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朔州城进出盘查的严,所有入城百姓皆需手持官府开具的文书方可进城。

  徐定国手里多出的文书是他堂兄的,去年他堂兄上山打猎被老虎咬死了,那会儿北燕乱着,朔州城又戒严,便一直没到衙门销户。想不到今儿还真用上了。

  守城小兵看了眼手里的文书,上面有官府大印,又瞄了眼徐定国和那个男人,见二人年岁也对得上,便放他们进城了。

  徐定国把文书交给男人,道:“我只能送你进朔州城了,前头还不知是什么情形,你就拿着这文书吧,免得日后入不了城。”

  男人道了谢,接过文书塞入怀中。

  徐定国向前张望两眼,又道:“你先在这儿等我,我去给你买些干粮路上带着。”

  不等男人说话,徐定国一溜烟儿就跑没影了。男人本想转身就走,想了想,还是走到一旁大树下一边纳凉一边等人。

  徐定国实诚,他买了几个大个馒头,又将从家带来的水袋给了小贩,请他帮忙灌些热水。

  正搓手等着呢,忽听旁边一个男子向路人询问:“这位大哥,可知朔州城下辖有个安定村?”

  那人道:“安定村啊,知道是知道,只是那村子偏僻,在山北边儿呢,进村的路可不好找……”

  徐定国循声望去,见那问路的人是个青年男子,他身边站着一位黑衣青年,容貌瑰丽,目光冷清。看起来可不像一般人。

  安定村因偏远,若不是每年纳粮税,恐怕连官府轻易都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个村子。村子里虽没有多少户人家,但村人对外来人十分警惕。

  这几个人看着不俗,还专门打听安定村,徐定国特意留了个心眼儿。他接过水袋后,匆匆回到树下找到那个男人,将馒头和水一股脑塞给他,还有余下的铜钱。

  “我就送你到这儿了,我知道你不耐烦我,我也知道你功夫厉害,别人欺负不到你头上。不过要是你走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歇,就回来找我吧。你记着,我叫徐定国,以后要当大将军的徐定国。”

  男人接下东西,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只好道:“我想不起来我的名字了,但我会记住你的。”

  徐定国咧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男人又道:“你有个哥哥叫徐□□。”

  徐定国连连点头。

  男人道:“我帮你找他。”

  “好!”

  男人不知怎么,突然抬头看了眼城门口方向。徐定国循着他的视线看去,只看到摩肩接踵的人群。

  “怎么了?”

  男人摇了摇头,将骨节分明的手按在胸口,道:“只是突然之间心脏剧烈的跳动了一下。”

  “没事儿吧,是不是旧伤发作了,要么你还是跟我回家吧。”

  男人又摇了摇头:“总是要走的,天色不早了,你回吧,免得家人担心。”

  徐定国有些失望的耷拉下眉,一步一回头的往城门口走,直到那个男人的身影没入拥挤的人潮————

  卫昭忽地勒住马,蹙眉向朔州城内望了一眼。

  卫放道:“少爷?”

  卫昭看了一会儿方才转回头,心口忽然有几分难以名状的怪异感:“没什么,好像适才有什么人在盯着我。”

  “朔州是崔奉的地盘,莫不是被他们发现了踪迹?属下去派人看看。”

  “算了。还是尽快找到我祖父藏军之处吧,我不想再等下去了。”说完又甩开缰绳让马跑了起来。

  显然卫昭已经收到了盛京传回的消息,无时无刻不再担心祖母的身体。胸中滔天的恨意几乎要将他摧毁。若非理智尚存,他一定会不管不顾的率军踏平朔州城。

  徐定国怏怏的走回安定村时,天已经擦黑了。只是往日僻静的村落这会儿却家家户户都点着灯。他跑回家去,家里只有娘在。

  “你爹去族长那儿了,说是村子里来了个大人物。”

  徐定国精神一抖,忙颠颠儿往族长家跑。见族长家围了好多村里的青壮年。他挤进去往屋里瞧了眼,见族长毕恭毕敬的站在一个青年男子身边。徐定国以为自己眼花了,忙揉了揉眼,伸着脖子往屋里瞅,忽地瞪圆了眼睛。那黑衣男子可不就是白日在朔州城打听安定村的!

  他扯了扯身边人的袖子,小声问:“九哥,那人是什么来头啊?”

  徐九也小声回道:“我也不知道呀,不过听我爹说这人是咱们要效忠的主子。”

  “主子?”徐定国小小的脑袋已经转不动了。“咱们不是良民么,哪来儿的主子?”

