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六   第二部 分

  “哇……”甜甜看到爸爸的样子,哇的一下就哭出来了,“爸……爸……”三两下爬到炕上,抱着她爸就不撒手了,哭得撕心裂肺的。

  闺女的哭声一声比一声高,宝玉的神志渐渐的就回复了,心一抽一抽的疼。宝贝闺女长这么大,他可是一根指头都舍不得碰,平时孩子掉一个眼泪疙瘩,他都要心疼死了。

  “闺女,不哭,不哭,好闺女。”宝玉下意识的就抱着甜甜哄,哪里还顾得了自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以前的记忆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什么都没有他宝贝闺女重要!

  这就是天性吧。

  “闺女,爱看《红楼梦》吗?”宝玉问他宝贝闺女。

  “犯傻病”被他闺女给叫好了之后,贾家人习以为常的就没当回事儿了。年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黑丫儿是个心大的人,听她婆婆说了宝玉的病之后,见也没造成什么实际的伤害,就没当回事儿了。

  六集《红楼梦》播完,万人空巷,效果非常非常好。这其实还不是正片,只是试播片。就为了测试群众反应和接受度的几集,是选播的,内容都不连贯。但无疑很成功。

  三棵树屯只有宝玉家里有彩电,是二子帮忙在京城里买的,花了四千块钱,夏普牌的进口彩电。绝对的奢侈品了。是两口子之前两年的收入。从大年初一开始,几乎全屯子的人都往他们家挤着看《红楼梦》,白天的时候,周围老人小孩,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红楼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宝玉大年初三一大早起来就往县城赶,大冬天里站在新华书店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等到人家开门,冲进去买了一套两册装订的《红楼梦》。

  回了家,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不吃不喝不睡的开始读。

  九十七万字的,宝玉只花了三天就读完了第一遍。

  前面还像是看他自己的回忆,看得很快,因为他想知道自己和亲人的结局,看到元春省亲的时候,他也很兴奋,看到凤姐弄权的时候他也很生气,看到贾府男人们的荒淫时,他也很羞愧。五十回往后他是越看越不敢看了,最后面的几十回,他甚至只是看了回目,就不敢翻了。

  心潮翻涌了好几天,突然有一天,在饭桌上,他看到有两道肉菜。老太太跟着二子去京城了,家里就剩三口人吃饭。黑丫儿从来不会做超过一道肉菜的。出现两道肉菜是很奢侈的享受了,多少年都没有在过年之外的时间吃过这么好了。宝玉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前一年赚钱了,生活改善了。他给闺女夹菜,看到甜甜可怜巴巴又小心翼翼的看着他。眼泪要掉不掉的不可怜样儿。

  宝玉就觉得自己从发现自己是谁的那时候开始丢了的魂儿,一下子就回来了。他笑笑,抬手抚着甜甜的头发,问他闺女,喜不喜欢看《红楼梦》。

  “爱看。”甜甜吃着她爸给夹的鱼肉,很用力的点头。

  “最喜欢谁?”宝玉接着问。

  “喜欢王熙凤。”小丫头回得脆生生的。

  “啊?为什么呢?”宝玉以为甜甜会说林黛玉的。

  “因为她厉害呀,像我妈,我妈也厉害。”在小姑娘的认识里,妈妈是最美的,她妈妈也是最厉害的。

  “乖。”宝玉就笑了,他抬头看黑丫儿,黑丫儿不明显的五官因为她闺女的话像是开了花儿,看着眼前的一大一小,他觉得心里伤口都结痂,有了保护层了。

  “黑丫儿,你喜欢《红楼梦》里的谁?”晚上孩子睡去之后,宝玉没有再回书房,而是陪着黑丫儿说话聊天,听黑丫儿唠叨明天有多少活儿要干,要做什么吃的,这一年有什么计划,邻里亲戚家的家长里短。看着黑暗里漂亮了很多倍的媳妇儿,宝玉问她。

  “我喜欢刘姥姥。”黑丫回道。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非常精彩的桥段,试播的六集里就有这一集。

  “为什么?”老婆孩子的回答都跟宝玉想像中的不一样。

  “老太太活得明白。”黑丫儿就是这么说的。

  宝玉无言以对。

  他觉得在黑丫儿的想法里,她一定觉得贾府的人都活得不明白吧。

  天气暖和起来了,农活多起来,村子里的人都没什么时间再去讨论电视剧,《红楼梦》的热度很快就下去了。老人孩子们显然更喜欢讨论前一年翻出的《西游记》。

  宝玉很久没有进书房了,不只没有继续看《红楼梦》,所有的书都不看了,写也不写了,画也不画了。每天只忙着干活儿。

  现在家里的地已经够两个人种了,忙的时候还要贾长发两口子帮忙。所以,就不再开新地了。每天忙到筋疲力尽,躺下就能睡着,已经没什么精力再去胡思乱想。

  黑丫儿每天不停的忙碌,什么都没有发现的样子。她也从来不会跟宝玉聊文学,聊书画,她生活的全部就是家里家外的活儿,丈夫和孩子。

  五一劳动节的第二天,正片《红楼梦》开播。宝玉家里每天晚上还是很多人来看电视。不过大部分都是老人孩子。正是农忙的时候,青壮年都是早睡早起要干活儿的,反正以后还会重播,很少人愿意浪费这个时间。

