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说起战事, 一群女人也是说的兴奋的不行,作为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的福晋, 十三福晋十四福晋也是与汝荣焉。

  这个在阿哥贝勒王爷们自动给她们儿子请封爵位之后,一群嫡福晋和自己丈夫的关系就越发的和谐了起来, 毕竟后院的侧福晋也好,格格们也好,知道自己的儿子在福晋豁出去闹,即使是长子,也什么也得不到的情况下,家庭矛盾直线下降, 生孩子保以后的生活才是重点。

  这几年就是如此,嫡福晋生, 她们这些侧福晋格格也生,没有了利益纷争, 存活率都上升了不少。

  女人在后宅花费的精力变少,就意味着在其他事物上花费的精力变多, 在这个没网络的时代,关心完吃穿喝用, 关心完有奶娘随时注意的儿女, 关心完自己的财产, 也只能关心一下别人家的大小事,不过在这满京城后院都是一片和谐的情况下,和自己家差不多的别人家后院,关心来关心去, 除了反省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好像也没什么作用啊!

  于是,只能关心一下能关心的朝堂之事了,其中给女人长脸的固伦公主茉雅琪就成了所有福晋的话题中心。

  “四嫂,这十三弟十四弟都以战功封了亲王了,孝宪长公主呢?”

  这话是自家阿爸也参加了北海之战的十福晋说的,想当初她听到茉雅琪的战果的时候,那是又嫉妒又羡慕,深恨自己早生了十几年,要是自己还在家里,指定就跟着阿爸上战场了。

  在她看来,这孝宪公主就活成了她最想要的模样,太令人激动了!

  八福晋轻哼一声,“能怎么办?咱们大清还是第一次有公主立这么大的功劳,这要是放到咱们这些爷身上,一个铁帽子那是绰绰有余,要我说,咱们女人上什么战场啊,出力不讨好,论功行赏还落不到自己身上,都给爷们了。”

  十福晋作为固伦孝宪公主新晋的头号粉丝不高兴了,“八嫂你这就说的不对了,这可是固伦公主,和铁帽子王比也弱不到哪儿去啊!”

  三福晋摇摇头,他们家爷可是有个亲姐姐荣宪公主,对这个公主名分知道的比较清楚,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再说,自己的女儿也是嫁到蒙古去了,对里面的道道知道的比其他人多了点,“和铁帽子王这种世袭罔替的比?弟妹你想多了。也就是咱们这位固伦公主硬气,她干出来的事可是比她有的名头大多了,再说了,这固伦公主,现在马上就不是独一份了不是!”

  被三福晋引着成了众福晋焦点的十四福晋用帕子遮了下抽动的嘴角,确定表情正常了,才放下道,“你们可别看我,这种生下来就确定的事,有意见找皇上找圣母皇太后去。”

  三福晋打了个哈哈,“十四弟妹,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啊,孝宪公主生下来就是固伦公主,说句对皇上不敬的话,在公主里再升也就是长公主大长公主,可是这个可不是她能控制的了的事,唉,看来这女人确实不能跑去立功,这一辈子一身荣耀全看出身,看丈夫儿子争不争气,靠自己,累死累活的,唉!”

  自小就是才女的九福晋点头赞同,“就是,所以啊,女人就做好咱们自己的分内事,掺和什么国家大事,弄到最后一圈子人……都头疼,八嫂你拍我做什么?”

  八福晋对着周围的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就是想问问,你们家老九凭着这次的截获情报都成了郡王了,头疼什么?”

  九福晋叹口气,“就是因为我们爷因为这个小功成了郡王,这才更难办啊,大家也都知道点,我们九爷还有十弟小时候和咱们这位北海公主关系好,什么封赏到他眼里都没显出功劳来,按他的话说,要是那些封赏是封赏,他这个郡王就当的不实在。”

  这话也就九福晋说说罢了,诸位福晋即使深以为然,也是不会去拆九福晋的台的,毕竟,在这次的一战之中,皇家也就这四个人有功,在这个新皇登基要封赏稳定人心的时候,真要说起来,也不算过分。

  可是这一切放在升格为固伦孝宪长长公主的茉雅琪身上的时候,就显得有那么点问题了。

  这段时间,和这件事有关的那些暗潮涌动把本来应该是朝野关注的圣母皇太后的册封问题都压下了几分。

  可惜,身为茉雅琪生母的母后皇太后在这件事上就是摆出了不闻不问的姿态,一副任由皇上决定的态度,相对来说,她关注圣母皇太后的册封仪式都要多一些。

  “说来说去,还是生错了性别,”八福晋惋惜的叹了口气,“要是孝宪长公主是个皇子,就好办了。”

  其他福晋各自互相使了个颜色,小心的往上看了下一直默默不语的皇后看了眼——这要真是个皇子,这皇帝的位子落到谁身上还真不一定呢。

  说完这话,八福晋也意识到说错了,拍了拍自己的嘴,转而道,“不过,生为女儿身还是厉害点的好,我家明睿要是像孝宪长公主也一样就好了,我就生了这么一个宝贝,要是以后嫁人了还被欺负,哎呦,我可怎么活啊!”

