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反差(1 / 1)

“你描述的回忆中有太多美好,很难说是不是时间和回忆本身的加工,你们仿佛活在真空中。”

方天华第一次发表意见,不再是嗯,啊,哦之类的语气词。

“美化”、“真空”这两个词,都很有道理。同学会是最常见的时间美化案例,念书时候闹过的许多矛盾、伤害,再重逢时不需要做什么就可以烟消云散,再想起来的时候,多数是班上搞笑的同学、颇具风格的老师、坊间各种传闻,还有那时候的偶像明星、电视剧、颇具年代感的流行歌曲,说着说着一群人哼唱着欢跳起来。

对过往恋爱的回忆,则是兼具了“美化”、“真空”这两点。两个人独处的场域,不容其他人参与,偶尔回忆起的片段,都是恋爱中他曾给予的美好,下雨时淋湿一侧的身体,有车经过时迅速转身护住你的浪漫,还有生日时精心准备的惊喜。分手的原因,在平静安好的此刻,早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

我们不是一直都这么友好相处的。

两个独立的个体,十几岁的年龄差,对许多事物的看法有着各自的时代背景。在一些问题的讨论上,我们无法得出一致结果,相反更像是在彼此补充,预见冲突将起,一方巧妙转移话题,另一方也不再深究,像一场配合默契的游戏。

我一直觉得,幸好认识的,是更年长之后的他,若是在他的当年,争论起来,是两座火山,未必能有这许多年来的安稳,是年龄和经历,让他能够包容,不跟我计较。也许,对他来说,更多时候,我是一个孩子。

与他的相处,让我相信那些蕴含古老智慧的书中提到的:人是最复杂的存在,一层包裹一层,有时候连弄清楚自己究竟在想什么都需要耗费大量心神——而这个过程,促进了人对自己的了解。我想方天华提到的真空里还包括因为机缘巧合,我们愿意将内心的其中一部分与对方分享,带着极大的善意与信任,这穿越许多层的步骤都是自己主动跨越的。

也正因为如此,一旦触碰现实,层层阻隔就清晰可见。

他和我明显来自不同阶层,吃穿住用行都不在一个层面,相处中感受到他极大的善意,我看见自己过往在生活上的不用心和不擅长,“偏科”严重,也看见他看见这一切,给予照料。在与人相处这件事上,他可以“给”,却只能“收”,我们完全不同。

见过他与许多人的交流,无论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商业上的合作伙伴,过往的同学朋友,都快快乐乐嘻嘻哈哈,明明都为关心他而来,却都被他的乐观幽默感染,是呀,这看起来哪里像一个生病的人?他擅长主动参与人际交流,我潜意识会主动离开,我不爱热闹,我们如此不同。

为了让工作不至于因为变动垮掉太多,见老孙之前,我原本准备找个价格合适的店铺,做个小工作室,用习惯的方式在这里渐渐扎根,用擅长的部分慢慢消解不擅长带来的困惑郁闷。他知道,可抛出一句“证据确凿”的结论:你不适合这个城市,仿佛从我到那天起,他就在观察寻求判断——这对还在寻找出路的人来说,确实是当头一盆冷水,无力反驳。

没什么好说的,那就,不说了吧。这才是我。

不在彼此生活中出现,能够保持联系,是双方的坚持和珍惜。来到生活中,无论哪个层面,我们其实没有共同话题。

也许,即便愚钝如我,也早就隐约感觉到这个事实,却选择视而不见。很难说盯住那想要拼命抓住的时间不放,是不是因为害怕看见这个事实而失去继续的意义,我看见自己在感情上的懦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