  徐九道:“不知道哇,这不是都在这儿等信儿呢么。”

  安定村年轻一辈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来历。

  “……当年卫老将军奉命练一支私军,那会儿还是楚末,遍地狼烟时候。老将军就给这支私军取了个番号,叫安定军。最初的安定军只有一千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奉老将军之命秘密招兵买马。只是后来齐国公和老将军都战死了,这支军队便彻底跟上头断了联系。”

  “再后来,国家安定了下来,军队便也没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他们采用了第二套办法,散落在各地,各自成家立业。到后来,最早一批的安定军也都老了,病了,死了。但是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因为老将军说过,他们是国家的秘密武器,待到启用他们的时候,会有人拿着青霄令前来。”

  老族长老泪纵横:“我们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齐国虽然安定,但百姓的日子却不好过啊。这几年天灾人祸兵乱不断,贪官酷吏压榨,朝廷税赋不减,百姓快要活不下去了呀……”

  卫昭显然没有想到这支军队有如此强烈的军魂。

  老族长告诉他:“融入百姓便要耕种土地,缴纳粮税,服徭役兵役。那些被朝廷征兵走的人,我们会在他们身上刺上‘安定’两个字,然后告诉他们这两个字的意义。今日小将军找了上来,只一句话,散落在朔北各军中的安定军后代,还有村子里所有青壮,但凭小将军差遣。”

  卫放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院子外听见老族长说话的青年们全都振臂高呼:“但凭小将军差遣!”

  声势浩大,犹如山呼海啸。

  徐定国就在其中,显然他也被自己拥有这样的身份惊到了,然后便是极致的激动和喜悦涌上心头。

  他大吼:“但凭小将军差遣!”

  卫放激动道:“如此一来,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瓦解崔家军的意志。”

  朔北一带多是就地征兵。崔奉带来的十五万大军虽是朝廷兵马,但镇守朔北各州的驻军却多是本地人。

  只要控制朔北其他四州,抢先攻下云州,就能将朔州城团团围住。继而切断粮道,任凭崔奉使出浑身解数,他十五万大军也势必哗变。

  卫昭忽然抬起头看向树梢后那一轮圆月。

  他不知道齐国公当年建立这支私军的目的何在,或许当时他就已经窥见了武帝李瑜的野心,他让祖父练私军只是为了防备李瑜。但祖父给了安定军一个军魂,让他们存留至今。不管当初的目的如何,这支军队都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强大的助力。

  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卫昭忽地笑了。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大抵就是如此了。

  次日清晨,卫昭起床后在老族长家院子里活动筋骨,瞧见院外一个少年正目光炯炯的盯着他。

  他放下银枪,冲他招了招手。

  徐定国红着脸凑了过去,抓耳挠腮的,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卫昭只是淡笑着看他。

  憋了好半天,徐定国方才吭吭哧哧道:“小将军,我,我能不能也加入卫家军啊。”

  卫昭道:“你年纪还小——”

  徐定国急道:“我可厉害了,村子里就我打架最厉害,他们都打不过我!”

  “打仗不是打架。”

  徐定国眼圈都红了:“可我就是想加入卫家军,我哥哥说,我们兄弟一个□□,一个定国,日后都会当大将军的。”

  “□□定国……”卫昭喃喃道:“这是你们兄弟俩的名字?”

  徐定国点头:“这是云州城那位卫少将军给取的名字,是不是可好听了!我爹娘收到哥哥来信的时候,族长当着全村人的面读的,他们都羡慕我呢。”

  卫昭笑着点头:“很好听。所以你哥哥是卫少将军的亲兵?”

  徐定国又点头,忽然他猛地抬起头,急切的问道:“小将军,你知不知道我哥哥的下落。卫家军没有给我家送腰牌,我哥哥是不是还活着!”

  卫昭有些不忍心看他清澈眼眸中的希冀,他别过脸道:“我们在高兰山战场上并没有发现你哥哥的尸体……也许,也许他还活着吧。”

  但希望很渺茫。

  当时清扫战场的是崔奉的兵,有疏漏也是正常的。

  可卫昭没有告诉他实情。人活着总要心存一丝希望的。

  就像恪一样。只要一天找不到他的尸骨,他就相信,他一定在世间的某一个角落好好的生活。终有一天,他们会再相遇。

  他轻声的问徐定国:“你真想从军?”

  徐定国狠狠点头。

  卫昭道:“好,我答应你。不过你的年纪还小,就暂且留在我身边做亲兵吧。”

  徐定国激动的眼睛都红了:“多谢小将军!”

第216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监司大人,我可以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监司大人,我可以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