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马皇后投奔,剿匪初练兵(1 / 2)

“不会不会,才不会呢!”

张若兰立刻摇头,她不想让明扬误以为自己会因此疏远他。

“姐夫是大丈夫,杀的都是坏人!”

张若兰虽然来自大户人家,可是眼下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她心里也很清楚。

只是张若兰身为女子,日子也一直过得不错,自然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今日明扬揭竿而起,直接打碎了濠州城脆弱的平衡,却造就了在她心中与众不同的伟岸形象。

她还没有意识到张家是被明扬刻意绑上了战车,以她从未有过挫折的人生,还不能理解这意味着什么。

“好了,早点去睡吧,不要多想,以后多听姐姐的话,不要惹她生气。”

明扬抚摸了一下小姨子的脑袋瓜,其实自己也没比张若兰大几岁,但不知不觉就用上了老气横秋的语气。

都被逼上造反的路了,想不成熟也不现实,明扬有些自嘲地苦笑了一声。

“姐夫!我不是小孩子了!而且,你也和我差不多大!”

张若兰虽然脸上发红,但还是气鼓鼓地表达了不满。

明扬也没有多计较,反而贴上张若兰的耳朵轻轻呵了口气。

“乖,听话,去休息吧,时间不早了。”

这一次,张二小姐终于扛不住了,吓得后跳了一大步。

“姐夫,你又占我便宜,我明天要告诉姐姐!”

看着她匆匆离开的背影,只觉得少女的青春在这时代里果然和淤泥中的莲花一样清新脱俗。

自己真的是一夜之间成长了,从各种意义上。

虽然江北行省的一品大员都已经被拿下了,但是明扬也清楚不可能把江北行省所有的朝廷耳目全杀了。

朝廷肯定会得到消息,然而这些都在明扬的意料之中。

当前的朝廷派不出什么大军,大都的形势更是万分紧急。

元廷一直有着两都巡幸制,即皇帝必须在大都和上都之间来回上朝。

泰定帝病死于上都城后,回回人倒喇沙控制了上都城,在泰定帝时被排挤的武宗一派势力也控制了大都。

两都隔着燕山对峙,战火一触即发。

明扬知道两都的实力不分伯仲,响应上都朝廷的有辽东、陕西、四川、云南。

在这个时代里这几个省份远远不如大都朝廷掌握的晋冀鲁豫江浙皖闽等地富裕,但上都胜在兵多而且作战骁勇。

正因为如此,自己所处的江北行省,可以直接切断江浙皖闽北上的通道,背刺大都朝廷。

大都的天历帝皇位都还没有坐热,没有攘外先安内的从容,大都失守可比江北失守要严重多了。

所以明扬反而睡得比以往都要踏实,以前睡习惯了草席,还是这大户人家的大床比较舒服。

范孟如愿以偿地接管了濠州的政务,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色目人、蒙人上级,现在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了。

只是可惜当时杀的太快,没怎么让他们好好后悔。

对于百姓来说,其实谁当这个官都一样,所以濠州城一如既往的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范孟也投桃报李,对张家吞并刘家产业的行为不仅不管,反而大力支持,凡是敢抵抗的,都直接抓大牢,刘氏的残党,他当然不会给好脸色。

而这只是明扬顺手答应岳丈张德财的小事,算是娶了张婉素的彩礼,他真正在意的是濠州城的武库。

只可惜元廷短短几年内武备废弛,武库里的兵器竟有半数因保存不当而难以满足作战需求。

红巾军当下不足千人,显然不算什么强大的力量,但假兵符已经骗过了江北大半的兵马不会轻举妄动。

尽管元廷兵匪不分,战力堪忧,连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怯薛军都变成了纨绔无赖的代名词。

但是只要集结起足够的数量,总能发挥出作用,毕竟身上的铠甲装备都是实实在在的。

“明元帅,我们今日又招募到了不少人马,红巾军一日之间有了2000人的规模!”

老朱非常兴奋地告诉明扬,附近的百姓听闻濠州起义,杀了元廷所有高官,纷纷投奔濠州城而来。

“当下人数就是战力,不管那么多,先把规模撑起来,不过不能对这些人有过高的期待,这些流民只是想要讨口饭吃,只要不犯事,每天训练或者劳作,就给他一口饭吃。”

明扬知道当下生产力没有任何发展,粮食是极其宝贵的,红巾军可以接受流民,但不能施舍乞丐。

“真正核心的战斗力,一定要训练到万无一失,到时候要打出红巾军的气势!”

“元帅放心,这些人虽然有不少是难民,但是深恨朝廷,士气很高,想必到时一定不会胆怯。”

老朱对于红巾军的战力非常有信心。

“眼下我们可以先扫除濠州城郊外与官家合伙的流寇,一来可以练兵,二来可以让百姓心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