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有人在等我 全本

千年前有人在等我

分类:女生耽美 作者:雲程 字数:27万字 标签:千年前有人在等我,雲程,天作之合女扮男装 更新:2024-02-04 12:22:11

[GL百合] 《千年前有人在等我gl》作者:雲程【完结】 簡介: 武王伐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兵撤鹿台而亡,武王克商,兵抵朝歌。牧野之后,朝歌就此成为历史。 本文全文存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收藏。 许朝歌,铭朝第一位女官,率人开凿了尹江唯一一条大运河,修水坝、分河流,一生致力于治水。其开凿的大运河绵延一千多年,使尹江再不

  [GL百合] 《千年前有人在等我gl》作者:雲程【完结】

  簡介:

  武王伐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兵撤鹿台而亡,武王克商,兵抵朝歌。牧野之后,朝歌就此成为历史。

  本文全文存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收藏。

  许朝歌,铭朝第一位女官,率人开凿了尹江唯一一条大运河,修水坝、分河流,一生致力于治水。其开凿的大运河绵延一千多年,使尹江再不会重现建宁三年的那场人间炼狱。史书上对许朝歌的记载极少,除了她货真价实的功绩,只剩下她贪污受贿、抛弃丈夫、不守妇道的谩骂。她是铭朝历史上唯一的女官,也是饱受千年指责的女贪官。

  祁牧野,土木工程师,平平无奇的历史爱好者。她的梦中总是会出现一个看不清脸的女子,她不认识她,她在她的梦中不断道别。祁牧野分不清这心痛的原因,直到许朝歌的墓室被意外发现,直到许朝歌规模宏大的陪葬品出现在世人面前,坐实她贪污的罪行,直到她见到了许朝歌的画像,原来这一切莫名的心痛皆来自于无计可施的失去,渐渐通红的眼眶也曾出现在画像上那位女子的脸上。她一次次穿越,一次次蓦然回首,那人依旧站在起点,温柔地说着道别的话语。

  本文所有的专业知识只出于兴趣,所学不深,还望专业读者手下留情。

  角色三观不代表作者三观,若与角色三观不符,请以自己的三观为主。

  立意: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1 | 第 1 章

  我的梦中,总会出现一个女子的身影。我看不清她的脸,也不记得自己曾在何时见过她,可每次她向我挥手,我总能心痛着醒来。梦中,她总是不断笑着向我道别。穿着湖蓝色罗衫裙的她,背着箩筐的她,穿着素缟的她。

  我不认识她。却总能感受她悲痛的心境。

  这大概就是一切故事的开始。

  -

  “祁工。”

  “祁工好。”

  “祁工。”“祁工早。”

  祁牧野经过身边的同事,点头示意。昨天是尹江工程竣工的日子,今天主要是做一些扫尾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大家自己安排。

  她的安排无非就是一个:去看一眼许朝歌的博物馆。

  去年许朝歌的墓葬被偶然发现,其规模宏大在尹江考古历史上实属少见,挖掘一年多了,还只是在外室,可见其奢华程度。

  不愧是贪污国库,借口工程不断敛财的人。

  对于许朝歌这个人,祁牧野不算特别陌生。她从小就在尹江长大,祖祖辈辈就是靠着尹江那条大运河发迹的。而那条大运河,就是许朝歌在一千多年前动举国之力挖掘的。

  对于许朝歌的评价,一千多年来大家众口不一。有人赞颂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运河,罪在当下,功过千秋;有人批评她罔顾初心,在国家危亡之际还劳民伤财,乃至国库空虚,无力抗敌;有人对她表示同情,一生治水,最后落了个孤独终老的结局;也有人痛骂她不守妇道,妻不以夫纲。

  在众多声音中,最响亮的,竟是最后一条。

  其实祁牧野对最后一种声音最为不耻。作为新时代女性,妻以夫纲这样腐朽的三纲五常早已被时代摒弃。但同时,她又有些好奇,年轻时候的许朝歌,确实优秀得无可挑剔,能被她看上的男人,为什么最后又莫名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简单收拾了一下,祁牧野就准备出发了。其实说实在的,她对许朝歌这个人并不太了解,关于她的记录也就史书上那寥寥几笔,唯一知道的几点都是在网上偶然刷到的。但因为她那条大运河对尹江市的贡献,祖祖辈辈靠大运河吃饭的祁家也就对许朝歌这人略知一二。

  “祁工,今天打算去哪里玩?”一同出门的小张问道。

  祁牧野打开导航,随口回答道:“去趟博物馆。去年不是出土了一处墓葬嘛,趁今天有空,去看看。”

  “您这对历史的喜欢程度,做工程真是可惜了。”

  祁牧野淡笑着:“工作和爱好还是要分开的。”

  工作日的缘由,博物馆人并不多,祁牧野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停车位,在网上买了门票,跟着导航走进场馆。

  进门处便是对墓主人的生平介绍。从一个乡野丫头,到尹江的商贩老板,再到大铭王朝史上第一个女官,最后落得隐姓埋名孤独终老的结局。

  整篇介绍的篇幅很短。因为主墓室还未开掘,博物馆陈列的都是外室已经出土且经过考古论证的物品。对墓主人的辨别也是通过出土的墓志铭加上仅有的一些史料加以论证。

  按理说,依照许朝歌的生平功绩,史书上少说也要单独列一段介绍。可奇怪的是,包括正史野史,对于许朝歌这个人都是一笔带过,鲜少提起。对于祁牧野这样的历史爱好者来说,这般反常的迹象,反倒是勾起了她浓烈的探索欲。

  馆内只有零落的几人,对着玻璃罩内的文物打量一番,拍几张照片,便跟做任务一般转身走向另一处。

  陈列的大多是一些珠宝玉石,古玩器具,还有一些墓主人收藏的水利书籍,开凿大运河所用的工具装备。目光所及之处,无不赞叹其做工的精致,规模的奢华。

  这大概就是考古的意义。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都只是一家之言。人难免会带有一些主观情绪,难以对一些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是经过对出土文物的考古工作,结合史料的记载,往往更能公正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