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未了情 连载

沧海未了情

分类:玄幻奇幻 作者:海唐花 字数:3万字 标签:沧海未了情,海唐花 更新:2024-07-01 09:11:40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古人云:沧海之上,皆为东方。四海之内,皆为兄弟。

千年之前,一位古稀道长不远千里,不辞辛苦,风尘仆仆,风餐露宿,历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东方的沧海仙山之地,辗转来到了关中秦岭北麓渭河一带的平原大地。

这位古稀道长从小就在沧海仙山之地长大,后成为一位高德大道的弟子,并得到他道行的真传,精通道学道义,文道武道乃至医道尽在掌握,还精通炼丹术、缩骨术、隐身术、穿墙术、点穴术等等,实可谓高人中的高人,高道中的高道。

这位古稀道长名号为上清山人,虽然个子不高、身体清瘦,但身子骨却十分的硬朗,两眼更是深邃有神。他在东方仙山之地早已修炼五十余载,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人文道学,更擅长各派道技、道功、道法,被誉为道界之奇人。

上清山人此番长途跋涉,来到关中平原大地,表面上看,他是秉承恩师教诲,走出沧海仙山之地,一路进行寻道、访道、问道、传道、布道。但实际上,他则是在暗中探寻传说中的神秘秦大帝陵,向这位千古一帝进献一粒练了七七四十九年的迟来的“还魂长生不老仙丹”。

上清山人为何不远千里,要来关中平原向秦大帝陵进献“还魂长生不老仙丹”?这粒仙丹为何还炼了七七四十九年?这还得从当年秦大帝灭六国、统中原,进而登泰山封禅说起。

雄才大略的秦大帝,在挥师灭六国、统中原、筑长城之后,决定效法古代帝王,东临天下第一山——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泰山封禅,源于古代帝王封禅祭祀。而封禅是古代已有之的礼仪,相当的壮观和隆重。

秦大帝东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也是在昭告天下,他将受命于天,统领全国。

封禅大典结束后,秦大帝依旧兴致盎然,并没有返回都城咸阳的意思,而是继续东行,到传说中的琅琊及海上仙山,去寻求长生不老之秘药。

说起秦大帝的东巡,传奇故事那也是多多。据史书记载,在秦大帝统一全国的11年间,共有5次出巡,其中4次为东巡,旨在扬威。他曾乘坐大船环绕仙山半岛,“登琅琊,大乐之,留三月”,可见其对仙山之痴迷程度。

秦大帝在琅琊滞留的三个月间,闻听在渤海湾里有三座仙山,叫蓬莱、方丈、瀛洲,在三座仙山上居住着三位仙人,他们就知晓寻找长生不老仙药的地方乃至炼制长生不老仙丹的秘笈。

于是,从此之后,秦大帝先后派徐氏、卢氏去海上仙山寻求长生不老仙药。他自己也亲临海上仙山之地,拜访三位仙人,以当面索求长生不老仙药。

而在第一次的东巡中,秦大帝偶遇到了一位被称为“千岁翁”的仙道,告知他海外真的有神仙、仙人和长生不老之药,这让秦大帝听后大喜,随与这位仙道推心置腹,彻夜长谈。在畅谈中,得知这位仙道还掌握了炼丹术。

秦大帝自此与仙道“千岁翁”有了不解之缘。秦大帝恳请“千岁翁”帮他寻访仙药,如若寻访不成,亦可炼制仙丹。而“千岁翁”见秦大帝如此虔诚执着,也当即答应为秦大帝寻访仙药乃至炼制仙丹。

因国事繁重,秦大帝不可能在沧海仙山之地久留,等着“千岁翁”寻访到仙药和炼成仙丹再返回。三月之后,他只能依依不舍离开了沧海仙山之地。

后来,秦大帝再次东临海上仙山,却再也没有寻找到那个知己仙道“千岁翁”,这让他深为遗憾。不过,秦大帝认为“千岁翁”已经得道升仙了,对他也是更加仰慕和崇拜了。

“千岁翁”虽说得道升仙了,不可能再为秦大帝寻访长生不老仙药和炼制仙丹了。但是他的几位弟子却答应秦大帝,将秉承仙师的遗愿,继续海上寻访仙药,及为秦大帝炼制仙丹。

然而,十多年过去,直到秦大帝驾崩,“千岁翁”的弟子们也没有把长生不老仙丹炼成,由此成了秦大帝的一个终身遗憾。

为了弥补秦大帝的这个遗憾,“千岁翁”的弟子们秉承仙师的承诺,一代传一代,不停地探索、研究炼制仙丹的方法,等有朝一日炼成仙丹后进献到秦大帝陵。

上清山人就是“千岁翁”传了十多代的弟子中的弟子。自打他进到了这座仙山后,就跟着自己的恩师阅遍了各类古书,探寻了无数的炼丹秘笈,历经七七四十九年,终于炼成了一粒长生不老仙丹。

仙丹炼成,上清山人也已进入古稀之年。这一年的盛夏,他把这里长生不老仙丹包装好后,揣进怀里,踏上了西寻秦大帝陵的征途。他要把一代又一代祖师的心血之丹,亲手奉献给秦大帝,实现一个完美的结局。

只是,让上清山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历经三百多个日夜,进入到关中秦岭北麓渭河一带的平原大地时,正逢中原遭遇百年大旱,整日骄阳似火,放眼赤地千里,河道断水干涸,民生凋敝凄凉,众多民众更是因瘟疫流行而不得不四处逃难。