  “满人好像和汉人不一样,没有公主不能封王的规矩吧?又不是做皇帝。”

  诸位福晋看了看说话的十福晋,觉得这位真是勇士,什么都敢说啊!

  其实别说满人,就是历朝历代也没有明确的说,公主不能封王,只是大家就那么约定俗成的认为皇帝的儿子就是王,女儿就是公主罢了。

  后来只不过是因为男子立功的机会多,女子在家生孩子照顾家里比较多,结果就是男子权势越来越大,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自然也就偏向了和他们自己一样,能打能抗的男孩子。

  这一点,从历史上对男女的称呼就可以知道,至少在晋以前,贵族家的父母对外不管男女都称呼为我儿,而外人称呼男女皆为公子,为了区别开来,才在女子前面加一个前缀“女”,为女公子。

  至于继承权,除了不能继承皇位之外,封地食邑那是一个不缺,甚至还能养私兵,公主的儿子封侯的更是不在少数——虽然这也和当时的公主下嫁的都是有权有势的有关——看看唐以前公主的封号,那就是她们封地的名字,哪里像宋以后,就是个好听罢了,当然,宋以后除了皇帝以外的皇子也没啥权就是了。

  汉武帝能成皇帝最大的助力馆陶公主就不说了,汉武帝的继承者汉昭帝刘弗幼年登基,母亲去世,兄长皆在封地,因为年幼必须有一个监护人,又害怕那些幼帝的兄长们坐了这个位子把心养大了,最后不还是把唯一得用的鄂邑长公主(盖长公主)迎了回去?人家位置是长公主的位置,那地位绝对是太后级别的,要不是她后来想不开挑战权臣霍光,想把他干趴下,风光一辈子绝对是没问题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其实对于古代的帝王而言,只要不涉及到继承权,这是儿子还是女儿完全是没有区别的,在苏莹看来,他们只管养,又不管生,哪里来的差别对待一说?

  即使对于母亲而言,儿子和女儿都是她们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如果不是为了话语权,谁会在意生的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所谓的重男轻女,无非就是话语权的争夺罢了,就是对胤禛来说,这将近二十个兄弟,可能还不如一个妹妹来的亲近!

  虽然对十弟妹的话不好评价,但是三福晋还是心有戚戚然的,“要我说,儿子也好,女儿也好,都是从咱们肚子里爬出来的,哪里来的高低上下?还不是女儿嫁得远,不在家里,在儿媳妇面前是外人,这家里,以后终归是儿媳妇才是主事的,咱们这还是身在皇家,咱们的女儿是郡主县主,有自己的府邸呢。”

  前几年刚生了女儿的十福晋听的连连点头,“可不是,我都想把我家的小丫头嫁回我家,让我哥哥们照顾了。”

  可惜,事实是,皇家的女儿的婚事由不得她们做主。

  十福晋看看在座的,突然道,“要不我回去让我们爷写个折子,给北海公主封个王?”

  ——茉雅琪原来的封号没记住,现在打了一仗,倒是让她记住了。

  九福晋手上一个不稳就把茶碗给摔了,还好,这个被用来待客的坤宁宫里的地面上铺着地毯,茶碗没碎,九福晋赶紧拾起来,然后就当没这回事的看向十福晋,“弟妹,你疯了吧?”

  十福晋拍掉自己胳膊上九嫂的爪子,“我可没疯,是你们自己说的啊,封赏争议甚大,再说了,又不是铁帽子王,传下来,每代降一级,有什么大不了的?”

  八福晋总算是听到自己想听到的话了,“十弟妹说的不无道理,只是,递给皇上——要是皇上生气了?”

  十福晋豪迈的一挥手,“没事,拉上九哥,反正他不是也为北海公主,鸣不平嘛!”

  九福晋按了按额头,她都已经想到后续发展了,她们那位九爷绝对赞同这个主意,指定还要拉着十一弟,十一弟指定能把五爷给拿下——就是不拿下,据她所知,他们那位额娘宜太妃可是一直念着母后皇太后对她有恩,为了固轮孝宪公主,呵呵!报恩的机会来了!

  头大的九福晋看向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娘娘,您劝劝?”

  苏莹认为其实借着这个机会看看朝堂上的风声也行,所以,她点点头,对着十福晋鼓励道,“好吧,折子上来了,即使皇上不同意,我也会劝他不要怪罪于为大清功臣尽力的敦王爷以及其他王爷的。”

  十阿哥做为胤禛坐到皇帝宝座上新封的第一梯队的亲王之一,封号正是敦亲王。

第177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清穿之计划书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清穿之计划书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