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途中(1 / 2)

尼弗尔海姆的天黑得早,大概晚上17点多时,路上就点起了灯。楚渊找值班的医生看了眼伤口,得到了“没什么事”的回答和重新绑好的绷带。罗兰问楼下的女孩子要了一本历史教科书看了很久,楚渊回来的时候,看到他正在和桐谷一起看近代史的部分。准确来说,是桐谷在给他翻译。

“这一节讲的是关于外来者的事情。……永冬历1859年,第一个外来者出现在城市边缘,导致了都市大众的恐慌情绪,那个倒霉蛋被议会决议软禁了3年。自那以后,更多外来者的出现推动了尼弗尔海姆对外来者的政策变化。到了1952年,拜伦·亚当斯来到尼弗尔海姆时,外来者已经能够轻松融入都市社会了。”

“拜伦·亚当斯?”罗兰拿手指蹭了一下那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他是研究所历史上第一位α级研究员,也是推动尼弗伦加兰实现技术爆炸的关键人物。”桐谷点了一下某个单独的文字框,可惜这里并没有放上照片。

“推动政策变化?有那么多外来者吗?”楚渊走过去往他俩旁边一坐,探头去看书上的内容。虽然看不懂文字,但这毕竟是教科书,还有图可以看嘛。

“还挺多的。”桐谷把书往后翻了一页,指向了一张统计图表,“2200年之后,每年出现的外来者能达到几千人。最多的时候有上万人。”

“上万人?”楚渊对人口数没什么概念,只知道14亿、70亿这种夸张的数字,“都市的总人口是多少?”

“大概1000万。我在前面看到过。”罗兰往前翻了几页,发现没翻到,又翻了回来,“顺带一提虽然尼弗尔海姆没有四季变化,但年月日的计算方式和我们那里一样,书上说是从米德加特那里传来的。这样算起来就很方便了。”

“……那日积月累确实挺多的。”楚渊心算了一下,“100个人里能有3到4个外来者吧?差不多是抽卡游戏里最高稀有度卡牌的出率了。”

“还惦记你那抽卡呢!?”罗兰哭笑不得地把书拿起来敲了一下楚渊的头,“……有没有统计过外来者到这里来的方式,以及从哪里过来的……之类的?”

“应该有吧,但学生教科书里肯定没写。”桐谷摇摇头。

“算了,先不说这个了。”罗兰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6点了,食堂应该有饭了吧!”

这回换楚渊用书去敲他了:“你不是下午才吃过吗?”

罗兰把书抢回来往旁边一丢,抓过外套披上:“运动量大就是容易饿嘛。你们不去的话我就先去了!”

“其实我有点,上一餐有点晕车,吃的不多……”桐谷小声附和。

楚渊把他俩左看看右看看,摸了摸肚子:“……那我也去,随便吃点算了。”

罗兰欢呼一声,把其他俩人拽起来就往外头冲了出去。

今晚食堂供应奶油蘑菇汤和蒜香法棍,窗口前飘散着汤和面包的香气,大堂里几乎座无虚席,即便是说着随便吃点的楚渊也就着汤下了大半根面包。

在那一天剩下的时间里,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由于次日要早起赶路,大家都选择了早睡。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睁眼的时候,楚渊意识到昨晚居然没有做梦。昨天睡前得空的时候他就把先前的梦写完了,今天的话……他想了想,还是在文档底下记了一句“昨晚无事发生”。

桐谷起了个大早,已经走掉了,据说是因为从这里到东南区要开挺长时间的车。当他们收拾好下楼时,看到亚利斯塔和伊尔莎已经等在大厅了。

只有这点人啊……楚渊失望了一小会,安慰自己这次只是去探探路,这点人足够了。

今天飘起了小雪。细碎的白自铅灰色的天空中落下,在行道树的枝干上积起了薄薄一层。他们坐上了昨天的那辆车,亚利斯塔负责驾驶、伊尔莎负责看地图,楚渊和罗兰就呆在后排从窗户里往外张望。

从他们的住地出发,车辆一路向着东南的大方向开去。窗外的建筑逐渐由较矮的六、七层房屋替换为接近二十楼的大厦,环境损毁的痕迹也越来越常见。在经过黑墙、进入中央区后,车就常常需要从难以通过的障碍前掉头绕道而行。中途停下来吃饭的时候,楚渊不禁开始担心中央研究所是否仍然完好无损……

“哎,那里是不是有人?”第不知道多少次停车之后,在伊尔莎和亚利斯塔埋头研究地图时,罗兰突然指着某个方向出了声。

“有人?又是幸存者吗?”楚渊把车窗摇了下来,探头去看。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十字路口,一些倒塌的路灯杆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而在他们左手边的那条路上,有个人影从一条小巷里拐了出来,正在往远处走。

楚渊还在犹豫要不要接近看看,罗兰已经跳下车,往那个方向跑了过去:“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