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开局就建造戴森球! 连载

能源危机?开局就建造戴森球!

分类:玄幻奇幻 作者:下村小青年 字数:3万字 标签:能源危机?开局就建造戴森球!,下村小青年 更新:2024-06-08 00:32:25

前世大学的时候,他迷上了一款叫星际文明崛起的游戏,玩了整整2000个小时,简直比吃饭睡觉还上心。那时候,他在游戏初期,为了文明等级提升,为了能源需求,足足构建了数十个戴森球,甚至吸收了黑洞的能量,结果一不 ...

平行世界,东方京城。

国家科学研究院的大会议室内,挤满了各路大佬。

这些平日里风云人物,此刻却个个神色紧张,仿佛连空气都凝结了一般。

在这里的,哪个不是在自个儿领域里能搅动风云的大佬啊?

但现在这些大佬,都是满脸忧愁的表情。

终于,坐在案桌中央的老者开口了,他的声音里透着失望和无奈:“各位,咱们这三天三夜的头脑风暴,难道真的要白费了?”

会议室里,各专家的神情比锅底还黑,只有陈怀德院长依旧冷静,稳如老狗地坐在主席位上。

他一边摆弄着手中的笔,一边听着张爱国的汇报,那可是清北大学的副院长,能源领域的顶尖专家。

“能源这事儿,真是让人头大。”张爱国扶了扶眼镜,苦笑着说道。

“院长,不是我们不给力,实在是资源有限。”他摊开手,一脸无奈,“全球能源,照这速度,顶多撑个百年。”

“石油、煤炭、钢铁、稀有金属,哪个不是用一点少一点?”

他掰着手指头数落,“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石油矿脉就剩那几个,煤炭、铁矿也是捉襟见肘。”

张爱国顿了顿,眼神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国际上的漂亮国、呕洲众国,表面上风光无限,其实也是外强中干,能源问题让他们焦头烂额。”

“至于核聚变技术,新能源公司的代表也提了,短期内指望不上。太阳能?硅矿都没了,拿什么做硅晶板?”他摇摇头。

“照这样下去,百年之后,全球都得回到拿石头砸坚果的时代。”张爱国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此时,会议室的气氛沉重得能滴出水来。

全球的能源日渐短缺,各国手头上的存货参差不齐,百年之内,可以预见的一场戏码就要上演了。

那将是一场场争夺剩余能源的混战!

可这战争啊,它就像个无底洞,能耗尽你剩下的每一滴油水。

一旦打起来,咱们地球上的能源库存,连三十年都撑不住!

陈怀德这会儿脸色煞白,他可是东方科技项目的总工程师,几十年风风雨雨,国家级的大项目经历无数,如今却也只能干瞪眼。

这几百号东方科学家,各个领域的顶尖高手,三天三夜没日没夜地讨论,得出的结论却让人心凉透底——等死!

会议室里,这些平日里指点江山的行业大佬们,如今一个个像是丧家之犬,瘫坐在豪华座椅上。

三天三夜的头脑风暴,精力耗尽,得到的却是这么个让人心灰意冷的结论。

此刻,没人想开口说一句话。

“人类......”陈怀德院长脸色如土,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什么人定胜天,简直就是扯淡!

人类的快速发展,全靠地球母亲供血。

所有的技术,都是建立在能源之上的。

能源让人类上天入地,甚至踏足宇宙。

可一旦能源断绝,人类啊,跟那蝼蚁又有什么两样?

“唉......”陈怀德院长最后长叹一声,他那双曾熠熠生辉的眼眸此刻黯淡无光,就像被乌云遮住的星辰。

陈怀德的心情沉到了谷底,他几乎已经放弃了希望。

会议室里,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今天的会议内容,任何人都不许外泄,以免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恐慌……”

他停顿了一下,深知随着会议的结束,人类命运的终点似乎已近在眼前。

“散会。”他宣布。

“请等一下!”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绝望之际,一个年轻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院长,我有个计划,或许能一次性解决地球能源问题。”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几百号人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目光齐刷刷地往后看去,那眼神比刀剑还锋利。

陈怀德猛地抬起头,清北副院长的张爱国也瞬间眯起了眼。

在会议室的后排,一个身影缓缓起立,那是何一帆,二十四五的年纪,身材修长,容貌俊秀得几乎让人忘了呼吸。

何一帆环视四周,从容不迫地开口:“院长,张副院长,以及在座的各位院士、总工、专家和各公司代表,我是何一帆。”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来自江城市云海重工机械制造厂。”

何一帆不慌不忙地用中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那模样儿,就像是厨房里的大师傅面对着一桌子的食材,轻松自在。

周围呢,一圈儿的行业大拿,东方国度的几百号精英分子,都巴巴地看着他。

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年了。

这五年,他可没白虚度光阴的,对这个资源快要用光的星球已经门儿清。

这星球,跟自己原来那地球八九不离十,唯独这资源,消耗比较大。

这边大佬们开始交头接耳,有人还忍不住出声:“何一帆?这小年轻儿,不是在逗我们吧?”

坐在旁边的一个中年男人,一边摇头一边说:“这问题,整个行业的诸位都没有办法解决,他一个毛头小子能行?”

“确实!”

“这小子确实太年轻了。”

“能源问题困扰这么多年了,谁能解决?”

“哈哈,这不就是年轻人想要显摆一下嘛!”有人打趣道。

“云海重工?这是哪家公司啊,头一回听说。”另一人附和。

“他是怎么混进来的?”众人窃窃私语。

院长听着周围的议论,不禁皱起眉头。这时,张爱国迅速翻阅起研讨会成员档案,不多时便找到了何一帆的资料。

“院长,这位何一帆不简单,他是江城市云海重工的法人代表,董事长,还是厂长。”张爱国汇报道。

“这家伙,是继承了父母的产业。”他继续解释,“在我国填海造陆工程领域,云海重工可是响当当的名字,他们生产的夯土机和绞吸式挖泥船在业内独一无二,深受国企和道路桥梁公司青睐。”

“而且,何一帆还是清北理工的材料学和建筑学双料博士呢。”张爱国补充道。

院长听完,微微点头。

虽然对这个年轻人的方案心存疑虑,但何一帆在刚刚的压力下表现得泰然自若,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会场上,专家们平均年龄超过45岁,听听年轻人的想法也无妨。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