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道剑仙 连载

异道剑仙

分类:武侠修真 作者:倚枪沽酒 字数:7万字 标签:异道剑仙,倚枪沽酒 更新:2024-04-29 01:26:25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千古镇,无名村。

曦山山巅。

一个十四五岁模样的少年曲着一条腿坐在山顶一块巨石上,嘴里叼着一根草,望着远方的天际。身下是平铺万里的白云,如麻布织物的纹路一般在天上铺开,时不时有雄鹰破云而出,又直坠而下。

少年名叫沈余,是个孤儿,自打记事起就一直生活在无名村里,每个村民都把他当作是自己的孩子,他就这么吃着百家饭长大了。直到他四岁的时候遇见了一个无意间闯入无名村的少女,两人相依为命,而后才有了自己的家。

十岁时,机缘巧合之下,他突然觉醒了前世的记忆。

沈余的前世是生活在地星的一个普通人,有着一个普通的家庭和一段普通的人生。不过他内心从来不甘于普通,在看过许多有关修行的小说和漫画之后,他也梦想着能够修道成仙,尤其是万里之外飞剑取头颅的剑仙。

于是,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业余时间更是龟缩在房间里,尝试各种方式来打坐修炼。

在他考上大学之后,他坚信他能从中华五千年流传下的浩瀚文字中找到踏上真正修行之路的只言片语,而不是学古代皇帝那样吃丹药,所以他选择了跟传统文化有关的专业。

这一份坚定的求道意志驱使他不仅年年斩获国家一级奖学金,更获得了TOP级院校的保研资格。

只可惜在一次回家的途中,他碰上了一个持刀抢劫犯正抢劫一位女性。虽然他成功救下了那名女性,但自己也在与歹徒搏斗的过程中被歹徒刺中数刀,在警车和救护车到来前因为失血过多而闭上了眼睛。

后来他就来到了这一方世界,并没有像许多穿越小说一样,他穿越到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且正好同一天去世的人身上,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灵魂,降生到了这个世界。

至于他名字的来历。听无名村的村民说,他最初出现在村子是在一个很安静的夜晚,突然一阵啼哭声吵醒了已经休息的村民,等村民们出来一探究竟,才发现一个婴儿被一片很大的芭蕉叶包裹住了。他身上没有任何的家族标记,村民们对于给他取何名字也莫衷一是,最终暂且搁置,随便喊着“小狗儿”“小叶娃”。直到那个少女突然出现在无名村,又被村民们托付照顾这个小弟弟,所以他才跟着那个名叫温折枝的少女姓了“温”,取名“余”,寓意年年有余。

后来到了十岁,温余想起了自己的前世,而且对少女有了一些小心思,所以改回了他在地星的姓,名叫“沈余”。

虽然沈余想起了自己的前世,但对于今生的来历却是完全想不起来。不过幸好他的性格使他不会纠结一些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更没有想过要回去地星。

因为他在这十五年的人生里,他已经充分发觉了这个世界的不同。

这个世界有着真正的修仙文明!

之所以沈余要花费这么长的时间才了解到这个世界的情况,是因为在无名村里,只有温折枝一个修士,并且她的修炼时间都是安排在沈余熟睡之后。

直到沈余某一天起夜,不小心撞见正在修炼的温折枝,她才把外面世界的情况告诉沈余,这是他初窥神秘的修行世界。

从那之后,沈余明白了他自己也是有些与众不同的,因为他能够用肉眼看见灵气,灵气遍布整个世界,空气中、树木里、河水里......世间万物都有灵气。

他问过温折枝,但她说灵气无处不在却又无人可见,这让他更加笃定自己的特殊。

他将自己的秘密深藏在心底,也开始悄咪咪地挖掘着这个世界的秘密。

经过地星的网络小说和漫画的教育,他深知“苟”的重要性。所以在他弄清楚这个世界的基本情况前,他都没有向外透露过自己的任何真实想法。

无名村是千古镇里的一个小村落,只有十几二十户人家。俗话说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沈余就发现这个小村子很不寻常。

表面上,这个小村落男女老少皆有,很是正常,但当沈余问到那些老人家的子女时,回答永远都是同一套:在外打拼。即便是过年过节,也从来没见他们回来。

除此之外,村民之间虽然和睦,但感情似乎并不深入,是一种仿佛隔着什么东西的亲近。年轻人对年长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普通村民对村长也没有基于社会地位的尊敬。身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维系平凡生活的框架和执行的角色。

反倒是对沈余和温折枝这两个外来人,村民们都将他们视为亲人。尤其是从小在无名村长大的沈余。

沈余依靠与众不同的眼睛,更是发现了隐藏在无名村平静之下的另一面。

普通人不仅不能感受到灵气的存在,也不能让灵气朝自己聚拢,更不能吸纳灵气入体。这是沈余依靠观察无名村之外、千古镇之中的其他镇民得来的结论。

而无名村里的村民,即使他们日常遮掩得很好,几乎不会引起四周灵气的波动,但沈余在极近距离之下,还是能够看到细微灵气钻入每个村民的毛孔之中,就像在地星学到的知识一样:毛孔也会呼吸。

所以他肯定,无名村的村民一定是修士。

沈余曾经去镇上偷偷打听过,没人能说得出无名村的来历。

他也曾经去翻阅过县志——多亏温折枝教会他识字念书——但奇怪的是,根据县志上的记载,无名村好像是凭空冒出来一般。之前的记录,完全没有提到过无名村。然而从某一页开始,无名村就突然出现在了文字之中。只是其他人也搞不清到底无名村是突然出现的,还是之前就存在的,所以便给它取名叫无名村。

