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仁宗?成祖?37(1 / 2)

宋 天圣元年

刘娥看向14岁的赵祯,仁?宋仁宗,以前没有以仁为庙号的,何意?

赵祯结巴地问刘娥:“大娘娘…狸猫换太子?送…儿子?”

“我不是亲生的吗?”

“……”刘娥平静地看着赵祯。

“不是。”

面对刘娥平静的回答,赵祯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

“永定陵守陵的李顺容,怎么你想接她回来?”说完刘娥便离开宫殿。

侍女看出刘娥有些不满,安慰道:“娘娘,官家现在还小,听到这个也是会惊讶的。”

刘娥叹气道:“吾岂是因为这个难过,哀家是怨自己未能将孩子教好。仁宗这庙号听着好听,但…”

想到了第一次天幕出现就讲的那个西夏太后。

“西夏建国称帝应是在仁宗朝,宋军接连大败…”

其实刘娥还是有些不喜赵祯的性子,看来还得多加磨练。

“若官家执意要接李氏回宫怎么办?”侍女一直跟在刘娥身边,自是处处为其打算。

“他想两宫并立,也得看看朝堂那些相公们同意不。”刘娥不想多言,挥手让人下去。

沉默的看着奏折,先帝对自己还是很好的,但天幕的有些话是对的。

女子未必不如男,女子也可以顶半边天,还是权力握在手里的才是真。既然天幕说宋是大送,那么一定要改变!

真宗做皇帝做的糊涂,吾一定要做好,赵祯…希望天幕能再多提提仁宗朝的事…

———

宋 景祐四年

赵祯从上次的西夏太后中得知未来元昊称帝大败宋军,就做了准备让范仲淹和韩琦一同前去防御。

元昊已经和宋军打了近四年的小战了,一直觉得还没到真正与宋军决战的时候。从天幕预言后元昊开始不断煽动少数民族和宋朝的矛盾,企图获得支持。

天幕此次提到大娘娘和父皇,赵祯甚是怀念以前大娘娘教导自己读书理政的场景,同时又懊悔自己未能在生母在世时尽孝。

“狸猫换太子?后世人怎可如此编排!朕说了民间不可再议论此事!”看到天幕说后世人认为刘娥是反派,赵祯虽听不懂反派什么意思但也猜到肯定不是什么好话,气急。

————

【公元1376年 洪武九年,魏国公徐达长女徐氏嫁给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 。

洪武十三年徐氏随燕王朱棣离开京师,赴北平就藩。

“内助藩国二十余年,嫔于肇封,家政辑宁 。”

……

北平保卫战

靖难期间与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部署防御。

号召城中妇女登城作战,徐氏更是亲自登城督战,与李景隆大军拼死搏杀,直到朱棣顺利从大宁回北平。

……

建文四年 六月十三日燕军攻入南京,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登基为帝,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册立王妃徐氏为皇后。

“同朕恭勤,保兹天命,君临尔万姓之上。”

……

“皇后最喜爱读书,等书编好了 ,在宫里建一个藏书阁,让皇后慢慢看。”

“皇后生前喜欢读书,她要是能看到这些,该多高兴啊。”

公元1407年 永乐五年 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去世,年仅四十六岁。

公元1424年 永乐二十二年 明成祖朱棣去世,年六十五岁,与徐皇后合葬长陵。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