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磁悬浮运输列车(1 / 2)

在第一台熔炼核心成功运转后,杜维立刻将熔炉的一系列配套设备设计出来,并成功使它们运作起来。

随后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陆陆续续的设计了十多张图纸。不得不说,即使杜维拥有了如此庞大的计算力以及丰富的创造力,制造这些也花费了他不少精力。

尤其是关于芯片的制作,杜维现在甚至很难制造出精细度超过二十纳米的芯片。

要知道在六七十年前人类便有了制造二十纳米精度芯片的能力。但是杜维此刻却很难找出来。

主要原因并不是没有图纸,即便是没有图纸频度,为庞大的计算力很轻松就能设计出来,真正困难的是制造过程。

由于杜维现在没有高精度三D打印机,目前的工业产品的精度十分粗糙,制作熔炉等对精细度要求不高的还行要是制作及芯片,那就是两眼一黑了。

“顺其自然吧,等以后工业水平高了,再制造也不是来不及。”杜维只得这样安慰着自己。

又经过了近半年的发展,此刻杜维已经可以做到日产数万吨金属材料,不过和人类原来的金属材料产量对比那就是不值一提。

要知道曾经的人类文明能达到日产五亿多吨金属材料!我也不用担心,毕竟杜维才仅仅发展了不到两年而人类是积累了数千年之久。

“嗯?13号路线四号运输车出问题了。唉,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六次出问题了。”

随着对金属矿产的需求增大,杜维又开辟了11条矿产运输路线,算上之前的五条,现在一共已经有16条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但是相应的,由于杜维粗糙的机械建设,机械运输车出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这导致杜威不得不减少他们的单次运输量,以此来减少事故发生频率。

在前期的建设中出了问题多,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增长到了一个令人不可忽视的地步了。

“是时候进行磁悬浮运输列车的设计工作了。”杜维在内心思考着。

磁悬浮运输列车早在刚到基地的时候前他就已经考虑到了,其达到350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让他十分眼馋。但由于当时金属资源匮乏以及建造力短缺,导致他一直没有实施。

磁悬浮列车的制造精细水准在杜维的接受范围内,将基地内部的一些零件稍微拆下一小部分,见到他就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我目前拥有各类金属材料共计二十五万吨,建造机器人两千四百台。嗯,可以试试了。”

杜维估摸着目前的实力,作出了决定。

在过去的半年的时间里,杜威将火星基地的占地面积又扩大了两倍,并且新建设了将近两千台建筑机器人。

此刻,在杜维的控制下,一千多台机器人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并把它转交给别的机器,然后立刻朝预定位置赶去。

仅仅过了半个小时,这一千多台机器人便带着手中的工具、材料、零部件赶到了一号运输线。

没错,杜维打算将一号运输线改造成磁悬浮运输。在计算机的模拟中,这一条运输线将可以达到最大12万吨每天的运输量。

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要知道杜威目前的金属日产量大概为一万六千吨,矿物质熔炼量达到十一万吨。优势可以判断,仅仅这一条运输线便可以支撑目前整个金属制造系列。

所有机器人将采用二十四小时轮流制,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内,只花费不到一个小来充电,其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建设中。

这是相当恐怖的效率,如果让人类来建造这条路线的话,没个几年是根本完不成的。但如果让杜维来建造,只需要不到三个星期。

或许有人会说,人类也可以运用计算机来完成任务。其实,人类曾经也做过相关实验。

不过可惜的是计算机并不会思考,它只会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一旦出现和预定程序不符合的事儿,它就手足无措了。

但杜维没有这个顾虑,一旦出现没有被计算程序预料到的是,他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便是思维和计算机相融合的好处,文明的效率将会达到接近百分之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