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涛涛洛口岸 连载

黄河涛涛洛口岸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七里河范 字数:5万字 标签:黄河涛涛洛口岸,七里河范 更新:2024-05-23 01:16:08

百年黄河泺口,就是一部济南百年的沧桑史和血泪史。在这里有清末民初盐商的富可敌国,有繁荣兴盛的老商埠,有泺口名吃泺口陈醋、成丰面粉、香醋鲤鱼,有军阀对济南人民的摧残,更有济南人民对日寇的愤恨。滚滚的黄河 ...

有人说,先有泺口后有济南。也有人说,是有着古老悠久历史的济南,带动了泺口的发展。我想无可厚非的是那条古老黄河的灵魂,赋予了泺口的繁华与兴盛。无论怎样的说辞,都证明了了泺口与济南,泺口与黄河的鱼水关系。

洛口,又称泺口,在济南北部,现济南天桥区的一个地名,是跨越黄河,北出济南的门户。同时,也是济南的一个重要码头,也可以说是,济南交通的咽喉要塞。

洛口是古代泺水入济水的地方,所以也叫“泺口”。北魏时就有“济水又北流,注入济,谓之泺口也”的记载。金朝《金史·地理志》时称“上泺口镇”,说明泺口的历史悠久。也有人,将“泺口”写作“雒口”,而“雒”与“洛”相通,所以“泺口”也写作“洛口”。随着时间的沧桑变化,古济水演变成为大清河,泺口就占据了两河交汇的有利地势,到了明朝时,泺口逐渐变成了繁华的水运码头。

明代,大清河、小清河水路运输繁忙、昌盛,泺口建有水路两用码头,极大的促进了当地商业的繁荣。

明末崇祯年间,刘敕在他撰写的历城县志《历乘》中记载:“泺口镇,城西北二十里,商人贸易之处,胶莱公司驻焉,鹊山高峙,大清东流,楼船往来,亭阁飞甍,诚一巨镇。”

当时,济南、泰安、东昌、兖州、沂州、曹州等地所用的食盐、日用品都是由泺口转运。泺口还是木材、药材、毛皮等货物的集散地。也有古书记载:“泺口,商业重镇之地,商贾大贾麋集,菜馆酒楼布满街市,楼船往来,亭阁飞翁。”可见,当时的泺口是多么的重要和繁华。

当我想把泺口写成一部小说的时候,心里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泺口作为济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济南人心目中,还是在泺口人心目中,二者都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当人们把“小济南”这个称谓送给泺口的时候,谁能说得清,是济南人的骄傲,还是泺口人因身在济南旁边的骄傲呢!或许都有,或许都没有,就是一个雅号而已。

但是我真的不这样认为,原因是,我既然和泺口有缘分,我就要把它古今血脉融入进我文字的血脉里去,让我的文字发光、发热,让泺口的一些事情永恒。我决定深入到这个离济南最近的地方,深入到这个离黄河最近的地方,去聆听泺口的喘息声,去聆听涛涛黄河水的声音,探索古城古水给泺口带来的契机和撞击。

我在一个周六的上午,驱车来到了泺口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探寻它历史的的足迹。

滕大伯叫滕续良,是土生土长的泺口人。实际年龄九十多岁了,看上去像七十多的样子,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口齿清晰。老伴早就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去世了,他没有儿女,孤身一人。

自从老伴去世后,本来不爱在大街山转悠的他,也有了不愿意回家的习惯,没事的时候,就拿着一个马扎,坐在大街的一个特别显眼的,又特别安全的地方,看太阳,看风景,看来来往往的人群车辆。

当我说明了来意,要在泺口走访几天的时候,滕老伯很高兴,他毫不夸张的对我说:“年轻人,可以给你这样说,我就是泺口的百事通,祖祖辈辈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我很庆幸,认识了滕老伯。结识了这位泺口的百事通,这位不用花钱的导游和讲解员。不过,只是来的时候我给老人带了一箱奶和一些水果。

“你贵姓呀!小伙子!”听到腾老伯这样问我,我既高兴又诧异。难道我还是小伙子吗!或许在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面前,即使一个五十多岁的人,也要被称之为小伙子或者说是年轻人,不是因为你自己长得真的是那么年轻,我感觉主要的是,老人会说话,懂礼貌,这也或许是老人长寿一方面原因吧!

