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六   第一部 分

  婚礼都过去三天了, 回门都回完,又回到贾家了,宝玉还是跟保护自己贞操的烈女一样跟新媳妇儿保持着安全距离。

  不过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交流, 白天的时候, 也能正常的沟通。

  “起来了。”“啊~”

  “吃饭了。”“啊~”

  “干活吧。”“啊~”

  差不多两人的对话就是这样了。宝玉的话一下子变得很少。不过倒是知道了他媳妇儿的名字,叫黑丫儿。嗯, 很贴切。

  白天的时候,他媳妇儿的五官就会变得很不明显。使得他基本不怎么往她的脸上看。也不知道能跟她说什么, 所以, 基本上就是媳妇让做什么, 他就跟着做什么。

  贾长发两口子对这种情况非常的满意。连老太太跟贾大伯都觉得宝玉这媳妇很好。能支使得动宝玉, 眼里还有活儿,人又勤快。真的是不错。

  “晚上都去东头,商量点儿事。”吃完晚饭,贾长发就下令了,收拾完,就带着老婆,儿子跟儿媳妇往东头老太太家去了。女儿是不必参加这样的家庭会议的。

  到的时候老太太正坐在炕上搓麻绳。贾大伯两口子已经在了,大伯娘在给老太太帮忙,贾长宏坐着抽烟。

  “哥,咱娘岁数不小了,也是奔七十的人了,归了吧。”贾长发先出声。

  “嗯,行。”贾长宏没二话, 老太太虽然腿脚没啥毛病,到底年岁不饶人。

  “归啥,我硬实着呢!”老太太倒是自己过习惯了,不愿意跟儿子一起过。

  “娘,我跟我哥都住西头儿,你自己在东头,你这岁数在这儿呢,可不能再让你一个人住了。你想归我们两家哪一房?我们都听你的。”贾长发却不依。

  “娘跟着我们过吧!英子结婚了,二子大学毕业肯定也留在城里上班,不能回来了。娘过去还能帮我们照着点儿院子啥的。”贾大嫂没等老太太选呢,先出声了。

  “你是要给我养老呢,还是让我去给你干活呢?”老太太明知道大儿媳妇儿是真心想让她住过去,却拿话儿挤兑她。

  “那您还是去给我们干点儿吧。”小宝娘这会儿也出声儿,像是抢着要婆婆去给家里干活儿似的。

  “一个个的,也没个当婆婆的样儿。”老太太就点着两个儿媳妇笑。

  “大哥,大嫂,我提一个,你们看行不行?让娘归到我那儿去。娘现在这房子呢,咱俩一人一半,你们的几个孩子也都不能回来住了,就给小宝,让他们小两口单分出来过。那一半儿呢,按现在盖房子的成本,折一半,我给你们现钱,行吗?”贾长发又出声。

  “娘两个儿子呢,不能光指着你一个人啊。房子的事儿,不用分。就给小宝了。谁让咱家就他一个留下了呢,谁留下就算谁的了,还分什么。”贾长宏也痛快,二子能上大学,都是贾长发跑下来的,他怎么可能还跟自个儿兄弟要那一半儿的房钱。再说了,大半间小土房,又能有几个钱。

  “那就一家住一年。”贾长发也不是非得犟着。

  “行,就一家住一年。”贾长宏答应的很快。

  就这样三言两语的,老太太都没怎么说话呢,就被儿子们给安排好了。她还能说啥,儿子们抢着养活她,还能不知足咋滴?

  谁也不会认为贾长发是为了让小宝占房子才提出的给老太太养老。他那院子里原来当教室的大三间厢房都还空着呢。那房子可比老太太一间半小土房好多了。再说现在都开始盖砖房了,十里八村都算上,贾长发的日子是过得最好的,他又不是盖不起砖房,就是找房场,他一个大队长,什么房场批不了,没必要非得要老宅子。

  贾长发是个说干什么就要干的人,说完了就忙着老太太收拾东西。第二天老太太就搬到了家里。为了给老太太腾屋子,宝玉小两口当天也搬了出来。

  结婚五天,被扫地出门,单过了!

