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宫里发生什么事都成不了秘密, 这是因为这里人多嘴杂,保守不了秘密, 这不,也就是一阵风的功夫, 皇后娘娘在坤宁宫和各位娘娘的谈话就传到了皇上耳中。

  皇上对于这些福晋想做的事的想法就是没想法,他这么多弟弟妹妹,和他最亲近的就是茉雅琪,让妹妹从公主变成王,对他来说,真的是都可以的, 唉,相对于弟弟代代相传, 妹妹也是可以的啊。

  可惜的是,这世上向来是想的容易做起来难, 说起来容易变成真的难,把公主变成一个王, 拿到朝堂之上就不是那么好办了。

  十阿哥果然拉到了九阿哥这个联盟,九阿哥也真的说动了五阿哥、十一阿哥, 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对这件事也是秉持着支持的态度, 一个朝堂上, 半数的王爷都同意,这对朝臣们也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

  朝臣反对,无非是祖宗家法啊,女人就应该在后院相夫教子啊——幸好这些满大臣和汉大臣不一样, 学识没那么高,读书没那么多,大道理也说不出来太多,与这些人做对比的,是口若悬河,引经据典的汉大臣们。

  胤禛从皇子的时候就进入朝堂,在朝堂之上也有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汉大臣们在前面冲锋陷阵,满大臣们在旁边搭腔的,整个朝廷都这么齐心协力的反对,让胤禛都感觉有些莫名奇妙。

  在皇家,公主出嫁是下嫁,这一点,即使在清朝,公主被用来联姻也是如此,至于血脉一说,他们爱新觉罗家,这血脉上满蒙汉齐全的很,提任何一个,都是一个笑话。

  至于说什么,允许公主成为亲王,有违祖宗立下的规矩,祖宗立下的规矩,胤禛还真不知道有哪一条说不让公主做亲王的。

  兄弟生的孩子是爱新觉罗的血脉,那妹妹生出来的,就比兄弟生的差了?他妹妹的三个孩子可都是他养着的。

  让胤禛感到惊讶的是,就在朝堂之上争辩的正激烈的时候,本来和这事没有任何关系的庄亲王博果铎竟然也拖着病体到了朝堂之上。

  自从康熙皇帝逝世之后,博果铎就病倒了,就连回来祭拜康熙皇帝的嫡长女宁聂里齐格都留了下来,就怕阿玛哪一天突然就去了。

  陪着博果铎上朝的人,正是宁聂里齐格。

  庄亲王博果铎,别看他在朝中没有什么存在感,实际上这可是个正宗的铁帽子王,铁帽子王这种生物,在没事的时候,就是一个闲置的,但是,有事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的威力了。

  这一次的亲王之争,在庄亲王出面摆明车马就是支持皇帝的兄弟们的时候,所有人就都知道了结果。

  虽然对于庄亲王都病成这样了还上朝支持自己满腹狐疑,胤禛还是很领情的,又是派太医又是赐药,开朝之后,第一个享有这样的待遇的竟然是一个快要死的铁帽子亲王,朝臣心中那叫一个不是滋味,不过大家也算是品出来皇帝的意思了,这位爷对于立了战功的孝宪长公主成为王是很赞同的啊!

  皇帝刚刚登基没多久,因为康熙皇帝最后几年改的太子制度,大家对前太子现皇上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好了,被石头绊了一下,差点淹到水沟里,还好被淹的人多,爬起来的也快,这些人在确定了皇室的王爷们,以及皇帝本人对战功卓著的孝宪长公主的态度是一致的,他们能怎么办?现在这个朝廷,他们这些文官的势力可是没有前明那样强大,前明,大臣们不同意一件事,皇帝就只能憋着,现在是,皇帝不同意一件事,他们这些大臣只能憋着!

  一直作壁上观围观的佟佳一派的官员们趁此机会上书,大表固轮孝宪长公主的功绩,请封长公主为王,重臣附议。

  胤禛下旨,去固轮孝宪长公主公主一位,封原固轮孝宪长公主为和硕静亲王,通告天下,雍正朝开朝的第一件大事就此落幕!

  雍亲王府所有的主子都进宫之后,就发现了人口少的好处了,这宫里,康熙皇帝留下的皇后嫔妃答应等等各色女人把整个皇宫都塞得满满当当的,让胤禛这个新皇帝那叫一个发愁,还是母后皇太后把所有人都划拉到一起住着了,这才免除了胤禛连逛个皇宫都发愁的情况。

  这么些娘娘怎么安排,在母后皇太后看来简单的很,她的做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让所有的妃嫔答应一起搬家,搬到哪里去?一起全搬到宁寿宫去。

  在母后皇太后眼中,在安排这些太妃太嫔的时候,无非就是有子和无子的区别,在和胤禛商量过后,母后皇太后直接进言,看这些太妃和太妃们宫外的儿子们的态度,如果愿意尊奉他们额娘出宫养老,而太妃们又愿意出去看看的话,就让他们上折子!同时,还请皇帝让她们可以经常去畅春园小住。

