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引军北上,不见长城四百年19(1 / 2)

朝廷的旨意很快就到了,不出明扬的意料,果然被拒绝了。

毕竟当朝的人也不傻,当然知道把责任全部推到范孟和霍八失身上是胡说八道。

但是明扬却不着急,反而非常惬意地在张家府邸陪着夫人。

张婉素看不见,就陪她弹弹小曲儿,讲讲故事。

作为穿越者,明扬的脑子里有的是张家大小姐不曾听闻过的奇闻轶事。

胡盈盈还有些小女儿心态,就陪她走走濠州城,赏赏花,甚至去城外看看风景也不错。

反正彻里不花失败后,朝廷就算不接受自己的降表,也派不出更多的军队来威胁红巾军。

更重要的是,没有了粮道,大都朝廷的粮只能通过布满海盗的东海运输。

到时候,朝廷高官都只能吃糠喝稀,更不要说带兵打仗了。

要知道天历皇帝和他的救火队长钦察人燕帖木儿将军,此时可不知道大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如今是上都进攻,大都防守,大都的优势就是中原和江南富裕充足的资源。

自己直接断了江南粮道,截住江南的兵源,大都瞬间就会陷入劣势。

所谓钦察人,本是世祖皇帝从东欧带来的金发碧眼的东欧人,然而权力面前没有什么民族之分。

当年世祖皇帝忽必烈,也算是一代天骄,但是草原平叛的时候,同为蒙人的军队相互摸鱼,完全不愿意开战。

皇帝就下令让钦察人上战场,杀得蒙人鸡飞狗跳,尸横遍野。

而同为蒙人的忽必烈,看着这群东欧钦察人如此骁勇善战,杀得蒙人人头滚滚,在帅位上大声叫好。

从此钦察人就成为了元廷武官的重要组成。

所以明扬到现在丝毫没有提到过任何民族大义,时候不到,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让吃不饱饭朝不保夕的流民,去光复汉家江山,显然是不能打动他的,只有土地和粮食才是利益相关。

“夫君,有些事情夫君不提,奴家本不该问,但是,听说朝廷拒绝了夫君的降表,这是否意味着一个坏消息?”

张婉素一直都在关注着明扬的事业,只要有必要,她可以把张家的一切都变卖了去支持他。

她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心里敞亮得很。

“夫人放心,不用为了这种小事去担心,很快朝廷就会有另一道奏章,同意诏安,并且要求红巾军出兵迎战上都的军队。”

明扬毫不担心,今日放下元帅的种种琐事,就是陪一陪夫人,又怎么能扫了兴趣?

“当然,红巾军不可能为了朝廷卖命,不过,我确实会带兵北上,有些账,得好好算算!”

张婉素听明扬的语气就知道他胸有成竹,想来自家夫君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一定不会有错。

“夫君,上了战场一定要万分小心。”

随后捂了捂自己的肚子,虽然一直注意着,可惜还不争气,肚子里还没有什么动静。

明扬倒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耕耘得并不是很勤快,甚至还没有做父亲的打算。

自己作为穿越者,虽然没有任何外挂,但是知道历史的大致走向,就已经胜过无数英雄好汉了,自然不会担心英年早逝的可能。

此时的朝廷在听闻红巾军四处打劫粮道后大为恼怒,下令江浙行省的官军围剿红巾军。

然而这两地无一人调兵,甚至连原本要被派往大都朝廷的兵,都被红巾军扣了下来。

这些士兵还是那两个选择,要么加入红巾军,要么当佃户,三年后便可获得自由,否则算作犯人处理。

这一下元廷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是尽出朝廷精锐入江北围剿红巾军,那么上都军队虎视眈眈,必然直奔大都而来。

如果大都精锐主动出击先打上都军,那万一红巾军直扑身后怎么办?

更何况,断了江浙皖赣的兵源和粮道,能不能打赢上都军,还是个未知数。

天历皇帝图帖木儿把降表扔了之后又捡了起来,努力平息心中的怒火,大将军燕帖木儿也在一旁劝说。

“眼下朝廷大敌,乃是上都天顺帝,如果上都朝廷得势,我大都必然被连根拔起。”

“红巾军虽然是一伙反贼,但是只求江北这一块地的官印和自治,我们不如先同意叛军的请求,诏安后,再让其出兵对抗上都军队,这样既能削弱反贼,又能削弱叛军,岂不一举两得。”

“爱卿,此计甚妙,只是我担心红巾军所图却不只限于江北一块地。”

天历皇帝自然知道百姓不服元廷者甚多,即便杀得人头滚滚,依然只是暂时压制了造反的势力。

像红巾军这样强悍的战力,之前还没有出现过。

“只要等平息了上都的叛军,如果红巾军还敢造次,随时可以围剿这一伙反贼,陛下,当下主要敌人和次要目标,要分清楚!”

在燕帖木儿的劝说下,天历皇帝不得不接受江北一伙流民造反,竟然团灭了一省大员,这种难以置信的事情。

现在还要加封这伙流民为江北行省平章。

只能安慰自己,这是为了大局着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