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四合院20(1 / 2)

唐林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马子怡安全地送到学校,之后他打算就在学校附近找个地方过夜,等到第二天再让孙艺馨带着她们一起去看房子。

京城作为华夏国的政治和文化核心,在所有华夏子民心目中的地位无比崇高且无可替代,可以说是一座充满神圣气息的城市。来到这里,观看升旗仪式、攀登长城等活动自然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许多家长都会选择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顺便游览一番。然而,唐林最近一段时间实在是抽不出空去游玩,因为此刻的他正被住宿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没办法啊,谁叫现在正好赶上新生报到的高峰期呢?

他们接连跑了好几家宾馆,但得到的答复无一例外都是客满。唐林怎么也想不到,眼下正值开学之际,那些送孩子前来念书的家长们通常都会选择在校园外头留宿一两晚,所以这时候传媒大学校园周边的宾馆基本上都已经没有空位了。

经过一番苦苦寻觅,唐林终于在一个颇为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家还有空余房间的旅店。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家旅店其实是由普通民宅改造过来的,条件相当简陋。

其实大学校外这样的宾馆都很多,大学生很多会在校外租房住,也有一些小情侣周末去开房的,宾馆往往取名都是单身公寓、情人公寓啥的,懂得都懂。

价格低廉且经济实惠的特点让它们成为了学生们的首选,这也是这些小宾馆如此繁荣兴盛、门庭若市的原因所在。

清晨八时三十分许,太阳已然升起,但阳光并不刺眼,柔和地洒向大地。按照事先的约定,我准时抵达学校门口等待。过一会儿,孙艺馨将会带领我们一同前去参观房屋。

等待之际,孙艺馨现身于眼前。只见她身着一袭浅蓝色牛仔裤,搭配简约的黑色 t 恤,显得清新自然。然而引人注目的却是她头顶的发丝已悄然染上黄黑之色,这一变化让原本只有九分颜值的她瞬间提升至满分水平。唐林不禁暗自窃喜:这样看上去倒是顺眼许多!

孙艺馨关切地询问:\"你们俩的黑眼圈怎么如此严重?难道昨晚没有休息好吗?\"

张小芳的眼神略带慌张,急忙回答道:\"嗯……蚊子太多了,嗡嗡作响,害得人无法入眠。\"

而一旁的唐林则心中暗暗发笑,接口说:\"的确有两只硕大无比的蚊子,整夜吵闹不休。\"

孙艺馨听闻后并未起疑,接着说道:\"子怡今日有事缠身,无法一同前往了。那我就先带你们去享用早餐吧,待填饱肚子之后再打车过去。从这儿到目的地大约需要近三十分钟车程呢。\"语罢,她率先朝着校门外的早餐店迈步前行。

人前景湖公园地处京城二环与三环之间,湖泊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绿树,宛如一片绿洲。每日清晨时分,总有众多老者在此锻炼身体或对弈消遣,享受宁静美好的时光。

由于此地正处于好几所艺术院校的交界之处,因此吸引了众多艺考培训机构前来入驻。许多学习表演和音乐的艺术生们也会选择来此湖畔周围进行\"出晨功\",毕竟这里景色宜人、空气清新,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对于这一带,孙艺馨可谓是了如指掌。一下出租车,她便滔滔不绝地向另外两个人介绍起每个地方的情况:“看,这里曾经有一棵桃树呢;那边之前有好多卖糖葫芦的小摊贩;而那里原本还有一座公园,但如今已经被拆除并建起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孙艺馨边走边说,将这片区域的变迁一一道来。

一路行来,沿途可以看到许多挂着画室、声乐以及表演等培训招牌的店面。三人穿过一条熙熙攘攘的街道后,终于来到了一个胡同口前。这条胡同宽度约摸五米左右,四合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胡同两侧。像这样的胡同,在京城内比比皆是。俗话说得好,\"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便是如此写照。

胡同与四合院紧密相连,然而,在历经两千年的城区大规模改造后,四合院逐渐被拆除,老京城的文化也日益式微。

物稀则价高,四合院独门独户,且京城底价本就居高不下,致使四合院的价格逐年飙升。再加上资本的炒作,更是将四合院的价格推至天价。

实际上,除了老北京人对四合院生活的怀念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欣赏外,住四合院并不比住商品房优越多少。如今,京城的四合院大多已破败不堪,尤其是一些小胡同,更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在未来几年,它们将面临更多的拆除,这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孙艺馨带着两人,缓缓走到胡同的第五间四合院,她打开红色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四面环绕的房屋和中间的院子,这是最为朴素的四合院,虽简约却宽敞,关起门来便是另一个世界。

院子里栽种着众多花木,还有一个养鱼的小池子,池上有叠石,正中偏右处有一棵桃树。

“这其实是我家的房子,此前听闻这片区域要拆迁,我家便购置了新居,去年才搬走。后来不知出了何事,短期内应该不会拆迁了,所以打算出租。”孙艺馨如实告知唐林兄妹。 “现在没人住吗?我看着挺整洁的呀!”

返回