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此刻,战争进入白热化时期24(1 / 2)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三亚文明舰队已经调整完毕,再次向着火星行驶过去。

与此同时杜维也派出了自己的10万艘战舰,这是杜维一次性所能操控最大数量的战舰,也是杜维将近80%的战舰。

在第一次战争后,杜维也已经收集到关于三亚文明的足够数据。依据这些数据杜维决定,不能在直面三亚文明的战舰。

虽然凭借自己庞大的战舰数量以及恐怖的基建能力,杜维有信心在三年内结束这场战争。只是,这将会摧毁杜维几乎全部建造、资源生产基地和飞船。

所以杜维需要做一些什么来减少己方有生力量的损毁。

这10万座飞船在明面上只会出现6万艘,剩余的4万艘将会全部埋伏起来,对三亚文明的星际母舰进行透析。

杜维也看出来了,这艘星际母舰在三亚文明舰队中的影响不亚于自己的地球号对自己舰队的影响。杜维相信,解决了这艘星际母舰,获胜的概率至少能增加45%!

此次行动被杜维命名为“斩首计划”,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杜维甚至将两支由Hb21合金打造的中级星级舰队派了出去。

至于明面上的那6万艘飞船,杜维已经决定将他放弃掉,在之后的战斗中这些飞船将只凭借根据三亚文明的习惯提前设置的程序。

其实不论放在哪个文明中来看这都是一个极其奢侈的行为,你3万多艘飞船的死亡仅仅只换回一个偷袭的机会而已。

但是杜维也不在乎,为了换回一个偷袭的机会,莫说是6万艘飞船就算是7万艘8万艘他也可以舍弃。

同一般的文明不同,这些战舰全都由杜维一人操控,不需要再发挥大量的时间去培养船员,也不用顾及社会舆论影响。

而且在杜维几乎达到100%效率的社会建造能力下,几万艘战舰只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和一点材料就可以制作出来。

距离战争开始只剩下不足12个小时了,由于木星恰好已经运转到火星和三亚人舰队之间,所以此次战争将会在距离木星70万公里的地方进行。

想必三亚人们也很清楚,只要占领了木星,不仅可以解决己方的能源问题还可以切断杜维的能源补给,可谓是一石二鸟。

但是对杜维来说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自己现在除了计算力的优势外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组为目前有足够的能源、资源补给但是三亚人没有,所以杜维完全可以凭借这一优势硬生生拖垮他们。

所以木星是个很重要的环节,此次战争的结果对两个文明接下来的行动有十分严重的影响。

距离木星70万公里处,由自动化程序所掌控的战舰稳稳的停在哪儿。而在他面前2400万公里处,三亚我们的舰队就停在那里。

和上次一样,星际母舰以及两艘行星级战舰还有数万艘非战斗型飞船停下来了,其余两千多艘战斗型飞船飞往了战场中央。

没有任何交流没有任何前缀,在距离拉近到200万公里时,战争开始了。

先是互相对射激光炮,由于杜维无法准确预判激光束的位置,所以激光对射环节自动化舰队的损伤率和杜维操控下舰队的损伤率差不多。

然后便是电磁武器,离子武器,能量武器以及星际导弹的对射。由于已经有了相关数据,这一阶段的战舰损伤率不算高。

最后距离已经拉近到5万公里以内,近距离战斗开始了。这时,自动化城市操控的战舰和杜维操控时的差距便体现出来了。

就比如现在己方有8艘陨星级战舰,而敌方只有1艘陨星级战舰。如果让杜维来操控的话,那么他会选择通过自曝两三艘战舰来尽可能守护己方战力。

但是自动化程序却让那8艘战舰和敌方战舰直接开打,完全没有运用任何“取巧”的技术,这就导致已5艘战舰重伤,3艘战舰轻伤打赢了这场局部战争。

当然,这一点也被三亚文明的几名领导人注意到了。不过他们自认为是杜维乱的阵脚,并没有考虑到其他什么。

很快战争陷入白热化阶段,无数的战舰杀红了眼,整个战场中央的战舰总数正飞速的下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