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建立兵役制107(2 / 2)

刘勇强不但关注这里的匪患,还向剿匪的李鸿章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提供贷款,帮忙采购武器,甚至培养军官,训练士兵。</p>

山东的捻军非常特殊,这是一支让曾国藩无计可施的军事集团。不是这支军队有多么能打,而是他们跟山东社会底部融合的太好,除非把整个山东底层掀了,否则曾国藩很难彻底剿灭这支部队,这是不是一支军队,确实也不太好定义。</p>

捻军,散则为线,捻则为军,平时就是老百姓,一样的种地,耕田,捻在一股才是一支部队。据李鸿章给自己的信中介绍,他的部队追击捻军之时,动辄追着追着就消失了,当地没有了捻子,只有一座座普通的村庄,村庄里住的都是和平的老百姓,只不过家家后院可能养着骡子,养骡子不犯法吧,他们还有劈柴的柴刀,买柴刀也不犯法。</p>

捻军,来源于老百姓,这是一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这句评价绝不是夸张,而是现实。没有歌颂的味道,老百姓的军队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因为此地的老百姓军队,有可能去伤害彼地的老百姓本姓。</p>

他们忙的时候进行乡村农业生产,闲的时候聚集在一起到外地劫掠,用以补充家用。这伙人打家劫舍,在道光中期就已经非常猖獗,拦官道,抢官车,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里。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清廷依然剿灭不了他们,反倒因为太平天国灭国,大量余部溃散,进入了捻军中,给捻军带来了先进观念和组织结构,让捻军开始集合起来,形成了四个巨头,其中一个巨头就是太平军出身的赖文光。</p>

以前的捻军,跟乡村生活高度结合在一起,当捻子是很多乡村穷苦壮丁的兼职,就像草原上的汉子,以前经常揭不开锅了南下抢一把中原的邻居度过饥荒。捻军内部的成员流动频繁,今天是捻子,发财了明天就当富家翁去了,没人把这当终生职业。李鸿章已经追查到了那个斩杀僧格林沁的捻军小将,名叫张皮绠,这名一听就底层。对方斩杀了僧格林沁之后,拿了头领的赏银,然后就走了,走了……这要是一支军队是不可想象,因为斩将升官,才是军人追求的。但这就是捻子,当捻子就是为了发财,发了财也来去自由,都是同乡,熟人,兄弟,朋友,凑在一起只是为了赚钱,为了活着。</p>

所以以前的捻军只打家劫舍,不攻城掠地,官兵来了四散为民,官兵走了聚集成捻。所以屡剿不止,长期存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一种当地底层百姓的生活方式,同一个地方存在的一股捻子,十年后跟十年前的可能已经完全不是一拨人,但跟十年前的有可能是一脉相承,只是成员换了一茬,还不是血腥的取代,而是和平的传承。</p>

就这种有军事特征的组织,让曾国藩栽了一个大跟头。在太平军身上练满级之后,曾国藩自认为已经是一位战术大师,指挥淮军下棋一般严密布局,结果一网围过去,一个捻子都没捞着。不得不分散军队四处自行绞杀,这已经是完全没有章法了,还向清廷解释,捻匪一日动辄数百里,根本抓不住行踪,刚收到的消息就已经过时,所以只能让手下随机应变,无法统筹组织。</p>

当然也有淮军不听使唤的原因,但曾国藩可以在信中以严师的口气批评李鸿章,再次教他做人的道理,却真拿捻子没办法。</p>

李鸿章的能力未必比曾国藩强,指挥战斗的水平甚至更差。但这个人有很多优点,比如善于学习,灵活多变,更重要的是,他运气非常好。</p>

他接替曾国藩的时候,捻军正在改变性质,以前的捻军没有任何政治追求,就是当地穷苦的,没有土地的农民,闲余时间讨生活的手段,跟乡村木匠做桌椅,屠夫杀猪一样,习以为常,赚够了就退出。捻子组织也更像一个公司,人员流动频繁,组织结构始终不散。但此时他们变了,太平军成员的加入,给他们带来了政治追求,小股捻子开始合成大股,大股捻子开始合成巨头。</p>

