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丹枫落 连载

烟雨丹枫落

分类:灵异悬疑 作者:文方俞 字数:6万字 标签:烟雨丹枫落,文方俞 更新:2024-04-01 21:59:39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秋凉如水,张楠枫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时候不禁裹紧衣服,双手环抱在胸前,快速向宿舍走去。昏黄的路灯照在地面的梧桐树叶上,那铁锈似的黄让人避之不及,钻入眼底,使那眸子迅速蒙上一抹阴影。

张楠枫讨厌秋,更讨厌秋季绵延的细雨,她的情绪很容易被秋的寂寥裹挟。她心烦意乱地打开手机,把声音调到最大,歌声把耳膜震得嗡嗡响。

她刚刚被导师劈头盖脸数落了一顿,论文又要重新选题。她有些后悔读研究生。和其他人不同,张楠枫选择考研不是为了学历,不是为了就业,也不是热爱科研。她读研是源于对未来生活深深的恐惧和迷茫,想逃离将来面对职业选择的痛苦。

张楠枫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她的梦想是将来做个新闻记者,走南闯北,征战东西,不惧狂风,不畏暴雨。

在张楠枫心中,中国最牛的新闻记者是唐师曾。这位大名鼎鼎的记者曾经冒着生命危险亲赴两伊战场,去可可西里无人区探险,去神农架寻找野人……,这些都激发了张楠枫对外部世界无尽的好奇心。他的书《我钻进了金字塔》、《我从战场归来》、《重返巴格达》全部都是张楠枫的最爱。

她期望自己的未来能和唐师曾一样跋山涉水,去听世界的另一种鼓点。

可惜,张楠枫的梦想遭到了全家人的激烈反对,尤其是她父亲。

张楠枫出生在一个苏北小县城,那里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不是很发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教育普遍不太重视,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限于经济条件,往往又认为识几个字够用就行,不必要非得在象牙塔里拼搏,早日步入社会打工赚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些家庭甚至还会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对女孩子读书更是抱着无所谓或是随缘的态度。张楠枫姨妈家的两个表妹就在读完高中后去苏州的一家制衣厂上班了。

在这一点上,张楠枫属于是十分幸运的。

张楠枫的父亲毕业于师范大学,是当时县城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所以他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体会更深,也愿意为教育孩子付出全部,不分男女。然而,他对职业性别的观念仍然十分守旧。

张楠枫父亲反对她做新闻记者的理由很简单:辛苦、不稳定,对女孩子极为不利,将来必定无法兼顾工作与家庭。而女孩子无论多有出息,将来都是要围着一日三餐和孩子转的。

张楠枫当然无法苟同父亲的观念,但她无力改变。她该如何才能撼动父亲的权威呢?

张楠枫和她爸爸之间的抗争最终在高一暑假落下帷幕,结局是张楠枫被迫学了理科。

之所以说是被迫,是因为她本来已经提交了文科分班申请,但在她不知情的状况下,她父亲居然偷偷将申请改为理科并交给了学校。这让张楠枫极为恼怒,也给父女之间的感情造成了极大的伤痕。

在此之前,张楠枫和她父亲之间曾经有过一次的非常坦诚的对话,对话在张楠枫父亲的破旧书桌旁开始的。

张楠枫父亲平日就在卧室里办公,这间卧室朴素得有些简陋,一张挂着白色蚊帐的床、一张笨重的木头桌子、两把掉了漆的椅子。办公桌是张楠枫父亲工作单位淘汰下来的,现在又不得不老骥伏枥,继续担着使命。办公桌上堆着一大摞带批改的作业本和杂七杂八的书,笔筒里的毛笔、钢笔、铅笔各自为营地直立着,谁也不搭理谁。

除此之外,整个房间里就只有一个大衣柜,这个衣柜比张楠枫的年纪都大,里面塞满了床单被褥和各种衣物,仿佛下一秒就要吐了。

这间卧室在夏天十分闷热,仅有的一扇窗距离邻居家的房屋仅有一米之遥,光线和风都不愿意从这狭长幽暗的过道穿行。只有落地风扇在那张破旧的办公桌边上不知疲惫地摇来摇去、摇来摇去.....

张楠枫和她父亲的对话刚开始充满了火药味。张楠枫发誓自己无论如何不愿意去读理科班,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她既不擅长也不喜欢。她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反感已经不仅仅在精神层面,而是达到了条件反射般的厌恶。但是她父亲却认为只要张楠枫足够努力,物理这个拦路虎势必一战而溃,何况张楠枫的物理成绩尽管谈不上出类拔萃,总体而言还是属于优秀行列的。

张楠枫父亲坚信失败与天赋无关,努力奋斗才是改变生活的唯一出路;兴趣爱好都是无稽之谈,喜欢是来源于成功后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而非其他。简而言之,她父亲的观点就是“努力是成功之母,而兴趣是成功之子”。

他们双方注定从一开始就无法在观念上达成共识。谈了一个多小时后,两个人都筋疲力尽。张楠枫开始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爸,你就支持我这一次,什么条件我都会答应你的。我绝对......”

“方向是错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张楠枫父亲打断了她的话,似乎他已经把张楠枫的内心读透了、读遍了,“楠楠,我能理解你,但我不能支持你!”

电风扇的风无处不钻,狡猾而冷漠,它先吹进张楠枫的鼻孔,又偷偷溜进她的耳朵,接着就闯进她的眼睛和嘴巴,她的眼睛开始发痒发涩,她的嘴巴开始发紧发干,泪水快要不顾一切地冲出来了,她准备了一年的想要辩驳的理由在脑海里翻腾,她想象着自己在雄辩滔滔,但却最终一语未发。是怯懦了么,不,是舌头僵硬了,无法发出声来,仿佛下一秒就要窒息了。

“梦想要接地气,否则就只能是空想。爸爸希望你以后能学门技术,这才是立身之本。”

张楠枫父亲的这些想法源于他不幸的童年生活。他小时候的家庭条件很是窘迫,母亲因病早逝,父亲独自带着他们兄妹三个人,常常吃不饱饭。这让他做任何事情都很务实,首先考虑风险而不是机遇。

他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能有稳固的经济来源,不必富有,但至少不会为一次三餐发愁。“人得先活得下去,再考虑活得舒心”,这句话刻在他骨髓里。

张楠枫父亲依据着他对生活的认知去塑造张楠枫,这是他对子女一厢情愿且又深沉的爱的体现。

张楠枫虽然很愤懑,却也不能将所有的错全怪罪到父亲一个人的头上。说到底还是自己懦弱无能,没有为梦想坚持。她常常想,如果自己能更坚定些,事情也许就会有新的转机。

除了梦想的破碎,一塌糊涂的恋情也让她备受煎熬。张楠枫正深陷入一场单相思不能自拔,独自承受着孤独与失落。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