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缕玉衣(1 / 1)

崖上的熊二见他解开了绳子,不由惊呼一声说,大哥,他不要命了吗?熊大苦笑一声。说:“二弟,你有所不知,这个地方带着绳子是爬不上去的,我这次其实特意带了个族中奴仆的小厮。也练过几天武艺,算得上有些力气,但他不够灵活,解开绳子向上攀爬时就摔死了。只好等你带人来汇合后再作打算。现在天下大乱将起,我们也要尽快回族里做准备。也不会再有下一次来这里了,所以只好病急乱投医,希望顺手抓来的这个小哑巴能带来好运气吧”。熊二听后也默然无语。

回头再看李散人,前世他去玩过2-3次攀岩,也看过几次体育节目中的攀岩比赛。算是懂得一点基本常识。他在手上缠了根布条吸汗,脑中规划出一条路线,猛一发力,手指勾住一个小突起。脚一蹬,人顺势向上扑起,另一只手牢牢抓住另一个石头,另一只脚在前一个小凸起上一蹬,借力又向上升起,他深知在没有防护和装备的条件下,只有一气呵成才能保证在体力耗尽前完成这危险任务的第一步。

也许是刻苦锻炼有了回报,也许是满天神佛保佑,李散人迅速来到洞口前最后一个借力点。这处和洞口相距有点远,老李不由想到了自己第一次玩攀岩时最后一个障碍也是这样。只不过那时他奋力一跃,没有抓住最上方的突起,人在空中飞速下落,大脑瞬间空白,这种感觉十分奇异。还好有了安全绳的防护并没有任何危险,而这次只要失手那就注定粉身碎骨。

来不及多想,李散人一咬牙,左手一拉,整个人荡起,右手就抓向洞口,在这关键时刻。丹田又神奇的涌出一股暖流,瞬间流向四肢,得到这股力量相助,老李勉强抓住洞口边缘。再猛一用力,左手也攀住洞缘,整个身体钻入洞口。

李散人浑身被汗水浸湿。感觉全身没有一丝力气,他躺在狭小的洞口,大口喘息,过了好一段时间才恢复了些许力气。洞很小,无法站立,从洞外有微微的气流向洞内涌动。散人兄牢记洞穴探险第一原则,反手从背上拿出一根火把,用火石打着后向洞深处探去,隐约见到地下有散落的碎石。火把没有熄灭,洞内气息还算清新,李散人沉吟片刻,想了一下到目前为止整个事情的发展和自己可能的选择后,发现还是不能耽误时间,先去墓中看看再说。

老李一路向前爬行,洞的通道不是很长,但中间有一段特别窄,以他的体型,都差点卡住钻不过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通过。再往前就宽敞了很多,一个成年人也勉强可以通过。经过一处看上去曾经被砖石封闭,现在已经垮塌的障碍后,李散人眼前豁然开朗。

他的面前是一个大厅般的山洞,山洞最高处约四米,大厅中央有一处类似院落的建筑。院子以围墙环绕,里面有几间房间。李散人来到院门处,推开残破的木门。院子里空空荡荡,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进入两侧的厢房,快速查看了一下。里面有几个奴婢样的塑像,靠近院门处,还有两个顶盔贯甲的武士兵马俑。

直到走入院落正中的一件正室时,才感到墓主身份的不俗,这间屋子大得出奇。足有后世常见的寺庙正殿大小,前殿里有兵器架,上面有一些刀枪剑戟。还有青铜战车和泥马俑。殿中间还有一张巨大的椅子,椅子前的台子莹白如玉。台面上摆放着鼎、杯等物。

李散人无暇多看,他觉得按照这种形式后殿应该就是停放墓主棺椁的地方了。前殿代表日常生活起居,后殿代表夜晚休息。

李散人转到后殿,后殿内摆放着三具棺材。火把闪动的火光中,黑色棺材寂静无声,殿角黑暗的如同浓雾。李散人突然想起以前最喜欢看的《鬼吹灯》中的大粽子。不由打了个寒颤,他想,我也没有准备糯米和黑驴蹄啊。还好,等了一会儿未见任何异样。他定了定神,走到棺材前,左右两口棺材盖并没有钉死,他轻轻一推。棺盖就滑开了,奇怪的是里面空无一物。

散人来到殿中最大的棺材前,这口棺材盖也轻轻地一推而开,一缕金光闪过。随着棺盖越推越大,棺材中的一切呈现在老李眼前。

只见棺中躺着一具尸骨,身高一米七左右,不知经过了什么处理,尸体的腐败程度不高,因为棺中没有见到恶心的尸水。尸身套着一件玉片拼成的衣服。这件玉衣有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等部分组成。玉片密密麻麻,有大有小。感觉总有上千块,玉块和玉片之间用金丝加以编缀,这应该就是那件熊大说的金缕玉衣了。这件衣服和老李在博物馆中看到的没什么区别。

老李再怎么说也是医学生出身,见多了尸体。眼前这幕对他来说也没有特别感觉,只在心中默念,这位楚王爷,今日多有打扰。先借你这件宝衣救人。望您大人有大量,有机会我再给你送回来。说完就把金缕玉衣各个部分拿了出来。

整个金缕玉衣还是很沉的,散人兄拿带来的布把它包了起来,用腰带把口扎上。背着往殿外走,准备原路返回。经过前殿时,觉得没有腰带不是很方便。他四处看看,一些垂帘的布条都已经腐朽了,不经意中看到战车俑腰间有什么东西在闪烁,走近看去,好像兽筋一类的东西,拿手拉拽下还很坚韧也比较长。正好有两根。他将一根折叠后系在腰间,另一根包在布包上进行加固。一切准备完毕,老李就又经过一段艰难的爬行回返,他把布包推在前面,走过最狭窄段,朝洞口而去。在快到洞口不远处,从侧上方吹过一阵凉风,隐约望去似乎有一道缝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