“老伯!我姓范,以后你就叫我小范吧!我和过去一个在你们这里生活过的盐商范家是一个范。说不定,五百年前,要是按辈份论起来,我们还是一家子呢!”听完我的回答,老人呵呵呵地笑了。

“老伯!你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泺口人,你是希望你们是叫左边三点水,右边一个各的洛口呢?还是左边三点水,右边一个乐的泺口呢?”被我这一问,老人好像有点诧异。

“我基本没有啥文化,就读了三年私塾,就不再读了,你好像是在说绕口令考我吗!”老人一改刚才的高兴劲,显得有点生气的样子。

我连忙解释道:“大伯,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问问你们这些当地人,更喜欢让你们的地方,写字的时候,写哪个字,更高兴一点!就像我,我娘从小就叫我老臭,不叫我大名一样的道理!我更喜欢更多的人,不叫我老臭,而是叫我范祥龙一样。”

听了我的解释,老人说:“我希望我们是带有乐字的,不是带有各字的名字。因为,乐字是高兴、是欢乐;各,这个字是各奔东西的意思,各奔东西不就散摊子了吗!”我微笑着说了句,“对呀,老伯,你说的太好了。”

也许是,我的幽默和老人拉近了距离,我和老人就十几分钟的交流,就成了熟人。于是,滕续良老人,便滔滔不觉得给我讲述了泺口的过去······

“黄河就在我们身后,靠着我们家这么近,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岸边,我真的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光知道是从西边天上来。我看你是个文化人,今天你就给我说说黄河的事吧!行吗?小范!”“好吧!老伯!我就给你说说,黄河的事。”我掏出了一支烟,又问老伯,“刚才,我也忘了问问您老吸烟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没事,我不吸烟,虽说喝点小酒,但是也喝不多,就是二两适中。小范,你以后喊我大爷吧,别叫我老伯了,我还是听着大爷舒服。”“好的!大爷!”我以后就喊你大爷。

我虽然抽烟不厉害,但还是点燃了一只香烟,猛吸了一口,然后,两只鼻孔,冒出了两只烟柱。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彦拉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这是原来的认识,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了,真正的源头已经被发现了,它在青海省的腹地。据说源头有三个,一个是扎曲,一个是约古宗列曲,第三个是卡日曲。其中呢,第三个源头卡日曲有五个碗口粗细的泉眼,即使是夏季,也还是泉水旺盛,不会干涸,这才是黄河的真正的源头。源头的黄河水很清澈,直接可以喝。”

听了我的解释,能够看出来,老伯很高兴。他终于明白了,天天守着的黄河,是这样发源的,紧接着他又问我,为啥源头河水那么清澈,而到了我们这里,就是黄色的浑水了呢。

我就给老人说了,那是因为黄河经过黄土高原,被冲刷下来的泥土,经过几千里的奔流,来到了我们这里,就把泥沙沉积了下来,所以,我们济南段的黄河,就成了地上河。

“小范呀!你还真行,知道的还真的不少呢!今个,你不要笑话我,让人家知道了,一个生活在黄河岸边几十年的黄河人,不知道黄河真正的来龙去脉,真的会让人笑话。”

“大爷,你不能那样说,我知道黄河的大概模样,但是我可不知道泺口的来龙去脉呀!各有长处,各有千秋。”显然,老人对于我的解释,很满意······

快要中午的时候,我给老人说,要出去一趟。不一会功夫,我就出去到了外面的小卖部,买了一个烧鸡、豆腐皮,花生米,还有两瓶二锅头白酒。

“小范,你太客气了,你不出去买东西,我也不会让你饿着,中午,家里有啥,就吃点啥。”

说着,老人拉开了冰箱的门子让我看。里面还真的是,各种蔬菜和肉类,满满的。

“小范呀,说实话,现在吃喝是没有问题,就是有点孤单。”

“大爷,那,我以后,就有事没事的,就来你这里拉呱,行不?”