  “我说,你怎么这么磨叽呢?”当天晚上,小两口躺在炕上,终于有了私人空间了,黑丫儿说话的声儿都大了。

  “啊?怎么了?”宝玉吓了一跳。

  “你说你一个大老爷们儿,咱都结婚了,洞房也入了,该干点儿啥你不知道啊?跟个大姑娘似的,没见过你这样的。”黑丫儿的语气里饱含着鄙夷。

  “啊?”宝玉都懵了,只会啊了。

  “得。还得指着我。”黑丫儿蹭一下起来,一抬手,就把宝玉的被子给掀了,宝玉那小劲儿,哪比得过她呀,压着根本没用。

  还没等宝玉反应过来呢,黑丫儿就已经骑在了他身上,他动都动不了了。

  “费劲死了!”黑丫儿动手拽宝玉裤子之前,还很不耐烦的嘀咕了一句。

  然后……

  嘿嘿……

  拉灯,天亮!

  宝玉那脸到第二天早上都还红着没退呢!黑丫儿倒是很餍足的样子,看着宝玉笑得跟个调戏大闺女成功的流氓一样!

  从此宝玉就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

  白天被媳妇儿带着干活儿,当然,大部分都是他媳妇儿干的,他顶多算是打个下手儿。晚上被媳妇儿压着交公粮又翻不了身。

  开春儿要种地的时候,贾长发把原来贾四娃跟老太太的地还有小宝的地都给了宝玉,再加上黑丫儿新分的,他们两口人种了四个人的地。也不愁会挨饿。黑丫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儿,家里家外,就没有她不能干的,连拖拉机都能开。

  种完地,贾长发两口子又跑了一趟京城,把贾园儿娘俩送过去。张庆国父母已经恢复工作了,分的院子老大,之前回去了没地方住的担忧也没有了。亲家老两口非常感激贾长发一家对自家儿子以及他们全家这些年的照应,没有一点儿嫌弃贾园儿是农村丫头的意思。抱着大孙子就不撒手了。

  黑丫儿的肚子也很争气,贾长发两口子从京城回来没几天,她就查出有了身孕。

  “我要当爹了?”宝玉听到黑丫儿怀孕的消息的时候,整个人又傻了。

  “傻样儿。”黑丫儿难得出现了小媳妇儿应该有的羞涩表情。

  宝玉回过神,心里一下子被酸酸软软的情绪充满,滚烫滚烫的。那一瞬间,他特别特别真切的感受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牵绊。

  当了娘的黑丫儿,还是黑丫儿,怀孕一点儿都没有对她造成影响,该干啥还是干啥。看得宝玉整天都提心吊胆的。

  当了爹的宝玉,每天带着傻笑,觉得干活儿都没那么累,也没那么不情愿了,连饭量都上来了,原来一顿顶多半个贴饼子,现在能吃俩!

  这人呀,就没有锻炼不出来的。往常干点儿活儿就累死累活的人,一年下来,人都结实了,虽然还是跟壮劳力比不了,至少进入了普通人的行列。对宝玉来说,是很大的进步了。

  秋收的时候,黑丫儿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宝玉是说什么也不敢再让她不管不顾的干。宁可自己贪黑起早的忙活。黑丫儿只在家里扒他收回来的玉米棒子皮儿,坐着不用动,只动手就行。再就是一天给他做三顿饭。对于黑丫儿来说,这些事情,是很轻松的。

  贾家长辈们看宝玉自己实在是忙不过来,收完了自家的地,就都来帮宝玉的忙,总处算是赶在上冻之前把粮食都收回了家。送公粮的事情,也都是贾长发代劳的。

  宝玉到什么时候都扔不下他的书本儿,家里的小后厦被黑丫改造成了他的书房,在里面放了一张写字台。闲暇的时候,宝玉就在书房里写写画画的,要么就是看书。

  黑丫儿特别喜欢宝玉的字画儿。当然了,宝玉的字画也确实是好,县里都有名儿,贾大宝时不时的还得要他帮忙写几幅字或是画几幅画啥的。宝玉爱看闲书,每次进城都会去书店淘些灵异鬼怪、闲情小爱、通俗之类的书回来,光是这些,就花去了他们小两口一多半的收入,黑丫儿从来都不说什么。

  二月初二龙抬头,黑丫儿折腾了一天两夜,在大阳落山映得满天红霞的时候,生下了他们的宝贝女儿。

  小宝娘一直在边儿上守着,孩子落地那一刻,全须全尾的,心就放下了一大半,再一看孩子虽然满身通红,以她过来人的眼光,还是一下子就判断出,肤色随爹。整颗心就彻底落了地。

  孩子生下来就七斤半,在这年头来说,绝对是大胖丫头一个。小胳膊小腿儿特别有劲儿,哭声也比一般的孩子宏亮些。外间等着身子都僵了,都快忘了怎么喘气的宝玉,觉得他闺女那一嗓子,简直是救了他的命,让快急死的他,一下子就活过来了。

