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科技大爆炸31(1 / 2)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对宇宙来说,这甚至连眨眼睛的时间都算不上,但是对渺小的生命来说,这已经是一个极为漫长的时光了。

此刻,在火星基地上已经被扩建了无数次的中央科学院内,一台庞大的机器静静放置在那。

没错,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研究杜维终于借助资料的帮助在超距通讯上有所突破。眼下的这台庞大机器,便是杜维造出的第一台超距通讯仪器。

当然,还有一台与他内部量子相互纠缠的信号接收器。因为量子纠缠至是需要有两个量子才能构成的,这意味着仅仅一台机器是完全不行的。

这个信号接收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接收通过量子纠缠而传过来的信号,然后再以无线电波的显示将它发送出去,使杜维接收到。

它足足有数千吨重,占地面积40多平方米。如此庞大的体积,注定了它是不可能放在一般的飞船或者战舰内的。

不过对于杜维来说,这仅仅只是一台实验机而已,体积大些,重量大些都无所谓了,只要具体科技没有出问题就行。

“超距通讯一号启动!”

随着指令的下达,巨大的仪器立刻运转起来。其内部无数繁杂的零件巧妙的运转起来,仿佛在举行一场无比优美的音乐演唱会。

虽然从外部看来,它还是稳稳的呆在哪儿没有丝毫的变化。但是从微观层面看来,无数正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当机器使用引力控制技术操控量子的时候,这些量子没有发生纠缠中断反应。也就是说,目前为止最难的一部分已经没问题了。

“千万不要失败啊!最重要的一部分已经完成了!”杜维在内心忍不住的呐喊,如果他现在还有汗液腺的话,那他此刻一定是满头大汗。

牵引装置根据杜维所发送的信号指引不断的微微改变自己的引力大小,量子也在这些不断变化的微弱引力中改变着自己的位置。

(上文忘记说了,牵引装置是超距通讯的一个前提科技。它是通过改变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以此来达到对引力的微弱调整。并不是如一些人所想的,掌握大一统理论后所实现的能量转换引力)

“现在开始发送信息。”眼看调整工作已经完成,杜维下达了下二阶段的命令,也就是信号之间的传输。

杜维所发送的信息在转换成二进制后被输入进了机械中,在微调装置的帮助下这些二进制信号变成了各个量子不同的自我参数。

在量子自身参数变化的一瞬间,由于量子纠缠这一特殊物理现象,远在6亿公里外的土星环绕轨道上,那台信号接收器收到了信息。

量子监测器立刻监测到那些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变化的参数。然后,在自动化程序的操控下,这些量子参数被转化为二进制信号,并通过无线电波向火星发送过去。

而在火星上,在发出指令后的2234.577秒时,杜维接到了信号接收器发送过来的无线电信息。

要知道火星和土星目前的距离大概是6亿多公里,与光速前进的无线电信号一来一回也需要一个多小时。

但是现在,只花费了2234.577秒杜维就接收到了返回信号,比直接用无线电信号传输快了许多。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而且,在除去信息输入及编制所花费的时间还有无线电波我会赶的时间后,杜维得出的结论。

两个量子之间的传递速度,至少是光速的2374.5万倍以上!还是因为杜维的观测仪器测量不准确,现实的速度肯定要更快!

“超过光速两千多万倍!这意味着以后我的通讯系统就不会再有延迟!还真是个好东西呀!”看见超距通讯强大的能力,杜伟不禁在内心感叹道。

“接下来,就是针对机器的体积减小及性能提高来做出改变了。”在感慨完后,杜维立刻计划下一步。

后面的工作就要容易许多了,也不会再耗费杜维太多计算力,所以杜维决定将这些空出来的计算力投入到其他研究方面。

虽然超距通讯是杜维研究出来的第一个三亚文明的科技,但这不代表其余的研究就没有进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