  宝玉就是那很少数青壮中的一位。他抑制不住自己想看的欲*望。他宁可每天少睡两个小时,也要跟着追剧。

  三十六集的电视剧,不到一个月就播完了。最后的镜头是满天的大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

  宝玉觉得那些雪都下在了他的心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第二天,他就咳了血。

  家里人吓得半死,住了半个月才出院,大夫说是劳累过度。

  “甜他爸,咱不干了。来年把地卖一半,我想好了,啥也没有人重要。人没了再多钱都没用,够花就行了。”黑丫儿把地里的活儿都扔下了,看护宝玉。

  “没事儿,我就是心里闷,上不来气儿,这口血吐出去就好了。”宝玉没说谎,他是真的心里轻松了不少。

  住院的时候,宝玉让黑丫儿把《红楼梦》带给他,他又开始看了。

  书的结局跟电视剧不一样,电视剧里面没有兰桂齐香,贾府也没有再兴起。对于他来说,当然不希望贾府一蹶不振。大厦倾倒猢狲散,所有对他好的人,死的死,散的散,无论是哪一个结局,他都是出家了事。

  宝玉自己都理解不了书里的贾宝玉,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小时候在家里只知道享受,从来没有想过为他的家族做什么。等到家里出了事,他出家了,一走了之。这得多不负责任啊!

  吐了一口血之后,宝玉觉得自己想明白了,那个人根本不是他。他才不会那样。

  可是心里隐隐又觉得那是他,他就是那么只想着自己开心快乐,遇到事情只会逃避的人。这样的想法让他害怕,他都不敢想,如果现在他走了,黑丫儿怎么办?甜甜怎么办?只要一想到甜甜会哭,他就觉得宁可累死,他都得抗住了。

  “不卖,我没事儿。咱还得挣钱供闺女上大学呢!”宝玉第一次反对黑丫儿的决定,特别的坚决。

  “大夫不让你太累。”贾长发当时生病之后,就一直不能干重活,家里的活儿主要靠小宝娘,他就是跑外倒腾小买卖。这回倒好,儿子也干不了了。婆媳俩这都是什么命!

  “我真没事儿,我自己的身体自己能不知道吗?”宝玉很坚持。

  “好。”黑丫儿就不再说什么了,心里想着,大不了就雇人帮着干就好了,少挣就少挣点。

  甜甜是个争气的孩子。虽然在农村读的小学,并没有很好的基础,但并没有影响她的成绩,初中开始,她就到县城读书,开始的时候是住在她大伯家的,跟大伯家的姐姐住在一个房间。一年之后,宝玉跟黑丫儿花了所有积蓄,还借了两万块的外债,在县城里买了一个一百一十平的楼房,三楼,孩子暑假的时候,房子也装修好了。

  宝玉两口子是没有时间住在城里陪孩子的,房子是贾长发老两口带着老太太住的,只当是陪读了。宝玉两口子只有在地里不太忙的时候才去县城里住。每年也就是腊月年前年后能住上十几二十天。

  甜甜十八岁上大学,二十二岁读研究生,二十五岁出国留学。三十岁带着丈夫跟孩子一起回国,在一家外资投行的亚洲分行做高管,年薪三百万。是贾家下一代所有孩子里最出息的。

  那一年,宝玉五十岁。

  因为长年的辛苦劳作,他的腰已经直不起来了,人非常的瘦,但是身体非常的好。

  甜甜在省城里给宝玉两口子买了一栋小别墅,宝玉终于离开了农村,进了城。

  在城里住了两个月,某一天他突然就开始咳血倒下了。送到医院检查结果,肺癌晚期。二十五天之后,生命终结。

  再睁开眼的时候,宝玉又回到了荣国府,老太太院子里的碧纱橱。

  宝玉都不知道自己是该庆幸又活了一辈子,还是该悲哀自己又回到了他都快忘掉的地方,还是该愤怒之前辛苦的三十年,可能只是梦一场。

  宝玉在农村住了一辈子的地,但是他一辈子也没有扔下书本,他的书房比很多饱学的才子都还要更大书更多。他读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的文字,甚至后来为了与女儿视频买了电脑之后,他还学会了上网,在各大文学论坛里都有他的身影。只不过他都是只看不说。

