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耳国 连载

食耳国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王沉默 字数:13万字 标签:食耳国,王沉默 更新:2024-02-29 23:22:00

所有的爱恨情仇,执着与念想都在腊月初九一个女人的操控下烟消云散希望全宇宙的人,包括你,能够记得——这女人姓叶,叫叶暖轿。

食耳国不是一个国,而是一座酒楼。

酒楼位于长安东市,它还有一个别名,叫掇头仙。

先说食耳国,之所以叫这样一个古怪名字,是因为这家店以卤猪耳闻名,且店面很大,有三层楼之高,矗立在东市中央像一座独立王国。

人人都想当国王,哪怕只是一种幻觉。所以当长安人酒瘾发作,兜里又恰好有几个闲钱,总会邀上三五个知己来食耳国,吃猪耳,喝勒浆,指点江山,吆五喝六。

指着指着,喝着喝着,突然在隐隐约约之间,觉得自己就是国王。

而掇头仙则与李白有关。

食耳国兴起之初,这位当今大唐最伟大的诗人曾到此落过一脚。

据当时的在场者描述,那天临晌午时分,太白先生突然来到店里,孤零零一人,就着一盘凉拌猪耳狂饮二十多斤陈酿新丰后,燥热到不行,于是喊来笔墨架梯,不管人店家愿不愿意,挥笔就在酒楼雪白的墙壁上题下一首诗:“热暖将来镔铁文,暂时不动聚白云,拨却白云见青天,掇头里许便成仙”。顿时技惊全场,举座喝彩。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写了个啥。

有了李太白的加持,食耳国这下算是出了大名,每天慕名而访的食客不计其数,人人争当“掇头仙”。酒楼业务量当然也跟之飙升,喝的酒暂且不算,光是猪耳朵一天就要卖掉五百来盘。

——也不知道要杀多少头猪才能凑得齐。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幌子,大家来喝酒的真正原因其实并不是李白,而是食耳国的老板娘是个大美人。

长安常出来混的人都知道,食耳国的老板娘姓雁,叫雁秋容,长有一副神仙姿容。按坊间说法,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和尚就因为看过她一眼,用了整整五十年波罗密筑就的三寸灵台轰然崩塌——从此不再钻研佛理,而是夜夜独守在空寂的禅房里害相思。

大家也快要崩塌,因为雁秋容不但人长得好,身世背景也强大到让人绝望。

她有两个舅舅官至从二品,与宰相亲近;一个表哥做到东市副市长,据说掌控着万千商贾;还有一个远房亲戚,才貌双全,差一点就成为当朝驸马。

这样的声势背景,大家除了咂舌,别无它法。

至于她本人,也绝不含糊。凭借出色的商业交际能力,雁秋容很早就跻身于长安上流社会。事实上,除了食耳国,她还在平康坊拥有至少二家青楼产业;进城贸易的胡商购买丝绸,多半也是从她家开的罗锦记批发行里拿货。她还有一家生产三彩马和琉璃瓦的工场。

所以说这何止是一位酒楼老板,简直是多元发展的商界精英。

这样的女人,谁只要认识都是一种荣耀。

更别提深交。

但又怎样呢?长安人生性豁达乐观,凡事想得开,既然雁秋容背景如此强悍,事业上的成就自己又万难企及,那就索性全忽略,到最后只记住她是长安城最有名的美人胚就够了。用市井广为流传的话说:一个活色生香的大花瓶,看一眼相当解馋。

——我样样不如你,也得不到你,但我依然可以赏你。

像赏花一样,摇头晃脑,评头论足。

这就是长安人的胸襟和情怀。

但雁秋容很少在食耳国露面,自从迷上了骑射游猎,整天和一群宫里的后妃们到郊外骑着小马“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双飞翼”后,更是当起了甩手掌柜。

所以很多人根本没见过她本人。

极少数有幸得见她尊容的人,值得在坊间吹嘘半年。

但这也没关系,越难见到就越想见,人就是有这种不知廉耻的进取心。

所以,有下酒的猪耳和明明存在却总也见不到但偏偏又有机会见到的绝世美人,食耳国生意火爆,实属应当。

通常情况下,食耳国巳时末迎客,亥时初歇业,雷打不动。

老长安人都知道这个时间点,所以只要不是馋耳朵馋疯了,基本都会踏着点来。

这天却有点不寻常,因为一大早就来了一位客人。

时值隆冬,天气异常寒冷,尤其还是早上。

但这位客人穿的极少,且与众不同:黑衣黑裤黑靴黑发,一身都是黑的,却在腰间扎着一根白布带。

不得不让人联想他家里是不是刚死过老娘。

他面色苍白,身材挺拔,却散发披肩,眼神不羁,看起来像是个野人。他手里握着一个长形包裹,一望而知是一把单刀的模样。

他来到食耳国楼下时,店还没开门,天上还在飘着雪。他也不在意,抱着长刀径直立于门侧,微微闭上眼睛,开始假寐。

这人像是外地来的,因为没有人见过他,又因为举止及装束都非常奇特,所以很快便引来了不少围观者。

这时候距离开门的时间尚早,大家围着黑衣人指指点点。

但是黑衣人全然不理会,只管抱刀挺立,眼皮都不抬一下。

这种样子虽然看起来很酷,但明摆着是活傻挨冻。长安人都是热心肠,所以后来就有人善意提醒他说:“公子,距离食耳国营业至少还有俩时辰,阁下若是想进店用餐,不妨先敲门把那驻店小二唤醒,坐屋里喝着热茶慢慢等,总比这大冷天的站外边强呐。”

还有人建议他先去春明门那边逛一逛,等过了巳时再回来不迟。

但这时大家才发现这黑衣人是个聋子,你说什么他根本听不见。你说你的他站他的,绝不言语一句。又有细心者发现他很抗寒,尽管一身黑衣又单又薄,人立在雪地里却如一杆枪般挺直,且始终纹丝不动。

渐渐地大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觉得这人来头不简单,不像是个普通食客,而且这人孤独冷漠,完全不具备吃猪耳朵的气质。

实际上这人的确不是来吃猪耳的。这人姓霍,叫霍霍三刀,来自遥远的辽东靺鞨族部落,的确算得上是一位野人。不但是野人,而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流浪汉。

他历经数月,不远千里,风餐露宿,一路奔波到此,只是为了见一个人。

如果这个人守信,就一定会来,因为今天是腊月初九。

为什么是腊月初九,来的人又是谁,只有他自己知道。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