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5(1 / 2)

土豆丝炒到刚断生还保留脆的口感,萝卜和洋葱则是讲究一个入味和绵软,包进年糕皮里,年糕软糯,土豆脆爽,萝卜多汁,洋葱甘甜,再往里浇上一勺池妈秘制炖肉的汤,口感口味全兼顾到,一口下去魂都香掉半缕。

其实庆城也不是嵌糕的发源地,只是池妈喜欢吃,就经常做,让池清霁也连带着喜欢上了。

但庆城比麓城稍好一点,还能找得到会做的早点铺子,以前池妈自己懒得做的时候,就会指使老池起个大早跑去买。

那家店他们吃了好多年,离他们家不远,但离陆鸿祯这儿颇有距离。

池清霁昨晚特地查好了地图,看着那弯来绕去的车程,怕去晚了人家卖完,特地设了个五点半的闹钟,背了个小包兴冲冲地往那赶。

店在小巷子里,出租车开不进去,池清霁就在巷口下了车,小跑带小跳地往里奔,远远地便看见了蒸笼周围飘散开的烟火气。

她马不停蹄,等走到门口的时候才发现,铺子已经早就重新改装过,整个改头换面,从招牌到门口的蒸笼都换了个遍,脱离了原来的木制藤编,通体散发着金属独有的干净而冰冷的光泽。

“嵌糕?哎呀……那个我们早就已经没做了,太耗时间了,不好意思哦小姑娘。”

“那您知道还有哪里有卖吗?”

“……这个,我也不清楚哎,不好意思。”

池清霁拎着几个包子两袋豆浆从巷子里出来的时候,胸腔中弥漫着的情绪与其说是失望,倒不如说是她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委屈。

这个城市每一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变成和她记忆中截然不同的样子。

他们一家人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稀薄,到现在就连以前熟悉的味道也再也无迹可寻。

庆城,这里有一千万的常住人口,组成无数个家庭——

却再也没有属于她的家了。

回到陆鸿祯家,池清霁把包子和豆浆给了陆鸿祯夫妻俩,说了一声“我吃过了”就回到了陌生的房间里。

其实这些年池清霁都是这么过来的,她一直阻止自己有那种过于矫情的想法,但期盼了两三个月的嵌糕落空,确实让她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

她终于明白有一种乡愁,就长在舌尖上。

有那个味道的地方,才是故乡。

第20章 .我挺好的(三)

池清霁在床上躺了一上午,肚子饿得叽里咕噜响的时候,她总算从那种矫情的情绪里挣脱出来,决定不和自己较劲,大人有大量地暂时和庆城这座薄情的城市和解。

但和解归和解,池清霁也不打算憋着。

她立刻掏出手机,怒发一条朋友圈:嵌糕啊啊啊啊啊!就非要逼我去一趟台州是吧!

发完没过两秒,朋友圈就被墩子点了个赞。 她再一刷新,墩子的评论也出来了:原来这俩字是这么写的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