  哪怕是他真的很偏科,最基础的知识他还是知道的。比如,要多锻练身体才能健康。比如,近亲不能结婚。比如,药不能乱吃。比如,补品吃多了也不好。等等。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查找过那么多的资料,宝玉还是没有办法找到任何理由否认,宁荣二府里,他娘佛口蛇心,他爹是个假正经,管家人二奶奶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男主子们荒唐不争气,女主子们贪婪短视,奴仆们背主不忠。上上下下,难找到几个明白人。败落不可避免。甚至,贾府不败,天理都不能容。

  宝玉真的没想过能回来。

  但是既然回来,他总得尽力为自己这个家做点儿什么。

  宝玉想了很久,十二岁的他,身子也不好,想要一口吃个胖子是不可能的。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他给自己做了一个计划表。

  第一件事就是把袭人送还给了老太太,找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理由,并不会让她担多大错处,也不会被罚的那一种。老太太宠他,他可以任性,这件事儿就不难办。

  第二件事,他亲自给远在扬州的林如海写了一封信,瞒着府里所有的人,借口出门玩的时候,花钱到驿站投递的。信上明确的告知林如海,贾府绝非可以安身立命之所。要想林黛玉平安长大,最好托几位可靠的能力出众的管事照看,家资绝不可露白,如能有合适理由在外单独居住,偶尔到贾府探亲最为稳妥。如想黛玉平安终老,最好在他活着的时候,为她订下一门清贵的亲事。离贾府越远越好。

  第三件事,他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贾府待着,读书可以,习武是不行的,老太太也不会舍得。所以,哄了老太太几个宝石之后,找了个机会,他离家出走了。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直接去找他的亲舅舅王子腾。到了之后才给家里写了信告知行踪,并且表明如果家里不允许他跟着舅舅,就会再次出走,且不会留书。王子腾是四大家族最出息的一个,也是武人。宝玉跟在他身边,习武读书。他没想要带兵打仗,只想要锻炼身体,所以,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读书。

  第四件事,他在军营里历练了三年,连元春省亲的时候都没有回京。十五岁的时候,回到京城参加科举。一举中的。他成了京城里权贵子弟当中最出息的一个。

  第五件事,中举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去见贾敬,两榜的进士,很多人都说,他是两府里最有才的人,宝玉认可这个说法。所以他跑到玄真观跟贾敬谈了三天三夜。回来之后,骑着马,拿着鞭子,直接踹了赖大家的门。仗着老太太的势,抄了所有贾府管事的家,撵了所有犯过事的奴仆,亲手把两府的奴仆送去了官府。案子越来越大,牵连了大部分的主子。有人说他大义灭亲,有人说他忤逆不孝。大观园收归了国有。念在他的功劳还有元春的脸面,皇帝亲自下旨,免了荣府主子们的罪过。然后在族长贾珍的主持下,两府分家。再之后,荣国府又再分。宝玉带着父母与老太太留在荣国府,贾赦一家分出去另过。

  第六件事,拒绝了与薛宝钗的婚事。哪怕是王夫人以死相逼都没有同意。只说在军营里的时候,舅舅王子腾做主,与他属下一位参将的女儿定了亲。并且很快让那位陈姓的姑娘进京。姑娘是他自己相中的,不为别的,就因为她几乎就是黑丫儿的翻版。高大健硕强壮,这此用来形容男人的词儿她全都能套得上。也一样的厉害,一样的能干。为了娶这个姑娘,他在祠堂里跪了七天七夜,饿到晕倒也没有松口,最后还是皇帝下旨赐的婚,才绝了老太太跟王夫人的念想。

  第七件事,在老太太过逝之后,举家搬离了荣国府,买了一处两进的小院子居住。陈氏足够的能干,娘家也给力,又有宝玉全力的支持,王夫人早已作不起妖了,政老爷早已没了官职,两口子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养老就好了。

  宝玉一辈子没有当官,他卖掉了分给他的金陵祖产,在京郊买了两百亩地,还有两座荒山种果树。又回去做了他最熟悉的工作。这年代没有化肥,他就种高产的薯类和玉米,用粪肥,用草木灰,花大价钱打造铁犁杖和铁制的农具。用山上收回来的果子酿酒。他的地种得好,又安贫乐道,皇上喜欢他的识时务,推广他的种植方法,高价收购他地里的作物做种子。十年之后,给他封了爵。安乐侯。

第九十五章 六   第二部 分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年代文里红楼人儿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红楼]年代文里红楼人儿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