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天记 连载

窥天记

分类:武侠修真 作者:云山YM 字数:6万字 标签:窥天记,云山YM 更新:2023-10-16 18:53:06

天道给予,必先夺取?陆放原为一介平民,却莫名其妙卷入修行之路。且看世事无常,人心叵测~

陆放第一次见到沈三规,是在福顺客栈做跑堂的时候。当时正值太平盛世,东山省地界有一金门镇,此镇的回龙湾码头是南北通商的重要渡口。每天都会有南来北往的货船停靠。

福顺客栈里面住的大多都是南方到北方来做生意的客商,整日人来人往,价格不低,却一房难求。

起初,陆放在客栈里迎来送往,只觉得沈三规同其他客人一样,都是来此地转运货物的客商,便并未太在意。

后来,沈三规住进客栈的第五日,陆放才开始对此人特别留心。

这事还要从头说起,福顺客栈作为金门镇的门面店家,平日里前厅大堂和长廊是务求干净明亮的,若是有什么脏污需及时清扫。

陆放从十五岁到福顺客栈打杂,因兢兢业业,为人机灵,又识得几个大字,才得掌柜赏识从一个后院打杂“提拔”到前厅跑堂,月钱也一下子从二十文涨到一两半银子。

所以,这前厅的卫生重任都落在他身上,地面上只要是有什么显眼的脏东西定逃不过他那双眼睛。

最近正值清明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金门镇总是连绵几日阴冷潮湿,那细雨淅沥不断,像是老天爷抖了抖箩筐,把腊月里没倒干净的残雪,化作小雨倾倒了出来。

这样的天气里就难免有些泥泞,好在金门镇这地方号称小商都,富得流油,衙门早已将主要的往来干道铺上青石,客商们出门无非就是谈谈生意,再转到码头盯着自己的货物运输。来来回回走的都是青石路,脚上倒也干净。

唯独沈三规,每次都是中午出门半夜回,两手空空一脚黑泥的走进客栈,活像是翻山越岭误入泥潭。

陆放的二舅在码头扛大包,回了家都很少见到脚上有那么多泥。

一次两次三次,陆放只当是这位客人误入小巷或游山玩水去了,可一连五日,都是如此,陆放难免心生疑惑。

今日清理地上的泥印时,便偷偷观察起刚刚外出归来坐在不远处喝茶的沈三规。

此人,相貌平平,眉毛粗大,鼻梁低陷,鼻头倒是饱满,最醒目的就是一对招风圆耳略显滑稽。典型的南方人身材,身高六尺,身穿淡青色棉袍子。一缕胡须黑白相间,看着五十岁冒头的样子。

南方客商但凡能住得起福顺客栈的,一般都会带一个贴心的伙计。老爷住上房,伙计住下房,平常跑跑腿,有事也好照应着。

沈三规五天来一直孤身一人,也极少与人交谈,晌午出门天黑才回来。倒是更像个伙计,可哪有伙计住上房的?

况且沈三归举止有度,书卷气中又有一些江湖人的朗利。陆放如今也算是阅人不少,越琢磨越觉得这位客官颇为有趣。

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好奇心这道门一经打开,便有一种心痒难耐的感觉,需刨根问底探明缘由才能痛快。

......

夜晚,细雨仍绵绵不绝,店里的客人也都没了出门闲逛的心思,吃过晚饭,各自回了房间,街上也没什么行人,大厅里十分安静,在烛光的映照下令人感到分外安宁。

陆放一边擦拭地上的鞋印泥渍,一边慢慢往沈三规身边靠。“客官,咱们这最近就是这么个天气,地上打滑您可千万当心。”陆放脸上堆满笑容,尽量让对话不显得那么突兀。

沈三规听后微微一愣,随后放下手中暖身子的热茶对着蹲在地上打扫的陆放致歉道:“多谢小哥关心,给你添麻烦了。”

沈三规说话中气十足,语气也颇为真诚。

陆放本想套个近乎,也好多聊几句,探探对方底细。这倒好,反让人以为自己是在发牢骚,细品自己刚才一番话甚至还有些埋怨的意味。

陆放心思急转,赶紧解释道“可不敢,客官不要多想,咱就是干这个活计的。”

“小的刚才擦地时想起往年有好些初到此地的客官,每到了这个季节就换衣服换得特别勤嘞。”

“讴?怎么说?”

“哈哈哈,这不是咱们客栈门口有几条百年石阶嘛,积年累月的,早已磨的跟镜面儿似的。晴天还好,可一到了这种天气,走路一着急准摔个大跟头。刚出门,就得返回房间换衣服。”陆放解释道。

沈三规微笑点头,表示了然。

陆放则擦了擦汗,心想这一茬算是糊弄过去了。

“客官,我从小就在此地长大周围都熟的很,您要是想去哪,我给您说一条干净的道儿,免得脏了您的鞋子。”

沈三规连道“不用”,只说自己在等一批皮货,过几日就走。

陆放无奈只好作罢。

沈三规捧起茶低头喝起来,只是一脸愁容眉头紧锁。烛光照得一对浓眉之下眼光闪烁,像是在思索什么。

待到陆放收拾干净,准备离开之际。沈三规突然叫住他。

陆放赶紧恭恭敬敬的上前听话。

沈三规声音不大,说道“我最近想去这金门镇周边乡野转转,你熟不熟?”

陆放心道“你怕不是都转遍了吧?”

