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故事版 连载

黄帝内经故事版

分类:其他类型 作者:永恒的火焰 字数:16万字 标签:黄帝内经故事版,永恒的火焰 更新:2024-05-16 03:10:16

基础理论: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等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等。 养生之道:介绍了各种养生方法和原则,强调顺应自然、调和情志等。 疾病诊治:论述了多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经络腧穴:详细讲述了经络系统和穴位的分布与作用。 预防医学: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在遥远的古代,黄帝出生时便带有神异的气质,非常聪明。当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说话了,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在幼年时期,他就能够遵循事物的道理,行为举止非常得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更加敦厚、聪慧而敏捷。

黄帝问岐伯:“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们,他们的寿命都能超过百岁,而且身体活动依然强健不衰。然而现在的人们,年龄刚到五十岁,身体机能就开始衰退了。这是时代不同导致的呢?还是人们失去了什么重要的养生之道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们,他们懂得养生之道,他们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调和身体的术数(养生方法),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会过度劳累,所以能够身心和谐,活到自然寿命的尽头,超过百岁才去世。

然而现在的人们却不同,他们把酒当作饮料,常常放纵自己的欲望,饮酒后还进行房事,过度消耗自己的精气,不知保持身体的充盈,不善于调节精神,一味追求快乐,违反了生命的自然规律,起居无度,因此才会在五十岁左右就开始衰老了。

上古时代的圣人教导人们,要避开那些有害健康的因素,如虚邪贼风等,要保持心境的恬淡虚无,这样真气就会充沛,精神内守,疾病自然就不会找上门来。

他们总是心态平和,欲望很少,内心安定不恐惧,身体劳作但不觉得疲倦,气息顺畅,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欲望,得到所希望的东西。

他们享受自己所吃的食物,穿着舒适的衣服,乐于当地的习俗,不羡慕别人的地位或财富,因此人们称他们为‘朴实’的人。

由于他们的欲望很少,所以眼睛不会因过分追求而疲劳,心也不会被邪恶的诱惑所迷惑,无论聪明还是愚笨,都能适应环境,符合养生之道。

这就是他们能活到百岁以上,身体依然强健的原因,因为他们具备了完整的养生之道,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

黄帝又问:“人年老后无法生育,是因为身体的能力已经耗尽了吗?还是命中注定的呢?”

岐伯解释说:“女子从七岁开始,肾气开始旺盛,牙齿更换,头发开始生长。到了十四岁,月经开始来潮,具备了生育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已经稳定,智齿长出,身体发育到顶点。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头发长到最长,身体最为健壮。三十五岁开始,阳明脉开始衰退,面部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脉都衰退了,面部完全憔悴,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虚弱,太冲脉衰退,月经停止,因此无法生育了。

男子从八岁开始,肾气充实,头发开始生长,牙齿更换。十六岁时,肾气旺盛,精气充盈,开始具备生育能力。二十四岁时,肾气稳定,筋骨强健,智齿长出,身体发育到顶点。三十二岁时,筋骨肌肉都达到最强壮的状态。四十岁时,肾气开始衰退,头发脱落,牙齿枯槁。四十八岁时,阳气开始衰竭,面部憔悴,鬓发开始斑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退,筋骨活动不便。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减少,肾脏衰退,身体各方面都达到极限,因此牙齿和头发都脱落了。”

黄帝问:“但有些人即使年老了也能生育,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他们天赋寿命较长,气血流通顺畅,肾气依然充足。但即使是这样,男子的寿命也不会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不会超过四十九岁,因为这时天地的精气都已经耗尽了。”

黄帝又问:“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他们的寿命能超过百岁,是否还能生育呢?”

岐伯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延缓衰老,保持身体的完整,即使年龄很大,也依然能够生育。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保持得很好,所以能够生育后代。”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真人,他们能掌握天地的规律,调和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保持统一,所以能够活到与天地同寿,没有终点。这就是他们通过养生之道实现的。”

岐伯继续解释说:“中古时代有至人,他们德行纯厚,完全掌握了养生之道,与阴阳调和,适应四时变化,远离世俗,积聚精气,保全精神,游走在天地之间,视野开阔,这也是他们能够延长寿命,身体强健的原因。他们也可以算是达到了真人的境界。

还有圣人,他们生活在天地之间,顺应八风的变化,适应世俗的嗜欲,但内心没有怨恨和愤怒,行为不离世俗,穿着得体,举止不俗,不劳累身体,内心没有烦恼,以恬淡愉快为追求,以自得其乐为满足,因此他们的身体不会衰败,精神不会涣散,也可以活到百岁以上。

再次一些的是贤人,他们遵循天地的法则,效法日月星辰的运行,调和阴阳,顺应四时,追求与上古的养生之道相符,也可以使寿命延长,但终究会有极限。”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