“好啊!欢迎呀!”老人高兴地说道。

不到二十分钟的功夫,老人就把我买来的酒肴,弄到了盘子里。另外,他又从冰箱里拿出来一个水果罐头,四个菜齐了。他说,他不爱喝二锅头,除了度数高之外,主要是那种味道,他不习惯。

于是,他拿出了用十斤塑料桶装的纯粮食酒。他说,别看是塑料桶酒,但是几十块钱一斤,一点不比原瓶酒差。

“大爷,你说的这话,我信,我也尝尝你的纯粮食酒。”其实,我在家里也喝这种纯粮食酒,不过我不能说实话而已,有时候,善意的谎言,还是有用的。为了让老人高兴,我只能说尝尝这两个字了。

按理说,我开车真的不该喝酒。万一酒驾,那就要揍了醋了。

我让老人给我倒上了,二两半的茶杯的一半。老人,理解的说:“小范,你开车,我不会让你喝太多,一两酒吧!”

“好的!好的!大爷,咱们边喝边聊!”

也许是老人喝了点酒的缘故,话多了起来。虽然没有太高的文化,但是说起来话来,一套一套的,就好像讲解员一样,可以用滔滔不绝来形容。也可能是,老板去死的早,长时间没有了倾诉的对象,今天遇到了我,就找到了可以倾诉的人。

“泺口这个地方,早在金代时就属于济南历城老县。到了明朝的时候,就改成了雒镇。清朝时,虽然叫了一段时间的雒镇,后来又改成了泺口镇。民国以后,也就是1912年以后,先是设了泺口区,不知道是咋回事,后来又改成了泺口镇,仍然隶属于老县历城管理。解放以后,先是成为由济南市的直属镇,后来又划属市郊区,,再后来,又成立人民公社,风风雨雨最后成立了现在的泺口街道,属于了天桥区管辖。”

通过老人粗略的讲解,我大概了解了泺口的过去和现在。我不禁感慨道,百年泺口,风雨沧桑啊!

如果说黄河影响着泺口码头的繁华兴盛,那么泺口村居民社和济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街道布局,还是生活习俗等都有济南的影子。

过去,匪患猖獗,为防止匪患,保民平安,泺口仿照济南府的样子,修建了城墙。修建时,采用土夯石砌成了高七米,顶宽四米,城墙上面各有垛口,城墙外设有圩子壕,壕外是沼泽盐碱芦苇地。由于,泺口一面的城墙,紧靠黄河而建,也就是三面城墙一面大堤的格局,所以,整个城墙布局成“月牙状”,俯卧在黄河的南岸。因此,在泺口的大街上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泺口街的圩子墙——少一面!

泺口城墙设了四个门:东门叫经海门,站在东门上,向东可以远远看到东面的大海。东南门叫瞻岱门,天气晴好的时候,站在东南门上,可以看到远处的泰山。西南门叫普药门,人们没事的时候,站在西南门上,可以望见附近的药山,据说经常远看药山,可以保全家身体康健,平安吉祥。西门,也就是泺口镇的正门,正冲着邻村小鲁庄,西门是出入泺口镇的重要通道。

人们说,黄河发大水时,只要把东南门、西南门囤住,再大的黄水,也进不了街。

至今,泺口的主要街道,都有着济南的影子。像济南有条“天桥塘子街”,泺口也有一条“泺口塘子街”。

泺口的街道有:上关街、中关街、下关街、朝山街、奎文街、枫林街、太平街、花园街、泉子街、进士街、斜路街、九曲街十八巷,还有民国初年曾设盐业稽核命名的所里街,有顺治年间秦、关、范三大盐商结盟之地三义街和义和巷。所以,泺口镇的街巷有被称之为“三十六街套七十二巷”的说法。

济水也被称为大清河,1955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入大海,泺口就成了黄河上名副其实的重镇。随着黄河航运的发展,向东沿着黄河的轨道,可以直接通到大海;上及鲁南、河南、陕西等地。镇上集市贸易兴盛昌达,店铺林立,泺口被当地人称为“小济南”。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