

  姜骏和他娘又是出了名的务实:将来的媳妇门第不高,嫁过来就不会轻易瞎折腾,尤其不会对姜骏生母甩脸子。而迎娶内务府总管的女儿,里子足足的啊!

  探春顺势挽住陆稹的胳膊,“宝二哥和林姐姐也是定准了吧?”

  陆稹笑道:“你姑姑姑父从来不指望宝贝女儿嫁入高门,提携娘家什么的。”

  探春应道:“我瞧着姑父姑姑身子比父亲还强上许多。”潜台词就是林家不失势,王夫人心里不管怎么想也要好好奉承小姑子,将来黛玉嫁过来也不会轻易立什么规矩,除非拿到了什么大把柄。

第二章 啦。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快穿失职记录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红楼快穿失职记录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