此时的上清山人,头发、眉毛及长长的胡须已是花白,灰色的道袍也早已破烂不堪,在热的烫脚的黄土地上,他更是步履蹒跚,缓慢前行。

上清山人拄着一根竹棍,头戴一顶遮阳的破草帽,由于鞋子的鞋底早已磨烂,让他行走起来倍加艰难。

上清山人随身携带的东西并不多,除了斜挎在肩上的一个包袱里有一把师祖传下来的“上清剑”之外,还有半块硬邦邦的烧饼,挂在腰间的一个葫芦里也只剩下不到半葫芦的水。

上清山人虽然已是口干舌燥,身体极其虚弱,却舍不得喝上一口水,他知道这是救命水,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全喝了。

苍茫大地,一片荒凉。上清山人所到之处,满眼尽是凄凉景,不是饿殍遍地,就是黄土蔽日,路过的几个村庄早无生命迹象,空气中弥漫着恶臭,其状其况,惨不忍睹。

上清山人的内心感到了极度悲伤,他盼望着上天能够大发慈悲,消灾祛祸,拯救万物之生命。

一路走来,上清山人观天观地,祈风祈雨,想靠自己一人之功力、一人之祈福,救灾救民。然而,他几乎用尽了自己的全部功力,施展了所有的道技、道法、道功,最终也未能如愿。

为了生存下去,上清山人不得不四处张望,想找一个还有生命的村庄,停下来歇歇脚,喘口气。

或许,有的看官会说,上清山人不是掌握着道学精华,能够施展各种道法,求天问计,拯救生灵吗?

其实,上清山人毕竟也是真人身,不是神仙身,他的智慧再发达,功力再深厚,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去征服大自然。尤其是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对抗中,几乎消耗掉了他大部分的元气,身心早已极度疲惫,他必须喘口气、聚聚力,补充一些元气。

当上清山人沿途路过多个无人村庄,看到眼前呈现出一派萧杀的景色,甚至连只小鸟、小蝴蝶、小蜜蜂都没有见着,亲眼目睹这人间惨状,他亦是无可奈何,只能每到一地,跪地祈求苍天,驱除灾祸,保佑民安。

这天的傍晚,上清山人在翻过一座小山后,终于发现了前面有一个寂静的山村,他走到村口时,整个村子看不到一丝的炊烟,听不到一丝的声音,着实静得出奇。

原来,附近这一带正赶上瘟疫流行,村中不见人影,也听不到鸡犬之声,满眼都是阴森灰暗气息,这让上清山人迅速做出判断,这是瘟疫流行后的结果。

上清山人驻足村头,凝视着村中的十多间破草屋,犹豫了片刻。他本想离开这个无人村庄,沿着山路继续前行。忽然,他的右耳朵打了一个激灵,彷佛隐约听到了村中尚有微弱的呻吟声。

“村里还有人活着。”上清山人几乎绝望的心情顿时又充满了一丝希望。他赶紧从破烂的道袍上扯下一块布蒙住半个脸,朝着发出微弱声音的一个用土坯垒的草房走去。

这个土坯草房共有三间,门前还有一个小院,是用一些树枝围起来的栅栏。

上清山人推开栅栏上的破门走进了院子,听到西边屋里传出一点动静来,他赶紧推开门走进了屋里,发现一个小女孩躺在土坯炕上奄奄一息,一只小黑狗趴在她的身边也是骨瘦如柴,无精打采。

小黑狗见有人进来了,似乎让它看到了希望,冲着上清山人艰难地发出了“汪”的一声。

上清山人赶紧找了个小碗,摘下肩上的葫芦,把葫芦里的一点水倒进了碗里,扶起这个姑娘的身子,扒开她干裂的嘴唇,给她喝了两口水。

上清山人看到小黑狗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就把碗里剩下的一点水,放在了小黑狗的面前。小黑狗用感激的眼神望了望他,随后用舌头舔了舔碗底里的几滴水。

上清山人轻轻摇了摇这个姑娘的身子,小声说道,“姑娘,醒醒。姑娘,快醒醒。”

这个姑娘看上去十四五岁,脸色蜡黄,身体极度虚弱,但尚有一丝气息。趴在她旁边的小黑狗也是虚弱到了极点,连站立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上清山人知道这个姑娘和小黑狗都是饿虚脱了。他掏出布袋里仅剩的半块硬邦邦的烧饼,把葫芦里剩下的一点水都倒进碗里,把那半块烧饼又掰了一半用水泡软后,塞到了姑娘的嘴里。

这时,昏迷的姑娘本能地做出了反应,慢慢地吃下来一小块泡软了的烧饼。

上清山人见小黑狗这么忠实地守护在姑娘的身边,内心也是颇为感动,随手也给了小黑狗一块用水泡过的烧饼,饿极了的小黑狗一口就吞了下去。

喝了点水、吃了点烧饼的姑娘似乎有了点反应,动了动胳膊和腿。而小黑狗的精神状态也明显好了一些,冲着上清山人感激般地叫了一声。

上清山人见姑娘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就走到院子里,查看四周的情况。他知道如果没有水,他和这个姑娘,还有那只小黑狗,谁都活不了。他准备先去找水源,以解当下的燃眉之急。

那么,上清山人找到水源了吗?他能否把这个姑娘救过来?咱们下回接着说……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