  这就是母后皇太后给这些帮了她女儿的皇子王爷们的谢礼了,反正她们身份都在这儿,去儿子府里享受几天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耐烦了,就一起去畅春园住着好了。

  在皇宫里呆了一辈子,能出去自然是再好不过,太妃们自然是千恩万谢的,赶紧给儿子发信让他们上折子。

  对于这些阿哥们来说,这就完全是个意外之喜了,他们帮茉雅琪,一来就是人家确实有功劳,二来则是满朝文武的反对把一群阿哥们的傲气给激发了出来,就是本来对这个可有可无的三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都投入了其中。

  至于八阿哥,他从其中感知到了什么,那是一开始就自动找到了十阿哥要联名的。

  能让额娘出宫有自己这个儿子奉养,这是这些爷今年最高兴的一件事了。

  胤禛装模作样的让弟弟们多请求了几次之后,这才答应了,还大手笔的把这些有儿子的妃嫔们全都升格成了太妃,原来就是妃的都成了太贵妃,还是那句话,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这些有子的能接额娘出去了,剩下的无子无宠的就跟着两位太后一起去宁寿宫住着了,反正宁寿宫空间大,住的下,就是惠妃都由重新恢复了直郡王爵位的大阿哥胤褆给上了折子请回家去了。

  就在太妃们热火朝天的搬家的时候,苏莹终于发动了。

  苏莹到了皇宫之后,依然还是和胤禛住在一起,坤宁宫成了一个她用来招待接见之人的地方,其实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实在是在自己府里的时候过惯了清静日子,到了皇宫里,身边人来人往的,本就处于孕期最后几个月的苏莹就格外的烦躁。

  胤禛只好还是按着在家里时候的模式来,两人一起住到养心殿。

  至于几个孩子,反正都大了,直接往阿哥所里一放就行,还有利于老大弘易对弟弟妹妹们的管教。

  所以到最后,苏莹生孩子就生在了养心殿后殿。

  两宫太后接到消息就赶紧过来,就是在收拾准备离宫的太妃们也是挤挤攘攘的一起过来准备庆贺。

  自从确定这是个女儿之后,胤禛就一直很期待这个孩子的降生,现在终于要来了,他反而紧张起来,脑子里面还开始想起弘安出生时候的惨状——自己吓自己的,硬是把自己吓的脸变白了。

  弘易带着几个小的往门口凑,恨不能进到里面去,让母后皇太后给喝住了,只能垂头丧气的坐到阿玛身边。

  这第四个孩子确实是知道心疼快把自己吓出毛病的阿玛的,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出来了。

  听到室内的哇哇哭声,被皇帝的脸色吓了一跳还以为怎么了的太妃们总算是松了口气,母后皇太后看皇帝长长的松了口气,摇摇头,把手上的护甲脱了,走上前去把稳婆抱出来的孩子接到手里。

  “这是个小公主?”母后皇太后看了眼闭着眼睛被襁褓捆成一团的小娃娃,轻声问道。

  “母后皇太后生命,这个啊,确实是个小公主,胳膊腿有力的很,声音也嘹亮。”稳婆脸上笑开了花,这个虽然是女娃娃,但是这小公主可是嫡公主,还是皇帝唯一的嫡公主,可是天下头一份的,前段时间上一个嫡公主可是都封了王呢,单凭此,这个小公主就是有福分的。

  母后皇太后微笑着让人看赏——任谁被人每次请安都要在耳边唠叨一遍没出声的小女儿,都会记住这一点的吧!

  弘易带着弟弟妹妹凑了过来,“太太,我也想抱!”

  母后皇太后一把把他拍开,“想抱在后面等着,你太太和你阿玛还没抱呢,哪里就轮得到你了?”

  弘易往圣母皇太后那里看看,再往阿玛那里看看,被太妃们取笑了几声,摸摸鼻子不还意思的往后退了退。

  母后皇太后抱着孩子坐到圣母皇太后身边,“妹妹来抱一下这孩子,别说,细看和皇帝小时候还真有几分想象,比弘易几个可好多了。”

  弘安在这一点上就比大哥脸皮厚了,他跟着太太一起到了另一个太太身边,等另一个太太抱了几下,他就凑过去,仔细看了看,“太太胡说,妹妹这么丑,哪里和阿玛像了!”

  母后皇太后被噎了一下,圣母皇太后微微笑了笑,胤禛黑着脸拎着诋毁自己女儿的小子的衣领把他扔到后面,自己凑上前,然后很正经的点点头,“确实比他们几个像朕!”

  弘安哼了哼,也不管别人阻拦着说什么产房还没清理干净了,直接去给母亲告状去了。

第178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清穿之计划书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清穿之计划书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