“这咱熟得很,金门镇周围的名山咱都晓得,现今正是百花开放,风景好着呢。”

神三规打断了他,又道:“我年纪大了,爬不了太高的山坡,也不愿去访那些人多的名胜。”

陆放更加疑惑不解。

见陆放不明其意,沈三规继续道:“可有矮一些的山坡,风景好一点,有山有水,平日里不怎么有人去就行。”

“您容我想想。”

陆放思索良久,最后开口道:“我想起一处地方,不过路途要远一些,来回一趟得大半天。”

“说来听听。”

“出了南城门,您沿着岸边,顺着卫所前那条路一直往南走,约莫着得有小三十里路。有一处叫郑家疃的村子,周围有好几个山丘景色都不错。说来也怪,山上常年是花团锦簇灌木丛生,就是长不起树木,鸟兽也少,村里人都不愿意去。”

“我前几年跟着家里大人路过,风景还是不错的。”陆放补充了一句。

沈三规听闻之后眼睛明亮了几分,却道“三十里路来来回回大半天都不止,罢了,歇着吧明日再说。”

陆放招呼沈三规回房间,心里对这位古怪房客的好奇又增添了几分。

第二天,正赶上陆放本月唯一一天月休。早上习惯早起的他一早起来百无聊赖,想着回去看看老母亲,给同村的顾小花带一点镇上的新鲜玩意。

说起来,顾家老爷子和自己去世的父亲从小就认识,听说后来一起从老家逃荒到此地安了家,靠两家人互相照应才在村里站稳脚。

于是两家在陆放和顾小花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定了一桩娃娃亲。这顾小花,实际上算是陆放还没过门的媳妇。

出门之前,陆放从交班的伙计那里听说,那位姓沈的客人一早就出门了。

陆放心里奇怪,这人平日里都是正午才出门,今天这么早出门该不会真往郑家疃那边去了吧。

不过他也并未太在意,毕竟去一趟郑家疃实在太耗脚程。好奇归好奇,难得歇一天他也不愿意为此耽搁。

置办好回家的东西,便出了城。陆放长大的村庄名为槐树沟,差不多就在金门镇和郑家疃中间的位置,不急不慢的走也得小一个时辰。

陆放平日里运气好的时候能拦上一辆去往同村或者邻村的牛车,捎上一段路。但今日陆放刚一出城,就碰到自己的同村发小江宝骑着高头大马从他身前呼啸而过。

陆放看到后赶忙叫住了他。

二人自小一起长大,如今也许久未见,询问才得知他因曾在镇上的大户林老爷家当随从时学过骑马,如今在回龙湾码头寻得一份送文书的差事。

价值不菲的快马自然是公家之物。

江宝今日正好要到镇南乡间的几处驿站和仓库送几封货物清单和书信,可以捎陆放一段路程。

......

多年以后,陆放每次回忆起这段故事,都会感叹一句“无巧不成书”。若是没有这一桩不起眼的巧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了。

......

快马的脚程不是走路可比的,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比平日里半个时辰跑的路程都多。

江宝走走停停,每遇驿站和仓库都要下马送信,初次乘马的陆放也能借此机会歇息一下。

陆放只觉得大腿内侧传来阵阵酸疼,屁股也磨得火辣,所幸再走一小段路就能到槐树沟。

在江宝进入仓库送信的功夫,陆放见不远处有一熟悉身影,正自北往南。仔细看去,正是一早就出门的福顺客栈房客——沈三规。

方才快马跑的太快,已赶超了一早就出门的沈三规。见此情形,陆放心中基本可以肯定,沈三规是要去往自己所说的郑家疃附近。

陆放见沈三规像往常一样,随身背着一个包袱。但左手掐着一小把未发绿芽的柳条,一边赶路一边四处观望,走走停停,一副不着急的样子。

沿途每遇柳树,沈三规必定驻足仔细打量一番,随后从柳树上折下一两根未发芽的柳条,再继续沿路南行。

陆放见沈三规越来越近,便提前躲藏起来。待沈三规走过后,江宝正从仓库里出来,招呼陆放“看什么呢?走了。”

陆放眼中犹豫一闪而过,随后将包袱扔给江宝,嘱咐道:“我突然有点事情,就不回家了,你路过村子记得将这个包袱捎给我老娘。”

江宝好奇道“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啥事不能等咱回来再办?你要是着急,我往回走的时候也能捎着你。”

陆放摆摆手“说了你也不懂,别管了,免得耽误你正事,你放心走就是了。”

江宝虽有些摸不着头脑,却也没再坚持,便跨上高头大马疾驰而去。

见江宝骑马离开,陆放还是有些许后悔,心道:放着马不骑,又过家门而不入,到底是为的啥?

好奇心还是压过这些杂念,陆放调整脚步,远远的跟在沈三规身后。

常人一个时辰的脚程,沈三规足足走了一个半时辰。

只见他走走停停逢山过水都要仔细观摩。陆放常感十分无趣,差一些就要追上沈三规假装偶遇,一路上也好攀谈作伴。

距离郑家疃还有几里地的时候,沈三规突然停下。

陆放心道“还没到地方呢。咋停了?”

远远看去沈三规手上做了几个动作之后,四处张望了一下确认周围没有人便从怀中掏出一物,远远看去像是一面方方正正的木板。

陆放躲得远,看不清楚是什么东西。

沈三规原地徘徊几圈之后,便径直离开了大路,扎进了一条小路,身影瞬间消失在杂密的树木中。

陆放心中一急,暗道“不好!”若是在这里跟丢了,那真是鸡飞蛋打。

可陆放一时不敢贸然追上去,一是小路上没什么遮掩极易被发现,二就是此地又偏僻的很,此人万一做的是烧杀抢掠的营生,自己的小命可就要交代在这了。

陆放等了一会儿,见那边毫无动静,便咬了咬牙跑了过去,在沈三规消失的路口一头钻了进去,看上去颇有些干脆利落的豪气。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