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朱棣,做大明国公 连载

追随朱棣,做大明国公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键盘战斗家 字数:4万字 标签:追随朱棣,做大明国公,键盘战斗家 更新:2024-05-22 05:09:30

你们认为做蓝玉义子有前途,我却知道这是个天坑。新来的燕山中护卫指挥使张玉是太子的人,所以你们选择投靠太子?那我选择燕王殿下。因为跟随蓝玉出征能捞军功,所以你们要加入蓝玉的远征军?不,我留下来替燕王殿下 ...

庆州。

黑夜上悬挂明亮的圆月,月光洒落地面,照亮了一顶又一顶帐篷,不时有巡逻的兵差,在营中篝火的照射下,与远处的山影泾渭分明。

军士们大多已经睡下,但也有些地方灯火通明。

角落的营区,旗帜与别处不同。

“你们是表现最好的孩子,所以才把你们单独挑选成队,不过你们不要松懈,想要成为永昌侯的义子,你们还不够格。”

刀疤脸,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眼神依然严厉,但是已经认可了眼前的少年们。

只是此人往日的威严,让少年们心中畏惧,所以并没有发现中年男人对他们的认可,少年们紧张之余,听到男人的夸奖,不禁纷纷露出兴奋。

他们许多是孤儿,有家人的也是家徒四壁,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却有同样的身份。

穷人家的孩子。

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十之八九会一生艰苦,更别说出人头地,只有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吃不饱穿不暖,干最苦的活,还要受老爷们的欺压。

但是有个机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成为永昌侯的义子。

永昌侯的义子,许多人成为了军中的将领,变成人上人,世袭的武官,卫所里的土霸主,他们娶最能生养又漂亮的婆娘,他们的子子孙孙世代的富贵。

这些穷人家的孩子们,平时敢都不敢有的念头。

哪怕永昌侯已经有了数百名义子,如此多的义子,以至于永昌侯义子的身份越来越不值钱,可仍然是他们不敢奢望的机会。

只是呢,永昌侯已经快五十岁了,有些年没有招收义子,所以想要成为永昌侯义子,改换自己的命运,这扇大门看似即将关闭。

那么,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谁能抓住了,谁就翻身做主,错失这个机会,他们就打回原形。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最小的才十四五岁,最大的也才十七八岁,可每名少年的眼神里,皆露出恶狠狠的目光。

十七岁的郑全紧紧的握住手。

我要成为永昌侯的义子,我要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再也没有人可以欺负我,再也没有人可以打我,我要成为人上人。

少年们的眼神,让中年人非常的满意。

“你们还有机会,而那些已经失去机会的人,你们要懂得,他们失去的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只有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们才能真正的脱胎换骨,改变自己的命运。”

“你们是努力的,也是幸运的,但是你们看到了,永昌侯的军队有多么精锐,从北平到庆州,一千五百里的路程,大军只用了九日,而消灭这里的胡虏只用了半日。”

“你们凭什么比永昌侯手里的精锐士兵们的命要好呢,别说成为永昌侯的义子,以永昌侯的身份,想要提拔谁,谁不会为永昌侯卖命,上刀山下油锅,想要为永昌侯卖命的人,轮的上你们?”

“你们能回报什么,你们什么都比不了。”

中年人的话,仿佛一盆冷水浇灭了刚刚升起希望的少年们。

这里的少年,有性急的,有性格沉稳的,唯独没有蠢人,蠢人早就被淘汰。

正是因为中年人说的是实话,让少年们感觉到绝望。

他们算什么,大把的将领都在巴结永昌侯,都想要为永昌侯卖命,与他们相比,一无所有的他们,差距太大了。

“但是永昌侯从来不是这样的人,他要求你们的并不多,勤操练,多学习,练好本事,上阵杀敌,本是军士们自身应该做的事情,可永昌侯愿意给予你们梦寐以求的机会。”

“所以你们不努力,辜负的绝不是永昌侯,而是你们自己。”

包括郑全在内的少年,每个人不约而同深吸一口气,决定赌上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押上自己的性命也无所谓,无论如何也要成为永昌侯的义子。

“卧槽。”

“好厉害的洗脑。”

房安目瞪口呆,内心惊呼。

谁懂啊。

睁开眼成为一名十五岁的少年,还没有适应,一路就要跟随大军赶路。

刚才汤泉说的许多话,别的不提,大军用了九日完成一千五百里的行军,抵达庆州后,马不停蹄消灭此地的前元残部,的确称得上传奇战绩。

汤泉是中年人的名字,蓝玉的亲信大将,永昌侯就是蓝玉。

大名鼎鼎的蓝玉。

行军速度被看作是名将的重要指标之一,曹操曾夸奖夏侯渊时就说过:“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司马懿也有八天行军一千二百里的战绩。

李世民和成吉思汗更是骑兵界的骄傲,那么谁的速度最快呢?

首先把里程进行换算,东汉的一里地是后世的415米,唐朝的一里地是531米,明朝的一里地是554米。

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其实是三天急行军速度207.5公里,平均每天时速69.1公里。

这个速度在古代已经非常强悍了,属于最优秀的将军行列。

要知道未来袁崇焕为了给北京城解围,亲自率领九千关宁军骑兵,两昼夜急行三百余里,和八旗军进行赛马式救援,平均速度也只是每天75公里。

近代骑兵的平均行军速度可只是每天五十公里左右,夏侯渊能保持近一周的七十公里急行军绝对够得上名将及格线。

那么蓝玉带领他的轻骑兵,九天一千五百余里,绝对是历史上最牛逼的行军速度之一,蓝玉不愧是洪武朝第一猛将,至少现在毫无疑问。

对得起朱元璋亲自分封的永昌侯,百战百胜之名。

明朝第一武将是谁,后世争议很多,但在如今洪武二十年,军中后起之秀第一人,加上还是当朝太子心腹的条件,红得发紫的那种,的确隐隐有成为百万军中领头人的迹象。

如此人物,带兵必然有一套。

至少在使用义子这方面,已经略微适应环境的房安,只看蓝玉手下做事的风格就心服口服,什么样的头带什么样的手下,连史料上不出名的汤泉都如此,更不提蓝玉本人。

最为关键这大饼是真的呀,并不是纸上画的。

后世许多人为了万把块钱就敢冒着风险上战场,何况是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当下,成为了蓝玉的义子,虽然蓝玉义子的名头越来越不值钱,但混个世袭百户问题是不大的。

百户管理一百名军户,还有,明朝百户是世袭的。

世代的村长。

别拿村干部不当干部,更不提大明的百户官。

放在后世,好比家里大人跟你说,“好好读书,只要能考上大学,等大学毕业立马安排进烟草公司当小领导。”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