也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有了围歼僧格林沁正规军,并歼灭重兵集团的能力。</p>

聚集起来的捻军,比分散的更容易对付,因为无法隐藏了。一支百人的捻军,一散散入十几个村庄,就怎的钻进了普通老百姓中,无法搜捕。一万人的捻军就无法躲藏了,很容易被发现,被咬住,被吃掉。但是太大股的捻军,又拥有机动作战的能力加上从太平军那里学到的大兵团作战经验,可能打不过。</p>

李鸿章接手之际,捻军经历了小捻聚集成巨捻,然后分裂成了中捻的阶段。正是能发现能剿灭的阶段。捻军分裂成了东捻、西捻,东捻继续留在山东、河南、安徽一带作案,偶尔北上河北吓唬一下清廷。西捻则往陕西发展,联合白帽军攻击西安。李鸿章负责绞杀东捻,左宗棠负责绞杀西捻。</p>

李鸿章比曾国藩、左宗棠都要灵活的多,曾国藩和左宗棠采用的布局策略叫做“长圈围剿”,试图以此将大股捻军包围,全歼,毕其功于一役。李鸿章的战术叫“扼地兜剿”,他不贪,扼守要道,兜住一股吃到一股,积小胜为大胜,反倒效果很好。他还花招不断,拉拢收买,挑拨离间,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捻子们遇上李鸿章也挺倒霉的。遇到曾国藩,左宗棠这种科班式的,喜欢用兵以正的家伙,捻军每每能靠机动优势摆脱,遇到李鸿章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反倒连连吃亏。</p>

所以李鸿章迟早能一点点吃掉捻军,刘勇强的帮助,又让他加速了这个进程。因为李鸿章写信告诉刘勇强,这些捻军往往拖家带口,妇孺孩子一起流窜,男人骑马骑驴骑骡子,妇女小孩坐车。这景象让刘勇强不由想到了赶马车闯关东的人群,其实也基本是同一群人。在山东有地的地主不会去当捻子,当捻子的基本都是除了家人,一无所有的乡村无产者。</p>

他们无产的社会环境,是造成捻子现象的深层原因,他们无产,却不是为了革命,而是为了变成有产才去当捻子,这就太好办了,刘勇强有产啊,东百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敞开了欢迎他们。</p>

只要给了他们产业,这些拖家带口的人不但能提供劳动力,还能提供优质兵员,刘勇强紧缺的骑兵兵员。</p>

所以跟俄国人打仗的时候,他就通过李鸿章弄来了两万捻军。这两万人可不是被李鸿章的部队俘虏后交给刘勇强的,人家是成建制向烟台移动,然后乘坐闽军提供的免费船,前往辽东投靠的。</p>

瓦解他们的不是李鸿章的援军,而是李鸿章散发出去的,东北放边的传单。一听一个壮丁得100亩地,这些人直接就不想当捻子了,被人追着全家跑,提心吊胆的,还不如去东北开荒。</p>

就这样捻子不断往东北跑,东捻军不断被从内部瓦解,在东北真的领到了地的捻子,回来又拉走了更多捻子。</p>

李鸿章顺利的在同治六年剿灭了东捻,西捻则还在陕西流窜,被左宗棠到处围杀,却总是杀不干净,死灰复燃。</p>

扯得远了,在山东捻军剿灭,东北敞开了大门吸纳山东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吉林、黑龙江放边确实提供了更庞大的土地资源和开发潜力。</p>

但也提供了一次政治机会,从清廷手里要到了吉林、黑龙江将军的所有权力之后,刘勇强又开始搞事了,直接介入了日本和俄国瓜分库页岛的行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