沈余收回思绪,跳下巨石,开始在山林间如野兽般穿梭,灵活如猿猴,迅疾如野兔,下山而去。

不消两个时辰,他就落到了山脚。按照沈余的估计,曦山固然没有地星的华山与恒山高,但却比泰山要稍高些许。

若是以寻常人的脚力来看,不到两个时辰爬下古树参天、乱石丛生的曦山是不可能的。沈余虽然没有成为修士,但他也有一些奇遇,便是在这曦山山下。

曦山山脚有两个人正在树荫下休憩,一个是满头白发、留着干枯胡子的老头,另一个是扎着两个马尾辫、身穿黄色布裙的少女。

老头自称姓余,每天扛着一把锄头在山脚下掘山,沈余与其相遇是在十岁觉醒记忆那年,之后他就经常跑来帮着余老头一同搬山。他的体魄强度便是在日复一日的搬山和爬山中提高上去的。

少女跟余老头相依为命,看起来年纪比沈余要小,所以沈余便跟着余老头喊她卫儿,是个古灵精怪的丫头,每天活力用不完似的。

沈余朝两人走去,喊道:“余老头,卫儿!”

卫儿看见沈余,嘟起嘴,不满地说道:“怎么这个点才来,我跟爷爷都准备回家了!”

余老头在一旁津津有味地抽着烟,他非常宝贝他的长杆烟斗,沈余曾经问过烟斗的材质,没有见过如此坚硬的木料,余老头只是憨憨笑着,没有回答。

沈余双手合十,歉意地说道:“抱歉抱歉,在山上呆了一会儿。”说完,他也挤到两人旁边坐着。

山间风徐徐,鸟鸣山幽幽,三人就像是和谐美满的一家人。

忽然,沈余开口说道:“余老头,卫儿,明天开始我就不来跟你们一起挖土了。我要出一趟远门。”

卫儿嘴嘟起得更加厉害,也不说话,把脑袋搁放在膝盖上,闷闷地看着前方。

余老头放下烟杆,轻轻敲了一下卫儿的头,笑道:“在别人要出门前,不要生闷气,舍不得就舍不得,说出来,免得沈小子挂心。”接着,余老头将烟杆递给沈余,继续问道:“少年人是该多出去走走的,打算去哪?”

沈余接过烟杆,熟练地往烟杆头上装着烟丝,道:“打算去当修士。”

卫儿突然来了兴趣,问道:“修士?什么是修士?”

沈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不清楚这个世界的修士与地星的小说漫画中描绘的修士有何不同,就按照自己的想象给卫儿解释道:“修士就是一群很厉害的人,能够活很长很长的时间,还能够上天入地......打架也很厉害!”

“打架要受伤的,你不许打架!”卫儿的兴致来得快去得也快,“活得很久,也没什么意思呀。”

余老头笑呵呵地说道:“不要打击人沈小子嘛,少年郎有想做的事,这很好。”

余老头接过沈余递回来的烟杆,满足地抽了一口,拿烟杆头敲了敲沈余的背,说道:“去吧,去闯闯也好。如果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就回来,老头子给你做主。”

沈余心头涌现一股暖意,但嘴上还是调侃着:“老爷子,口气不小啊,你除了会挖挖土还会干什么呀?”

这五年来,他们两个没少这样调侃,所以余老头也没生气,呵呵一笑,道:“一个连挖土都挖不赢老头子的小娃娃,想着出去当劳什子修士,到底是谁口气大啊?”

沈余哑然,这五年来,他在挖土搬山这一道上的确从来没有赢过余老头。

别看余老头瘦得皮包骨,但是沈余的力气和体魄强度都要逊色余老头不少,所以他内心很清楚,余老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头,恐怕就连卫儿那小丫头也不简单。

余老头看沈余吃瘪,心情大好,哈哈大笑道:“行了,不笑你了,反正你记住,受了委屈就回来。”

“老爷子,你为什么天天在这里搬山啊?就没有想过带卫儿出去这座山,出去无名村,出去千古镇看看?”

“我年轻时候就在搬山了,等到现在老了,一天不挖这土啊,身子骨就憋得慌。至于出去嘛,卫儿,你想出去吗?”

“爷爷,卫儿现在还不想出去哩,外面都是坏人!”

“哈哈哈好,那就等你沈余哥哥在外面混出名堂了,可以保护卫儿了,咱爷孙俩再出去找你沈余哥哥!”

等过了午时,沈余才告别余老头和卫儿,回到了村子里。

在村口,沈余停下了脚步,看见村子外停着一辆尊贵异常的马车。

说是马车也不准确,因为拉车的是一匹神骏非凡的白马,同时还长着双翼,身上环绕着点点金光。

拉车的马夫身穿一袭黑衣,头戴斗笠,怀抱着一柄长剑,靠在马车上打盹。要不是他抱胸的手上还拉着缰绳,沈余就不会认为他是马夫,而是一名演义小说里的侠客。

沈余在心中打赌,这马夫即便不是修士,也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人,当然,八成是修士。而那匹白马,绝对是灵兽。

他放轻脚步,谨慎地靠近着那匹天马,想要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一只会出现在地星神话传说中的生物。

但当他离天马只有几步距离时,沈余突然察觉到一道视线如一根针刺到了自己身上。

他侧过头,就看见刚才正在闭目养神的黑衣马夫已经睁开了眼睛,正直直地盯着他。

忽然间,沈余感觉到一阵直击灵魂的晕眩,四周的世界开始旋转,不断地离他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逐渐淹没视野的黑暗,就像沉入海底一般。

展开全文

最新章节

为您推荐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新小说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