  “是个俊丫头,快让孩子爹看看吧。秀才爹,给没给孩子起名啊?”大伯娘抱着刚包好的孩子出来给宝玉看。

  娇娇软软的小东西,小嘴儿一瘪一瘪的,眼睛还没有睁看,一只小手儿放在小脸儿边上,攥成小拳手。宝玉觉得世界上最好看的姑娘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了。眼睛都舍不得眨的盯着看。

  “问你呢?小宝,给你闺女起名儿了吗?”大伯娘把孩子放在炕头上,让贾长发跟贾大伯看,一边问又跟过来对着闺女发呆的宝玉。

  “啊?啊。叫恬旖,贾恬旖!”宝玉正打知道黑丫怀孕,就开始琢磨孩子的名字了,准备了好几个,男孩女孩的名字都有。

  “恬旖?这什么名儿啊?叫得不顺口儿啊。”贾大伯听了皱眉。

  “《老子》上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成公绥《木兰赋》有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的句子。岁月静好,风光旖旎。”宝玉肚子里还是有货的。

  “我们也听不懂你那些个《老子》,《孙子》的。得有个小名儿吧?起个叫着顺口儿的。”贾长发也觉得名字拗口。

  “叫甜甜吧。”这也是宝玉早就想好的。

  “甜甜好,好记,还好叫。”这个名字马上得到了全体家人的认可,连在里屋看着黑丫儿的老太太都说好。

  从那天开始,小甜妞就成了宝玉生活的重心。每天干活儿再怎么辛苦,再怎么累,只要一回到家,见到他的宝贝闺女,他就觉得什么都值了。

  八零年代,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黑丫儿出了月子,两口子便开始了不要命似的干。自家本来就种了四五口人的地,两口子还嫌少,开始在草甸子的边上开荒,没黑没白的干。

  到小甜妞七岁,上一年级的时候,宝玉跟黑丫儿两口子已经开出了五十多亩地,再加上贾大伯家的十几亩,老太太的几亩,两口子一共种了接近七十亩地。

  草甸子周围的村民也是见了宝玉两口子开荒种地挣了钱,纷纷的到草甸子开荒,这才几年的功夫,几十公里的大草甸子,已经只剩下最中间的一点小温地了。

  这一年,大丰收。家里的地又实在太多,每天夜里三点宝玉两口子就要起床下地干活,晚上八*九点钟回到家,随便垫吧一口吃的躺下就睡。老太太心疼孙子辛苦,连孩子都没时间管,就搬到宝玉在老房场上新起的大三间砖瓦房来住,帮着看孩子,做饭。算是帮了两口子的大忙。

  春节之前,打下的粮食都卖了,足足有七万多斤。一斤玉米一毛二分钱,两口子一下子卖了八千多块钱。去掉成本,一年挣了五千多块。在这个用万元户来形容富豪的年代,五千块,足够他们两口子当上全村的首富了。

  丰收总是让人愉快的。

  家里又添置了新家具,甜甜换了新书包,买了好几身新衣服。宝玉的书房里打了个一整面墙的大书柜,放着他多年来攒下的书。

  不光是给自家,黑丫儿多会办事儿啊,过年的时候,长辈们人人都给准备了合心意的礼物。老太太帮着看孩子,她是从里到外的给换了个新,把老太太哄着天天乐呵呵的。

  “甜甜爸,我寻思着,来年咱也别种苞米了。我听说嫂子说,五间房村好多家现在都种经济作物了,收入是玉米的两三倍呢!咱要是种经济作物,一年就能买辆拖拉机了。”晚上两口子躺被窝里的时候,黑丫儿跟宝玉研究生财之道。

  “什么经济作物啊?”家里向来是黑丫儿当家,宝玉只是个听吆喝的,他都是指哪打哪,从来也不关心种什么,怎么干的事儿。

  “大蒜,毛葱,大葱,白菜,萝卜。这些能套着种,开春就种葱蒜,下一茬接着种白菜,萝卜,正好能赶上储冬菜的时间。我都问过了。”黑丫儿可不是只会蛮干的人。

  “行,你定就行。”宝玉没意见。

  “咱们这么干几年,就能送甜甜进城去上初中了。咱家甜甜学习好,咱俩好好干,供咱闺女上大学。”贾四娃这一枝,孙辈七个,如今就只剩下宝玉一个留在农村了,贾大伯老两口已经被二子接进了京城。大宝也一直要接贾长发两口子和老太太进城,他们是放不下宝玉才一直没走。家家的日子都过得比他们轻松。吃商品粮,挣工资,动动笔动动嘴就挣钱,人家孩子的生活,也是甜甜比不了的。

  都是一样的兄弟,一样的出身,别人家的孩子在城里享受着良好的教育,居住环境,自家的孩子只能在农村跟着他们刨土,哪个当爹妈的也不会甘心的。这也是宝玉两口子这么拼命的动力。

  “好,咱也要供出个大学生来。”宝玉特别庆幸,目前来看,甜甜继承的爹妈的优点,宝玉擅文,黑丫儿擅理,孩子一点儿没偏科。

  87年的春节,宝玉家的年货备得特别充足。早就说好了,今年都在他家过年。往年是各家轮着接老太太过年,今年黑丫儿做主,邀请大家都回来过个团圆年。兄弟们都很给面子。连二子都拖家带口的从京城回来了。

  电视上《红楼梦》的前奏响起来的时候,贾家人正围坐在炕上吃着水果,嗑着瓜子聊天,一边等着看电视。

  宝玉没有跟着凑热闹,只是在里屋教几个孩子背三字经,兄弟几个里面,他的古文底子最好,也只有他,才会教孩子这些。

  黑外屋之间的门开着,能听到外间的说话声,也能看到电视,宝玉跟孩子都在一心二用。

  也不知道为什么,宝玉这些年,居然从来没有接触过《红楼梦》,他知道《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的一个,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也没听过《红楼梦》里的故事。每次他想买书回来看,总会因为莫名其妙的事情错过,不是书店刚好没有货,就是钱不够,要么就是遇到他更感兴趣的。

  片头出来的时候,他还只觉得这剧做得精致,歌也好听。可正片开始的第一分钟,他又傻住了。

  这一次播出的,其实不是正片,是电视台先播的六集预播片。但是第一集 播的还是林黛玉别父进京都。电视上那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一幕又一幕存在他记忆最深处,宝玉都以为只是自己做了一个梦的那些人那些事,就在眼前播放着。电视剧里的贾宝玉出场的时候,宝玉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心情,他早就僵在那里了。电视上的声音他都能听到,可是脑子却完全是一片空白。

  “爸,你怎么哭了?”电视剧很好看,孩子们都忘了背三字经,一集演完播片尾的时候,甜甜回头看她爸,才发现宝玉已经满脸都是泪了。

  “爸……爸……”宝玉一点儿反应都没有,甜甜急了。

  “二叔……二叔……”

  “宝叔……宝叔……”

  孩子也都慌了。

  外间的大人们听到孩子们的呼声,都进来看,一看宝玉那满脸是泪的样子,也都吓得不轻,那电视剧也没演什么让人难过的事儿啊?怎么哭成这样了?

  叫小宝的,叫甜甜爸的,叫宝的,什么称呼都有,但是宝玉就是坐在那里,不动,一点儿回应都不给。

  “坏了,坏了,这是犯病了。都十多年没犯过了,这是咋滴了?快点扶他躺下。”小宝娘看宝玉的样子,第一反应就是傻病又犯了。他这毛病也没什么好治法,只能让他躺着自己慢慢恢复。

  “娘,甜他爸有啥病啊?”黑丫儿看贾家几位长辈一点儿也不见怪的样子,特别熟练的把宝玉扶着躺下,并没有很担心的样子,就问她婆婆。

  “没事儿,就是魇着了,过一会儿自己就好了。”小宝娘能咋说。

  黑丫儿嫁到三棵树七八年了,也听别人说过贾家的大傻子如今也发达了之类的,隐约也猜到过是在说宝玉,她也没多想,宝玉本来就不合群,不是干活就是窝在书房里看书写字,人情*世故都不怎么懂,看着是木讷些。以为只是别人给他起的外号。这会儿看来,可能还真不是外号儿。

  可是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听婆婆的安排了。

  宝玉木偶一样任由大家摆布着,脑子里终于有了画面,他的记忆与电视剧渐渐的重合,除了长相之外,可不全都是他们家的故事吗?

  原来,他居然是《红楼梦》的主角吗?

  原来,他只是个书中的人物吗?

  他的一辈子,只是别人笔下的故事?

  那现在呢?他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不是也是别人笔下的故事?

  ……

第九十五章 六   第一部 分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年代文里红楼人儿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红楼]年代文里红楼人儿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